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沿黄区域“三带一体”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0-12-29关付新

农村.农业.农民 2020年2期
关键词:区域生态文化

关付新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孕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黄河胜景在河南,中华文化核心在中原。宋代领跑世界达到农业文明顶峰之后,中国在西方引领的工业文明中逐渐衰落。新中国开始推进工业化,中华民族重回世界舞台。2020年脱贫攻坚战略收官,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中原与黄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特殊使命、重大责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后工业化时代在生态文明中的中华民族复兴路,中原是中华民族演绎21世纪“东京梦华”千年轮回的圆梦地。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事关中华民族复兴伟业。

河南省沿黄区域有水源保护区、滩区、灌区和泛区,自然、经济和社会三大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密切,生态、经济和文化多重功能突出。生态保护带、农业产业带和文化富集带三带叠加,制定沿黄区域的生态保护带、绿色农业带和文化产业带“三带一体”的发展规划,是新时代河南省持续推进中原崛起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行动,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一、高质量发展背景

我国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将朝着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奋进,河南省紧扣发展主题,结合实际,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新进程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形成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

(二)国家发展战略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8日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江、一河,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三)乡村振兴战略新举措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河南省作为农业和农村人口大省,乡村振兴任务艰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作出阶段性、区域性谋划,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四)协同联动发展新趋势

无论是国家战略,还是区域发展,都体现了“开放、绿色、创新、协调、共享”发展新理念,呈现出“圈”“区”“带”“片”等状态,相关区域协同联动、合作共赢、融合发展。

二、沿黄区域发展基础条件

河南省沿黄区域郑州、开封、洛阳、新乡、焦作、濮阳、三门峡、济源8个省辖市和巩义市、兰考县、长垣市3 个省直管县(市),共 71 个县(市、区),面积 5.78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4.6%。沿黄豫西黄土丘陵区和黄泛平原沙土区,分布着河、库、湖、溏、渠,地貌有滩、堤、坝、岗、丘、田。

(一)生态资源丰富

(1)自然资源丰富。20年来,河南黄河干流累计调度供水518亿立方米,多次化解河南沿黄地区重大旱情,有效灌溉面积达1280万亩,抗旱补源890万亩,为河南沿黄26处大中型灌区粮食丰产提供了有力水资源支撑。2012年至今,已兴建31处引黄调蓄工程。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全域清洁河流等攻坚行动,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深入开展河道采砂综合治理。积极开展黄河流域生态流量试点工作,推进小浪底水库及伊洛河、沁河等重要支流水量调度和生态廊道水资源调度,保障了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13年以来,黄河流域干流无Ⅴ类及劣Ⅴ类水质出现。河南省辖区内黄河流域水质连续多年达到国家考核要求。(2)湿地资源优越。河南黄河湿地面积20.39万hm2,占河南湿地面积的32.47%,其中,建成重点湿地16处,总面积10.50万hm2。现有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封柳园口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及濮阳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生物多样。沿黄区内生物物种资源十分丰富,珍稀物种繁多。有水生植物、陆生植物和浮游植物等743种,其中低等植物藻类8门124种;高等植物93科302属619种。该区有各种动物86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3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4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0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1种。

(二)农业条件优越

丰富的水土资源和优越的生态条件为沿黄区域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供了基础条件。(1)农业发展历史长、基础好。以灵宝和陕县苹果以及渑池草药为代表的沿黄山区和丘陵区的林果业、中草药种植业等形成特色鲜明的豫西农业。平原的滩区和灌区的粮食、饲草和蔬菜种植,原阳、长垣和台前水稻,已形成优质产区。(2)产业融合优势明显。在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成为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的催化剂和黏合剂,农产品电商快速发展。新安、孟津休闲农业,郑州、洛阳、开封的都市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和创意农业,温县怀药种植和加工,延津食品加工等,产业融合和集聚逐步成型。(3)绿色农业发展成为黄河生态保护区的产业支撑。农业与自然协调,节约水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发展沿黄农业,成为沿黄区域发展农业的共同选择。

(三)文化底蕴深厚

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上,中原大地形成与积淀了以农耕文明为底色、以生态文明为防护、以国邦政治文化为统领的多文化交汇融合的大川流。文化内容多,历史跨度长,文明程度高。(1)农耕文化。仰韶文化、裴李岗文化、二里头文化、龙山文化、大河文化、黄帝故里、颛顼帝喾二帝故里等黄河流域早期文化遗存被发现与挖掘,是中原早期农耕文化源头的印证。沉淀下来的灵宝面塑、花馔(枣糕)、道情皮影戏、灵宝窑院文化、灵宝骂社火、地坑院(陕县)、澄泥砚(陕县)、沁阳谷子节、朱仙镇木版年画、祥符盘鼓、汴绣、牡丹节、菊花节、原阳开秧门、濮阳舞狮等农耕文化的诸多物质与非物质传承。(2)邦国文化。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沿黄而居,铸鼎祭天、奠定邦国,在黄河中下游区域形成中华文明最早的中心。随后几千年来朝代更迭,孕育了丰厚的邦国文化、军事文化和古代政治文化,例如函谷关武王伐纣、山东合纵攻秦、周召分陕、甘棠遗爱、牧野大战、葵丘会盟、信陵君窃符救赵、官渡之战、陈桥兵变、岳飞抗金,形成中原地区源远流长、沉沙折戟的邦国文化。(3)都会文化。全国八大古都中郑州、洛阳、开封等古都沿黄河南岸排列,先后有24个朝代在此建都,形成与延沿了厚重的都会文化。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是当时世界第一大都会,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市井中流传的民俗文化、园林文化、饮食文化、菊花文化、戏曲文化、书法文化也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都市文化中的重要基因。(4)经院文化。洛阳是河洛文化的发祥地,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首端之处,也是文明的辐射之源,是东方哲学的滥觞之地,道学肇始于此,佛学首传于此,修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被视为中国佛教的释源、祖庭。书院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是中国古代教育史、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组织形式,深刻影响中华文化。黄河区域有应天书院、嵩阳书院、大程书院、欧阳文忠公书院、伊川书院、伊洛书院、颍谷书院、明道书院等。(5)生态文化。黄河流域优越的生态资源,资成中华文明滥觞。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平原森林茂密,经过砍伐与焚烧,为原始农业提供了动植物资源,奠定了黄河流域史前文明的基础。随着人类对黄河中下游地区过于密集的开发,先民又在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中,摸索出了生态养护、泥沙治理、封沙育林、“束水攻沙”的黄河治理、河川驯服、植树种草、资源养护、生态培育等生态治理技术,并取得成效。大禹治水、筑堤挡水、筑坝改水、退耕还林还草、滞洪拦沙、引黄放淤、引水拉沙、淤背固堤、调水调沙等化害为利,为中华民族文化延续提供了相应的生态涵养,成为黄河流域乃至中华民族生态文明的重要溯源。黄河中下游山水相依,森林湿地弥补,大量动植物、山林沼泽与中原历史文化氤氲熏照,形成人文气息浓郁的生态文化,例如崤函古道、中岳嵩山、雁鸣湖啁啾、云台山、红山崖、黄河湿地、沿黄护堤、顿丘烟柳、滩区湿地公园、黄泛区林场等既是黄河流域的生态资本,又凝聚有中原文化的历史与人文传统,成为黄河流域特有的生态文化。(6)沿黄文化产业兴起。深厚的文化底蕴,生成文化新产业。季节性的有牡丹节、菊花节、桃花节、槐花节、菜花节等,区域性的有文化镇(乡)、村、街、坊,洛阳彩陶、“牡丹村”,开封汴绣、木版画镇、小提琴之乡,商丘民权画虎村,安阳滑县古城、木版画和运河文化产业,濮阳杂技节和秸秆画等。

(四)专项和区域发展规划奠定基础

曾经出台和正在编制有关黄河的省专项规划与地市区域发展规划,有待更新、补充、完善和整合,发挥整体和协同优势。《河南省沿黄区域绿色奶业发展专项规划 (2014-2020年)》《新乡市沿黄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孟津县沿黄旅游发展概念规划》《沿黄经济带(宜川段)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开封市沿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暨“十四五”规划》等,这些规划和方案既为全省综合性规划奠定了基础,也反映了对全省沿黄区域综合性发展的现实需求。

(五)沿黄区域交通和交流条件成熟

随着郑州“米”字形高铁中心和高铁网形成,高速公路网不断织密,跨黄大桥增多,以及沿黄公路交通的完善,上下游和左右岸的交通便利,沿黄区域一体化发展已具备条件。

三、高质量发展原则和规划

(一)发展原则

保护优先。加强对具有生态功能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湿地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并对被破坏和退化的生态进行修复,保护环境,禁止、防止掠夺和破坏性开发与利用。

区域协同。沿黄区域8市72县之间开展不同层次的合作、交流和协同,在规划编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产业发展和区域品牌打造等方面,建立合作交流体制机制。

资源共享。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是产业开发的基础。沿黄区域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在保护、开发和利用等方面,都需要在更大空间优化配置、组合和共享。自然资源在空间上有自然分布和群落关系,文化资源在时间上有历史渊源和演进交替,其关系和联系,客观上需要共享。

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需要产业融合,消费升级对生态产品和文化产品的需求增长需要新产品和新服务,通过产业融合实现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建立起绿色产业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

“三带”一体。沿黄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特征,自然和文化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该区域发展必须以生态绿色为底色,凸显社会文化底蕴,基于产业支撑,把该区域作为生态带、产业带和文化带“三带”综合规划,全域统筹兼顾。

(二)发展规划

空间功能定位。根据沿黄区位、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生物资源、水利工程、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按照区位选择正确、范围大小合理、功能定位科学的原则,对沿黄区域空间做出科学合理安排。首要保障生态功能发挥,生产生态产品,留足野生动植物生存空间和水土资源之后,再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上下游区分山区和平原区,左右岸分滩区、堤岸、灌区和泛区,城乡关系分都市圈内外。

资源保护和开发。通过水土保持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湿地保护修复规划和生物多样性提高规划,农业资源保护规划,文化资源发掘和保护规划,划定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优先开发区,从功能、类型和产业等维度,在空间和时间上对资源开发利用做出综合、系统安排。豫西黄土丘陵区。在伊洛河上游和三门峡水库上游,实施封禁治理,保护好现有植被,提高涵养水源能力;在城市周边及水源地,开展生态文明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拦蓄泥沙,防止面源污染。黄泛平原沙土区。开展土地整治工程,实施农田林网、农林间作、引黄灌溉和打井取水等措施,控制风沙危害,发展高效农业;结合沿黄生态涵养带建设,加强湿地水生态保护。

产业集聚联结。利用郑州、洛阳、开封和濮阳等城市辐射和扩散,以特色小镇为载体,规划绿色农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等产业发展。随着消费新升级,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的个性化、多样化以及多重体验性,而乡村正是由于拥有具有独特文化底蕴与自然景观,与新时期消费观能够很好契合,这就要求要精准定位乡村新型业态发展。根据沿黄生态经济带基本情况,其新型产业可以分为四个方面重点打造:一是农业高科技产业业态,依托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在临近区域大力发展精准农业、智慧农业;二是沿黄文化产业业态,以郑汴洛一体化和郑新融合为支撑点,深入挖掘沿黄历史文化资源;三是智慧小镇高技术业态,重点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洛阳重要节点为依托;四是康养小镇养老业态,以焦作等太行山区的自然景观资源为依托,以带、区、园、馆、廊等形式对资源保护利用,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因地制宜建设都市农业区,生态农业园,创意农业园,休闲农业园,湿地公园,博物馆,展览馆,农耕文化馆,中原民俗文化廊。

品牌打造和品质提升。美好生态和优质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与商品,黄河成为幸福河,需要提高文化影响力和产业竞争力,打好生态牌、特色牌和文化牌。规划沿黄全域、区域、产业和产品等不同层次的品牌战略,提升生态和产品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层次需求。

四、高质量发展措施

(一)政策引导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三带一体”发展的重要意义,科学制定本地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任务,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切实推动发展和落实实施。建立健全体制,科学编制和落实规划,用好政策引导资金。

(二)机制创新

各级发改委、财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黄河河务、林业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合力推动“三带一体”发展。区域内各地之间、部门之间,建立起共商、协同机制,促进互联互通,共享共荣。

(三)市场驱动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要素的决定性作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协调利益机制,调动各地区、各类主体参与沿黄区域发展的积极性。

(四)科技支撑

利用遥感和网络技术,开展河南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的遥感监测、重点支流水沙监测、重点防治区监测、典型小流域和野外原型观测。观测、采集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等相关数据信息,及时掌握流域内水土流失类型、强度、面积及变化趋势,准确掌握流域内水土保持预防与治理情况,分析和评价水土保持效果,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发布水土保持监测公报。应用绿色生产技术支撑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发展,应用光电技术装备文化产业。

(五)监督管理

实行沿黄区域生态保护责任目标管理制。管控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沿黄各辖市、县(市、区)。同时,建立完善湿地保护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生态保护负总责,主要领导承担主要责任,其他有关领导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建立分级沿黄区域生态保护管理体系。探索开展管理方面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明晰各级事权划分。设立生态保护公益岗位,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管护联动网络,创新保护管理形式。

建立健全资源用途监督管理制度。完善资源用途管理制度,合理设定资源利用强度和时限,加强对取水、污染物排放、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挖沙、取土、引进外来物种和旅游等活动的监管,防止对湿地生态要素、生态过程、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造成破坏。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制度。有关部门制定省级监测评价技术规程与标准,组织开展生态退化评估和环境监测评价,建立省级监测评价网络,建立统一监测评价信息发布机制,规范发布内容、流程、权限和渠道。

猜你喜欢

区域生态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生态养生”娱晚年
分割区域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谁远谁近?
区域发展篇
生态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