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军队综合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策略与实践
2020-12-29陈孝储张海龙李正超贾志龙王振国
陈孝储,何 飞,张海龙,李正超,贾志龙,王振国
2019年12月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由武汉向全国各地快速蔓延,截至发稿时,国内确诊病例数仍在攀升。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将新冠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各大城市启动了一级响应,全国人民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共同打响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军队医院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官兵生命健康中肩负着重大职责使命,必须始终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某军队综合医院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零感染、零输入的初步成效,现梳理总结了前期主要做法,以期为综合医院应对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病疫情提供经验交流。
1 建立高效协同组织体系
疫情发生之初,国务院就明确要将此次疫情作为重大公共安全问题应对,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实现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军队医院接受中央军委的统一领导指挥,同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接受驻地政府部门业务指导。在1月20、21日,国家和军队疫情防控任务部署会后,该院迅速响应,启动并完善应急预案,成立基本指挥组,研判任务,设立3个前线指挥组,建立与驻地卫生部门联防联控机制,下设综合计划、发热筛查、流调消毒、留观隔离、物资保障、现场督导、信息报告、专家指导、舆情监控、内部管控10个工作模块。明确职责分工,实行24小时值班,建立例会制度,每日报告情况,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要求同步展开,各项行动步调一致。
2 严密组织科学精准防控
2.1 守住关口主动出击 疫情防控的最关键、最有效措施还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1)针对新冠患者首发症状有“发热”的临床特点,该院紧急收缩院区出入口,实现人员单向流动,前置预检分诊并配备有经验的内科医师加强力量,设立警戒哨位,采取信息化登记、发放出入证、严格体温检测和三史问询等措施,严把第一道关口。(2)迅速抽组感染性疾病、呼吸、重症专业人员,加强发热门诊力量,成立专家会诊团队,在原发热门诊专门区域的基础上,拓展诊区并开设发热急诊抢救室,设立隔离观察区、发热病区,配置专用的挂号、检验、检查、药房、专用CT方舱、重症手术方舱,做到专区专机专人专用,严把第二道关口。(3)设立综合内科、综合外科、过渡综合重症,每个科室设置病房入口检查点和过渡病房,建立持证探视制度,优化手术室,肾病科血透患者、妇产科发热患者救治流程,实行“双过渡”住院模式,严把第三道关口。在从严把控基础上,再将医疗区域划分为红区、黄区和绿区,实施“分区分级分流”管控,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2.2 收拢人员全员培训 军队综合医院在应对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时,不仅是驻地的主要防御阵地,同时还肩负着支援部队和其他地区地方医院救治的任务,往往需要多线作战。因此,充足的人员储备是完成各个方向任务的基本保证。该院第一时间预判疫情蔓延发展趋势,紧急下达收拢人员的通知,明确抽组指挥控制、发热门诊、预检分诊、通道筛查、支援救治、定点收治、医疗保障、监督监管、医学观察、保洁保安、专家指导、预备方队12支力量,定人定位、定岗定责,统筹调度、科学排班,为遂行疫情防控任务备足兵力。区分指挥人员、医务人员、保洁保安人员、应急医疗队员,通过理论培训、微信云课、现场示教等方式,组织全员防护知识培训,提高疫情防控专业技术能力,培训主要内容为: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消毒、隔离、防护基本操作,流行病学知识与病史采集技能,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疫情报告的要求等防控知识。
2.3 筹措物资严格管理 在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期间,各类防护物资是极其紧缺的资源,该院认真总结在处理非典、腺病毒等疫情时的防控经验[2,3],迅速启动物资紧急采购程序,盘点库存、测算需求、联系货源、开展询价,第一时间采购防护物资。明确不同点位人员防护标准,严格按照防护等级收紧申领权限,按需请领配发,建立登记使用表,精准溯源管理。梳理药材储备存量,对照国家诊疗方案和军队药材目录,紧急采购补充所需药品。多途径、多渠道全面加强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防护服、隔离衣、手套等重点防护用品和中药预防方剂的供应保障。
3 及时总结加强针对指导
3.1 预检筛查是关键环节 实施“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筛查鉴诊环节最为重要,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该院总结了“三史四凡两掌握常消杀”十条硬性措施。三史:流行病学史问诊要关注外出史、接触史、聚集史。四凡:对于计划收入院的发热病例和合并肺炎的患者,凡是确定必须收治的,要先经过专家组会诊,机关医疗部门审批同意;凡是新入院的发热病例,必须在过渡病房留观至少3天;凡是过渡病房必须经过督查组和专家组现场把关,做到布局合理;凡是私自收治未报告的严肃问责。两掌握:所有医护人员必须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和防控技术。常消杀:严格开展环境消杀,严防院内交叉感染。十条硬性措施逐科逐人进行考核,有效提高了人员的防控意识,切实掌握防控要点。
3.2 专家会诊是重要手段 该院成立了呼吸、感染、院感、影像、急诊、检验等专业组成的多学科专家团队,对发热门诊、住院发热或肺炎患者及急诊危重症病例逐一排查鉴别,精确作出判定,果断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根据疫情防控动态,提出专业意见建议,保证疫情防控科学施策和精准防治。
3.3 现场督导是有效保证 疫情防控到攻坚阶段,最重要的是要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需要持续地强有力督导。该院组建了由医疗、护理、院感、行管等要素合成的联防联控督导组,每日开展现场督导工作,对防护措施、制度、知识、技术、设施等方面落实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督导改进,确保了各项疫情防控工作有效落实。
4 疫情防控工作改进意见
4.1 建立数据报送信息系统 信息统计是科学决策的重要辅助,疫情防控时间紧、任务急,需要掌握人员、物资、发病、流调等大量的数据,往往多部门、多渠道要求报告数据,造成具体统计落实部门工作忙乱,初步统计每天要报告16类数据,而且多以表格和人工统计方式进行,极大影响了工作精力和效率。建议认真总结此次疫情防控经验,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建立疫情信息统计系统,设计相应统计模块,实现精准高效统计。
4.2 加强感染性疾病相关学科建设 重大传染病疫情是全球面临的危机难题,随着全球人口增长规模愈来愈大、人口流动迁移愈来愈广、城市发展速度愈来愈快,在一国内部暴发的传染病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由一国危机传导到全球性危机。世界卫生组织认为,21世纪人类又回到了同传染病斗争的时代。从这次新冠病毒肺炎传播情况看,随着人员高速流动,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明显扩大,具有时间的突然性、空间的群体性、危害的严重性及发病的不可预知性等特点,对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传染病的防控能力带来极大考验[4]。因此,要从学科根本抓起,从学科专业、体系、实验室等各方面全面加强,对本机构内感染防控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及防控基础设施、基本流程逐一进行梳理,切实查找防控策略和措施存在的不足,及时加以改进。制定统一规范的感染防控制度和流程,并根据防控要求和实际情况变化及时调整完善。应当加强全员培训,定期不定期开展医疗机构内感控专项监督检查。
4.3 完善应急预案并定期实战演练 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后,综合性医院作为最直接的前沿阵地,如何在短时间内有序、有效、快速和安全地开展突发医疗救治工作,是控制疫情的重点和难点[5]。应全面梳理总结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各类方案和指导文件,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一套贴近实战、操作性强的传染病防控预案,涵盖应急指挥机构设置、疫情数据监测与上报、传染源控制、切断传播途径、患者救治与转运、个人防护、物资储备、流行病学调查等内容。每年组织预案演练,加强各部门人员协调配合,提高医务人员疫情防控应急能力和技术水平。
综上所述,军队综合医院是我国公共卫生防疫系统的重要力量,依法开展防控是履职尽责的重要体现。军队综合医院要适应未来军事斗争卫勤准备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需要,着眼应对生物恐怖或新传染病爆发流行的可能,不断加强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