战国骨算筹
2020-12-29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0年1期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村附近勘探了战国时期古中山国都城灵寿古城,发掘了五座中山王族墓和百余座平民墓,共出土文物两万余件,许多文物工艺精湛、造型华丽,是战国时期艺术作品中的珍宝。其中,在“成公”墓三号陪葬墓墓底残存中出土骨算筹一捆,长12.6 厘米,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根据史书的记载和考古材料的发现,古代的算筹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大约二百七十余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中,系在腰部随身携带。算筹的计数法遵循十进位制,以纵、横两种排列方式表示1—9 的数目,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遇零则置空,使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方法称为筹算。算筹一般布置在地面、桌面等平面进行运算,清代数学家劳乃宣说:“盖古者席地而坐,布算于地,后世施于几案”。
算筹是在珠算发明之前最重要的计算工具之一,中国古代数学的持续发展都受惠于算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