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高校办学财政资金投入单一化问题之思考
2020-12-29朱玫林
朱玫林, 叶 斐
(1.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2.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安徽 合肥 230022)
0 引言
自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强劲步伐,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高校数量、在校生规模到人才培养质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教育部官方统计,截至2017年5月31日,全国高校的数量已经达到了2 914所。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后,是综合国力尤其是财政实力的支撑。在高校扩招的一段时间,国家曾把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任务,高等教育的跨越发展得到了财政资金有力补给。当然,由于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传统化禁锢,导致高校办学投入的资金来源相对单一,形成财政资金投入的单一化。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和办学机制的优化创新以及高等学校综合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机制也应当多元开放,如果不改变过去财政资金投入单一化的问题,将会限制高校发展朝着更高、更远、更优的道路迈进,并可能会与世界一流高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因此,改进高校办学的投入方式应当提上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
1 夯实公平基础,强化激励竞争
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伟大事业,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组织、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命运,教育的前提是公平,教育的底线是公正。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
教育事业是一项利国惠民的战略性工程,办好各级各类教育,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历史职责和政治担当。高等教育的发达程度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人才后备状态,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从而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进步,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大量投入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
遵循公平性原则和传统惯例,许多年以来,国家财政资金对高等学校的投入都是采取一视同仁的平均主义策略与方式,从过去的校均拨款、按编制内员工的人头拨款,到当下的按在校生生均拨款,基本上都是一个统一的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充其量,是全国各个省市区之间的院校存在着财政资金供给标准上的差别。这样的财政供给方式,对于办学水平相差不太多、竞争性不激烈、个性差异不明显、同处发展成长中一个方阵的高等学校来说,有其公平合理的重要因子。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推进,高等学校不仅出现了“平原”与“高原”的分化,而且还形成了“高原”与“高峰”的区别,各个高等学校的发展从外延到内涵、从发展定位到战略方式、从目标重心到管理模式、从固有职能到创新驱动等,都形成了核心竞争力与外在特色化的迥异。在这样的境况下,就会形成办学投入上的重大差别,如果再采取千篇一律的高校资金投入机制和方式,就会形成院校之间发展基础事实上的公平性失衡。
在夯实公平的基础上,对高等学校的财政资金投入应当采取多样化,实行多元投入机制的改革。可以在以当前生均拨款对高校进行财政资金供给的情况下,将按照企业增值税等主要流转税种之税额为基数的一定比例征收的“教育费附加”,经过科学合理的测算,把征税的这笔资金收入一分为三:
其一,交给教育主管部门支配使用一部分,采取公开竞争的方式,专门用于对人才培养质量较好、办学特色鲜明、教育管理科学、人民满意度高的高等学校予以支持,其目的是“扶优扶强”,资助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建设,推动我国有条件的高校做大、做强、做优,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专业,为科教强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长足的高端的人才储备与人才支撑;
其二,交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支配使用一部分,采取专项奖补的办法,根据各个高等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和教学科研团队的实际数量指标和对经济社会贡献度,实行对标论等的方式,按照高低优劣进行拨款资助,促进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真正做到“名师出高徒”;
其三,交给科学技术主管部门支配使用一部分,采取定期评审的方式,根据各个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的支撑度,实施重点项目资助,提升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职能作用,促进高校的发明创造、技术转化与创新创业的活力迸发,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综合国力。
2 科学测算成本,区别质量收费
教育事业是一项具有典型意义的国家公益事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教育强国,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和国家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金融支持[2]。社会各界也应给予普遍的关心与关注,教育投入既是热点事业也是焦点领域。但是,办教育是有成本的,而且其成本构成还与企业及其他事业单位有别,其显著特点是成本中的“有机构成”非同一般。
按照经济学原理和市场经济机制,生产过程的成本开支与市场承受能力是产品价格形成的重要依据,而成本则是价格形成的基础与核心。自从高等教育实行向培养对象收费的改革以来,其收费主要考量的实施依据也是所谓的办学成本。可是,各个高校及其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本肯定是高低有别的,而其向学生收取的学费标准却是千篇一律,充其量是各省之间、文科、理科、艺术体育类等之间略有差别。其实,这种一视同仁的高校学费收取制度是极其不合理的,在高等教育粗放发展的大众化阶段也是可以不必细究的,然而,当高等教育发展到以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为主线的新时代,高等教育办学成本的核算意识必须建构,在市场发挥着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高等教育的发展既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也应当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新时代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理所当然也包括对美好高等教育的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象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客观的存在。
从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说,不同的高校、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技术设备要求、不同的师资水平、不同的培养方式等,其人才培养的内在质量优劣和培养成本高低是存在着客观上的重要差别的,如果仍按照统一的收费标准收取学费的话,必然导致人才培养成本导向机制的失衡,乃至影响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积极性,就不能很好的实现办出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目标。
为此,应当借鉴经济学中的成本核算机制和市场质量评价机制,由政府物价部门牵头组织对高校各个专业的办学成本投入进行科学的调研、测算与评估,由教育主管部门设立的教育咨询评价机构对高校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全面的综合考量与客观评价[3]。在此基础上,根据优质优价的原则,建立以“高校人才培养成本补偿机制”为核心的学费收取制度,在考虑高校所在地经济发展状况与社会公众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实行高校差异化的学费收取制度,促进高等教育在合理的竞争机制的引导下,以提升综合的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和抓手,追求卓越,争创一流,比肩世界名牌高校,筑牢人才强国的根基。
3 出台牵引政策,鼓励企业支持
正是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公益性等特征,才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社会各界的普遍关心,同时,也受到行业与企业的特别关注和支持。
纵观世界知名高校的发展历程,在人才辈出、服务企业、奉献社会的背后,都挺立着知名大企业和众多的中小企业的全方位支持,尤其是在资金投入上的贡献,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企互动与融合发展关系,真正做到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使用的双向共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国正从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或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向促进高等教育内涵质量提升(或曰做强做优高等教育)阶段迈进的新时代,国家应当出台相应的牵引政策,鼓励企业出资支持高等教育的事业发展,改变高校办学投入中财政资金一元独大的现状,使更多的非财政资金更为顺畅的流入高校办学,以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让优质高校和优势专业及其人才脱颖而出,真正建设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风骨的一流大学和一流专业,用一流的高素质人才来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要大力实施高等学校与产业企业之间的“产教融合”工程,不断深化“引企入校”相关的法规程序与实施方式的改革。要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出台政策,创新路径,根据各个高校办学的实际需要,引企入校、引企驻校,开展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共建共享”。
应当积极支持和引导企业深度参与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鼓励企业出资在高等学校建设企业工作室、实习实验室、创新实践基地,在助推高等学校的软硬件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专业技术应用与发明专利的转化,真正实现行业企业对高等学校建设资金、人才资金、研发资金等资金投入的常态化、能动化、共享化和实效化。[4]
对于条件成熟的项目,还可以积极尝试“混合所有制”的产权结构,实现校企双方的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对高校的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落实财税、用地等政策的优先与优惠,在优化政府拨款投入的基础上,各级财政和税务部门要把深化产教融合作为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的重要内容,对于行业企业以相关形式转移到高校中的投入,在相关的环节和税收方面予以减免,以资对企业支持高校办学行为的鼓励,真正把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投入高等教育的财税优惠政策落实到位。[5]
政府还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在对企业进行年度考核、达标升级、综合评优等工作时,科学设计相关的指标条件和对应分值,把企业对高等学校办学的资金投入及相关支持情况纳入进去,以提高企业支持高校办学的内生性动力和外源性动力[6]。
不仅如此,为了改进高等学校办学投入中财政资金一元独大的现状,国家还可以出台相关金融政策,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和可持续原则,支持产教融合项目的投入,拓展高校办学的资金来源渠道。
4 灵活使用资金,吸引校友捐赠
正是基于高等教育的特性、使命以及与国民的关联度,高校的发展总是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受到历届校友们的高度关注。[7]从总体上来观测,与我国众多的高校比较而言,国外先进的高校尤其是世界一流名校,更是能够得到广大校友的关切、支持与帮助。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一些知名的高校,其办学投入的资金来源中,校友们捐赠的资金占有相当的份额,有的占比甚至都超过办学总投入的半数以上,而且还保持着连续增长的态势。值得一提的是,国外高校培养出来的优秀的或杰出的校友,具有捐资助校的浓厚情怀与价值取向,当他们功成名就、创造出丰厚财富的时候,往往不忘记母校的培养之恩,以能够对母校做出资金、物力与技术的回馈为自豪和荣光。[8]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一个伟大的民族,文明历史源远流长,尊师重教、乐善好施等思想也已经深入民心,高等学校培养出的为社会创造出巨额财富的毕业生也不乏其人,然而,他们当中对母校倾情投入、给予显著资金捐助的却凤毛麟角[9]。静思分析一下不解的困惑,是校友未达足够优秀还是他们的道德取向发生了偏差,是学校的培养环节出了问题还是运行体制机制存在时弊,是社会风尚的向导有误还是传统思想禁锢在作祟。文章认为,成因可能是多个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从主观因素来看,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一些有成就有实力的校友比较低调,怕捐资助校引起张扬,秀木于林风必摧之,怕可能导致发展得不够如意校友的反感;从客观来讲,社会上的捐助善举还没有成为主流风尚,还没有形成对乐善好施有效的口碑传播。当然,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对校友捐赠的资金在使用方式上还没有达到国外那样足够的灵活,不能将资金的用途完全按照捐赠者个人的意愿去使用,这其中既有学校内部决策体制机制的制约,也有外部诸如城建、环保、规划、设计等方方面面的限制。尤其是在捐赠资金所形成的建筑物或相关设施设备的命名上,更要受到来自行政的、文化的、约定俗成的各种束缚,从而使捐赠者的捐赠激情大减。
为此,文章建议,从一切有利于发展的观点出发,在不违背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下,国家可以出台一些具有灵活性的政策,鼓励有实力的校友踊跃向母校捐资助学。同时,还要对典型的事例进行大力的宣传报道,引导更多的优秀校友争相效仿,以分担国家对高等学校财政资金投入的负担,优化高校办学多元化投资构成,形成多方对高校投资建设的关注与支持,并在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监督下,加快高校建设与发展的科学化步伐,快速赶超世界一流的高校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