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新策略
2020-12-29席玥桐
席玥桐
人类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交通、技术等往来日渐密切,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在互通与交流中也逐步打开了文化交流视野。然而,迄今为止,全世界并未建立起一个广泛认同的价值体系。美国战略研究家约翰·刘易斯·加迪斯(John Lewis Gaddis)指出,当今世界是力量平衡的游戏,各个国家之间惟力是从,没有共同的规则、价值观(1)姚新中. “天下体系”的当代性伦理分析[J].探索与争鸣,2019,(9).。加迪斯的观点代表了国际外交的一种普遍忧虑。国与国之间的威胁不在于某一个国家的强大或经济的发展繁荣,而在于这种“力量平衡”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利益至上观。当今,不少学者试图突破这种唯利益是从的交往模式。彼得·卡赞斯坦认为:“规范、认同和文化与我们对国际国内安全的认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些概念使人们不再把物质能力和固定利益作为国家和国际安全唯一决定要素的关注点。”(2)彼得·卡赞斯坦.国家安全的文化:世界政治中的规则与认同[M]. 宋伟,刘铁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7.国家民族之间的交往原本是多元而丰富的,“唯……是从”的观念既会破坏和平,也会挫伤人的发展。为解决国际秩序中的观念问题,中国正在以“交流互鉴”的方式突破单一化立场,并且,以此推动文明的共通,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和人类利益的共生共享。
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应该如何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求发展?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疑是一个重大突破,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莫过于“文明交流互鉴”。早在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就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3)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 人民日报.2014-03-28.。
回首2019年,“文明交流互鉴”频频出现在重要外交场合,其含义更加明晰和丰富。在5月份召开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开幕式上,“文明交流互鉴”这一主题直接以主标题的形式出现在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中。从他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也逐渐成为中国外交理念中必不可少的维度。在之后访问希腊的会谈中,习近平主席继续强调中国与希腊的合作是开放包容的,其中“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4)杜尚泽,侯露露.习近平同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会谈[N]. 人民日报.2019-11-12.,并提出“树立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典范”(5)杜尚泽,侯露露.习近平同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会谈[N]. 人民日报.2019-11-12.。随后不久,他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中专门强调促进互学互鉴,不断拓展人文交流的广度和深度。(6)杜尚泽,管克江.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N]. 人民日报.2019-11-15.“交流互鉴”频繁出现,已然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理念。为此,《求是》杂志在其第九期的栏目中专门回顾了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的演讲,回顾了“交流互鉴”在一开始便以多样性为价值、以平等为前提和以包容为动力的基本立场(7)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J]. 求是,2019,(9).。总之在过去一年中,“交流互鉴”的涵义逐渐明晰,而且对其应然价值的塑造逐渐深入,使之不仅仅成为促进各国合作的粘合剂,也成为推动人类多元文明共同发展的催化剂。
中国作为拥有14亿人口和几千年历史的大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举足轻重,“交流互鉴”是我们对文明发展的贡献。古代思想家孟子曾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指出事物本身就是多样而有差异的。今天的中国以“交流互鉴”守护文明的发展。从文化发展的本质看,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岛效应的结果,而是在对话交往中自然生发的。世界历史从地方走向全球,从原始狭隘走向今天的科学对话,已经证明了“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保证参与国家的持久对话?“文明交流互鉴”不代表毫无原则,中国所坚持的社会主义方向表明,共享文明成果是“交流互鉴”的原则。只有树立起新型的交流典范,杜绝利己主义,尊重各国风俗,才能保证“交流互鉴”成为文明发展的常态。最后,中国以和为贵的文化底蕴将支撑我们不断创造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机会,促进多元文明在全球化浪潮中各得其所、和谐共生。
一、树立文明交流新典范
费孝通认为:“为了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上,从现在起就必须提出在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树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这是人们私下观念上的一场深刻大变革,它可能与当前世界上很多人习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抵触。”(8)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下)[J]. 群言,2005,(2).在费孝通的概括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深刻性不可绕过对人的文化观念的变革。从古至今,人类一直憧憬着彼此合作、互助互利的社会。西方有“巴别塔”的传说,中国有“大同”之境。然而,在科技发展不断创新、社会经济比过去已大有发展的进程中,却仍然充斥着危机、贸易保护主义、文化霸权主义等等观念上的冲突。
不难发现,近几年发生的冲突都可追溯到一些发达国家所坚持的文化理念上。特里·伊格尔顿批评资本主义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类不断异化,社会生活愈发‘商品化’,我们的文化鼓吹贪婪、攻击性,不加思考的享乐主义和日益严重的虚无主义,我们正逐渐失去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9)特里·伊格尔顿.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4.这不仅仅表现在由于其文化本质强调的是利己主义、个人主义,造成了无法调和的人与人的对立、人与自然的对立。同时,由于单纯强调科技的线性进步,造成了人与科技、人与机器的新一轮不平等危机。资本主义的娱乐文化带来的“消费主义” “享乐主义”日渐瓦解人的内心,被束缚在其中的人们不是在痛苦中消磨,就是在无聊中度过。人永远处于两难的选择自由中,消耗着自己的生命。
如何摆脱享乐主义,去除贪婪性?伊格尔顿认为:“要对上述问题进行富有成果的讨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积淀。”(10)特里·伊格尔顿.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4.习近平强调:“人类应该秉持和追求高尚的情操,而不是奉行利己主义,一味追逐赤裸裸的利益。”(11)杜尚泽,侯露露.习近平同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会谈[N]. 人民日报.2019-11-12.中国摒除这种视利益增长为唯一标准的取向,同时强调社会主义的原则是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主体,文化一定是大众的文化,能够与人为善的文化。
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在于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交流文化来构建深层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邓小平曾经说: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永远不能称霸。这个思想现在人们可以理解,因为中国现在还很穷,是不折不扣的第三世界国家。问题是将来我们发展了,搞不搞霸权主义。朋友们,你们都比我年轻,你们是可以看到的,到那个时候,如果中国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就不能实行霸权主义,仍然属于第三世界。如果那时中国翘起尾巴来了,在世界上称王称霸,指手画脚,那就会把自己开除出第三世界的‘界籍’,肯定就不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2.
邓小平说,即使中国发展了,我们仍然属于第三世界。原因就在于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人民的立场,永远不代表强权的立场。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近代的中国与西方国家曾经进行过一次漫长的文明交流,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西学东渐”。然而,这一次文明的碰撞是在中国遭遇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下发生的,让中国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种“强迫式”交流也让世界许多国家人民深受其害。其代价不仅仅是数以千万的生命,还造成至今仍然难以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时时影响着国家安全和地区的稳定。今天的中国以史为鉴,不愿重蹈覆辙,更不会做这种“被奴役价值观”的帮凶。真正的文明交流互鉴是建立在彼此自愿的基础上,其目的是为世界人民带来福祉。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文明交流互鉴得以生发的场域,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维度。
习近平主席讲到:“进行文明相互学习借鉴,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13)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4-09-25.,“交流互鉴”传达着文化与文化的交流是平等的、自愿的。在这里,不再以强权、利益为轴心对各国文化进行分级。在与各方平等的对话中,中国的出发点始终立足于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尊重各国的文化精神和风俗。然而,一些学者认为,文化的多样会带来冲突,排斥文化多样性的存在。事实究竟是怎样的?文化多样性是否具有其自身的合理性?
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人类在面临文化的多样性存在时,有两个相悖的认识:一是认为文化之间会产生冲突,另一则认为文化之间能够互相交流。这两种相悖的认识反映出看待世界秩序的两种观念:前者认为的世界是一个单极化的霸权世界,后者则认为世界是一个多极化的共生世界。
在当今,持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的观点隐含着单极化世界秩序的理念。他们或者把文化发展单一化为强必霸规律,排斥多样化发展的方向。或者在鼓吹决斗式心理或傲慢态度,以增强单极化逻辑的心态影响。这一系列极端的宣称在现实面前苍白无力。事实上,各个国家谋求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愿望在今天越来越强烈,世界走向多极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早在2018年1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就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明“这种差异不应该成为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对抗的理由。
不同文明、制度、道路的多样性及交流互鉴可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强大动力。”(14)习近平. 同舟共济创造美好未来[N]. 人民日报,2018-11-18.文明的差异性只是一个事实存在,而在价值层面上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压迫和战争;相反,差异性能够选择平等对话。在中国文化中,不乏倡导和谐共生的文明发展理念,它们共同揭示着守护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文明对话的基础。在《论语·卫灵公》这篇对话中,子贡问孔子“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孔子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作为终身做人的标准。这个标准以“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倡导尊重、平等对待他人。文明对话能够有效展开需要做到包容尊重。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曾谈到,“历史反复证明,任何以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15)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4-09-25.文明对话如果缺乏了对他者的尊重,不仅仅会阻碍交流,更会带来文明的衰退。在《论语》中,孔子强调应当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来衡量自己对待他者的态度。只有克服怀疑和主观臆断,战胜固执己见与自以为是,人们才能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收获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本体之乐。对话双方也能够在交流中兼收并蓄,美人之美。义利观方面,中国坚持以义为重、义利统一的交流态度。义利观源于中国传统思想,一方面,义与利的关系是“义,利之本也”(《左传·昭公十年》),义对利具有规定性。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儒家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中华文化以义为根本原则。另一方面,义与利本身是统一的,《国语·晋语》:“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孟子也认为:“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孟子·梁惠王上》)。如果没有惠民利民,义也只是空谈。因此,惠民之利是义这个原则的落实。基于义利的统一,习近平主席精辟地概括出新时代的中国在交流互鉴中所应当秉持的“利益”是指:“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赢原则,不搞我赢你输,要实现双赢。我们有义务对贫穷的国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甚至要重义轻利、舍利取义……”(16)柴逸扉.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正确义利观[N].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8-11.今天,中国已步入新时代,作为一个有责任担当的大国,进行国际援助,参与国际建设是中国担当的体现。中国所坚持的利不是钻营的小利,而是弘扬国际正义的大利。文化交流互鉴坚持共商、共建、共生和共享理念,秉持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共同理想。因此,中国愿意在交流互鉴中敞开心扉,没有偏见、毫无私心地与各国一起发展、共同繁荣,更愿意以大国担当义务帮助贫困国家。
综上可知,“天下为公”是文明互鉴的题中之义。“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其意在于“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种大道情怀传达的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共享”特点。在2014年6月5日举办的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的主旨演讲中引述了《西南联大纪念碑》的碑文:“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这短短的十六个字包含着中华民族愿与世界各民族一道追求人类“共同善”的愿望。“共同善”在中国古代被表达为“天下为公”。“天下为公”自先秦时期提出,一直贯穿在中国优秀的传统中。《中庸》揭示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诚之道,“天下为公”在于成己成物。宋明理学接续《四书》《五经》传统,提倡“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和安养生民的仁心。现今,“天下为公”表达的是一种开放包容的存在意识,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17)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N]. 人民日报.2019-05-16.。由此可见,“天下为公”不仅仅是对“共同善”的理想追求,也不仅仅是伦理诉求,究其根本,其实是关乎国家、人民、时代和自然等诸种关系之间如何存在的问题。
三、交流互鉴:面向世界的文化建设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发展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与此同时,各种挑战、风险也在全球化。例如,世界经济普遍处于低迷状态,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交往和发展的鸿沟日趋增大,恐怖主义、冷战思维、强权政治等时有发生。全人类处在威胁和被威胁的困扰中,如何应对新的全球挑战?习近平主席的“文明交流互鉴”这样回答:
“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文明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18)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N]. 人民日报.2014-03-28.
从“交流互鉴”的角度来看文明发展,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每个国家应该结合本国实际来发展自身。只有适合本国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中国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与中国实践结合,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不意图成为一切国家治理的唯一衡量标准,而是在于提供“中国之治”的方案,以此为他国提供经验。如果世界各国都提供出有益的治理方案和文明成果,那么不仅仅是中国,而是世界各国人民都将受益,这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旨所在。这样的实践发展也将推动人们价值观的进步。走出自我中心,走出贪婪,寻找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交流互鉴”也将激发每一个人跨地域地进行创造,带来新的生机、新的视角,为世界人民带来智慧的硕果。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会继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拓展人文交流的广度,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交流互鉴”意味着文明需要平等的对话,拒斥观念上的霸权主义。当今世界处于“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环境中,然而仍然存在着不少观念上的霸权主义色彩。但是,文明的平等对话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多数人的共识。在危机相伴的全球化进程中,只有通过不断地交往和合作,彼此才能共渡全球化过程中的生存危机。尤其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的过程中,我们更能体会到文明平等对话的重要性。只有当各国医者和专家畅通无碍地去交流医疗理念、公共卫生的紧急应对策略,人类才能真正渡过这次危机。“交流互鉴”就是提倡人们平等对话,以趋向于彼此的团结,消除误解,促进人与人在尊重他人意义上的平等。
随着中国对外合作范围的扩大,交流互鉴在客观上促进着我国的文化建设。当前,我国正在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复兴,这一复兴过程必然不能通过闭关锁国的方法而实现。文化建设的继续发展需要对外开放,对外学习和合理吸收一切先进的文化成果。在这个意义下,“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我国文化繁荣必不可少的一个存在层面。也正是因为我国近年来积极推动各方文明的对话,今天,中国的文化建设才趋向于世界化和多样化。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新兴的信息技术、动画技术的融合,也逐渐发现我们不仅仅在文化输出,也收到国外友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可和喜爱。随着与各方文化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以多样的形式讲述着关于中国的故事,在最终意义上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而在多样化的建设中,“交流互鉴”需要进一步处理好世界与民族性的关系、主旋律和多元性的关系,以及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辨证地处理好以上三者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享”理念是重要的标杆,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是“交流互鉴”的价值指标。只有如此,文化建设的成果才会让全体人民受益,进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