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盆地优质小麦绿色提质增效技术
2020-12-29刘凤松
刘凤松
一、确保整地质量
秸秆全量还田,重点解决秸秆还田“切不碎、撒不匀、翻不深、压不实”等技术难题。 粉碎秸秆时不留死角、不留生茬,秸秆粉碎长度<10 厘米。精细整地,根据天气变化和土壤墒情,在前茬玉米收获后及时用90 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深耕25~30 厘米, 并旋耕碎土2遍以上,耙平耙实土壤,确保整地质量。
二、科学配方施肥
增施有机肥, 培肥地力, 每667 平方米施干鸡粪300 公斤, 基肥选用45%(17-18-10) 的三元素复合肥40~45 公斤。推广前氮后移技术,施好拔节孕穗肥,拔节孕穗肥每667 平方米追施12.5 公斤尿素,结合“一喷三防”喷施磷酸二氢钾。
三、高质量播种
(一)精选种子并晒种。 保证无病大粒种子纯度达98%。 选择晴好天气晒种,于播前10 天做发芽率试验,根据发芽率与千粒质量计算核定准确的播种量。
(二)种子处理。 用适乐时、敌萎丹各10 毫升,甲基异柳磷10 毫升或辛硫磷10 毫升对水0.25 公斤, 拌麦种5 公斤。 对待播种子进行药剂处理或用小麦专用包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三)适期适量播种。 播种期为10 月10~15 日,每667 平方米播种量10~12.5 公斤。 若遭遇连阴雨天推迟播种,每晚播2 天,播种量增加0.5 公斤/667 平方米。
(四)宽幅播种,适当控制播深。 采用宽幅播种机,播幅7~8 厘米,播种深度在3~4 厘米,注意播后镇压。播种时做到行距一致,播种量准确,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
四、科学管理
(一)冬前管理。 在一播苗全、苗匀、苗齐、苗壮的基础上,促根增蘖,培育冬前壮苗,保苗安全越冬。 冬前壮苗标准为:每667 平方米总茎数80 万条,单株分蘖3~5个,次生根5~8 条,主茎叶片数6 叶1 心或7 叶1 心,叶色正常,无脱肥、无病虫现象。
第一,查苗补种,疏密移稀。 播种后5 天开始温汤浸种催芽,准备查苗补缺。 出苗期及时认真检查,同时对缺苗断垄的进行催芽补种。3 叶期后对田间的疙瘩苗进行疏苗,确保苗匀。第二,适时冬前灌水。一是浇好分蘖盘根水,促进冬前长大蘖、成壮蘖。 二是保苗安全越冬。 冬灌一般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4℃,夜冻昼消且水分可及时下渗时进行,上大冻前完成。 提倡节水灌溉,灌水后及时划锄,松土保墒。 第三,田间杂草冬前化除。 立足春草秋治,抓好秋季化学除草,一般在11 月中旬至12 月上旬,小麦3~4 叶期,杂草2 叶1 心期至3 叶期时进行除草。 防治野燕麦、看麦娘、黑麦草等禾本科杂草, 每667 平方米用6.9%骠马乳油60~70 毫升对水进行叶面喷雾。 防治节节麦、雀麦,每667 平方米用3%世玛30 克,或3.6%阔世20 克,对水喷雾。 防治阔叶类杂草, 每667 平方米用75%苯磺隆干悬浮剂1~1.8 克,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 克, 或20%使它隆乳油50~60 毫升对水30~40 公斤,均匀喷雾。 第四,苗病冬防。11 月中下旬每667 平方米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 克,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 克,对水50公斤均匀喷施幼苗茎基部,可有效防治苗期纹枯病、根腐病等茎基部病害。
(二)春季管理。 第一,科学肥水管理。 根据田间小麦植株长势和群体大小适时进行春管后移, 将肥水管理后移至拔节中期, 可以有效控制无效分蘖过多滋生,有效减少小花退化败育数量,增加穗粒数。 第二,防病治虫,补除杂草。 返青期重复防治小麦纹枯病,每667 平方米用12.5%志信星(烯唑醇)20 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 克,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 克,对水50~60 公斤均匀喷施幼苗茎基部。对杂草常发严重地块,选用对路除草剂在拔节前进行化学防除或人工拔除。 小麦穗顶端露出旗叶2~3 厘米时进行第1 次“一喷三防”,主要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 灌浆初期进行第2 次“一喷三防”,每667 平方米用70%氧乐果50~75 毫升+40%多菌灵粉剂50~75 克, 或甲基托布津粉剂100克+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0 克+磷酸二氢200 克对水50~60 公斤喷洒,防治小麦穗蚜及干热风。
(三)后期管理。 第一,合理浇好灌浆水。 于小麦灌浆初期(5 月初)适时浇好灌浆水,防止根系过早衰亡,增强籽粒的灌浆强度和灌浆速率。 灌浆后期禁浇麦黄水。第二,叶面喷素,促粒增质量。从小麦扬花结束到灌浆中期喷施进口磷酸二氢钾、硼肥、锌肥等生长调节剂2~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