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难攻坚三十六计

2020-12-29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党组织服务企业

近年来,山东省威海高新区顺应园区专业化、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态势,立足产业链打造党建链,组建产业党建联盟,有力推动了全球激光打印机基地加速崛起。

创新“三个模式”,推动组织体系科学化。一是链条党建模式,设立产业链党委,组建党支部15个,覆盖协作企业23家,实现“纵到底”。二是园区党建模式。成立电子信息产业园党委,围绕美国捷普、香港亿和等新入驻项目新建党组织5个,覆盖新项目11个,实现“横到边”。三是联盟党建模式,依托29家产业链骨干企业,联合5所驻区高校和科研院所成立激光打印机产业党建联盟,实现跨领域、广协同、全覆盖。

构建“三项机制”,推动作用发挥实效化。一是协同会商机制。由产业链党组织、职能部门、企业出资人等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疫情期间选派“党员驻厂员”40余名,破解“卡脖子”问题24项,保障30余家核心配套企业全面复工。二是共驻共建机制。指导产业链企业建立项目、资源、需求“三张清单”,对接共建项目36个,为捷普电子、台湾正崴协调解决供暖、燃气等难题20余项。三是先锋引领机制。实施党小组联系新产品、党员认领攻关项目制度,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50场次,评选“明星提案”“金点子”120余个,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亿元。

聚焦“三个服务”,推动产业发展集群化。一是组成精准服务队伍。建立“链长制”推进体系,党工委成员及职能部门负责人30余名“服务专员”,逐一对应核心供应链企业构成“服务链条”。二是搭建高端服务平台。立足全链条定制研发、检测等专业服务,引入工信部电子信息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光电装备创新研究院等“国字号”平台3家,精准引进专技人才400余名。三是打造精细服务配套。按照产业链各环节衔接顺序,量身定制6000亩激光打印机产业园,布局3所职业学院、2所国际化医院、1所国际化学校、1处政务服务中心、17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营造优质化产业服务环境。

海曙区紧扣服务企业发展需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整合各类党群资源,创新推出“四联四建”工作法,通过打造“党建红联体”“工匠讲堂”等一批特色载体,建立了队伍多元、全域治理、服务精准的“党建帮办2.0”工作机制。

聚焦队伍建强,“满天星”变“一把火”。整合各类党群资源,通过组建联盟、共建共治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人才储备输送、员工培优关怀、规范基础工作等服务;选派青年机关干部组建青年党群特派员队伍,采取“点对点”“手把手”式入企帮扶。打造首个实体党建帮办中心,提供场地支持、活动联搞、培训联办等线下实体服务,连点成线构建全区15分钟企服网络。制定服务事项清单,分为经济、人才、党务、群团4大类,具体细分出16小类共60个项目,每个项目均规定了具体服务流程,实现全区两新组织精准帮扶。

聚焦联系走访,“企业事”变“家务事”。制定“包片联企”工作方案,每个镇乡街道根据企业分布划分为若干片区,分别选派1名专职党务工作者任片区帮办员,1名镇乡街道分管领导担任特邀帮办员,进行每周一次线上联系、每月一次现场走访、每季一次工作交流、每年一次综合考评。对企业反映的问题,按难易度进行分类处置,分别由片区帮办员现场解决、属地镇乡街道研判解决、特邀帮办员协调职能部门解决。

聚焦破题解难,“中梗阻”变“直通车”。聚焦推动党建帮办制度化、常态化,依托区81890企业服务平台,整合60余家部门单位及17个乡镇街道,通过搭建企业服务平台,建立全程留痕的“企业反映问题—平台研判分流—部门受理办结”问题流转机制,实现企业反映问题精准分类、对接、办理、解决。严格落实诉求件满意度回访制,对“不满意”件调阅重审,确有处置失当的,第一时间发还重办。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及诉求件积分制,要求受理部门限时办结。

长春市委组织部出台《关于基层党组织为“保企业”献策用力的指导意见》,千方百计帮助中小微企业战疫情、渡难关、快发展。

登门送暖、倾情服务,推动惠企政策落地兑现。以乡镇(街道)、村(社区)党员干部为主体,成立3434支保企工作队,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累计排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1.9万户,收集问题1.6万余件。编印发放《国家、省、市企业扶持政策汇编》39万份,开展“入户式”政策宣讲近2万次,有效解决了对惠企政策掌握不全、理解不透、不会运用等问题。建立助企服务清单,为企业提供“保姆式”代办服务近3万次。

党建搭桥、企业互助,确保产供销链条畅通。广泛建立党建联盟,推动联盟内企业抱团取暖。采取“龙头企业党组织+上下游企业”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组建产业链党建联盟32个,覆盖企业近400家。采取“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会员企业”模式,发挥全市27个协会商会党组织作用,链接企业近3000家。采取“商圈楼宇和专业市场党组织+所属企业(个体工商户)”模式,建立商圈、楼宇、市场党建联盟73个,搭建了信息共享、供需对接平台。

挖掘潜力、激发活力,促进消费市场升温回暖。发放消费倡议书近150万份,鼓励街道社区举办露天音乐节、消夏避暑会等活动,大力营造安心、放心消费氛围。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带货直播活动300余场,销售各类产品1000余万元。大力支持地摊经济、户外经济、夜经济发展,采取第三方提供免费展位等措施积极推动“坐商外溢”,打造特色商业街区56个,新增夜市、路边市场150处,形成了新的消费增长点。

整合资源、精准施策,破解制约企业发展难题。针对贷款融资难问题,动员291户企业入驻“信易贷”专区,通过为企业用工、用能、纳税画像,帮助723户中小微企业争取融资贷款近20亿元。针对减税降费难问题,积极与产权单位、主管部门沟通,为3525户企业协调减免房屋场地租金、物业费等开支3.5亿元。针对招工用工难问题,利用居民微信群、街道办事大厅信息栏等,及时发布招工用工信息,举办专场招聘会293场,招聘员工1.3万余人。

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积极发挥两新组织党建联盟作用,构筑“共建、共学、共育、共促”新模式,实现联盟成员单位之间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在“两手抓、两战赢”中“争双强、当先锋”。

联盟共建强根筑基。在进口商品城、乡镇工业园区等组建党建联盟27个,发挥跨行业、跨领域协同共进作用,以聚合态势破解生产难题、提升发展动力。拓展党建共建“多元化”,深化“四个共建”机制,积极打造“问海借力”联盟平台,建立域外抱团合作新体系。如起步股份与富浙资本公司、浙医健集团开展“红色引擎·融”党建共建,积极向外拓展“红色朋友圈”。

联盟共学入脑入心。构建“党建搭台,联合唱戏”的学习交流平台,通过联盟领学、支部轮庄、结对联学等形式将初心使命内化到“神经末梢”。建立“工前一刻钟”常态学习制度,结合企业岗位特点、作业时间,引导党员采取灵活形式通读必读书目、学习两新党建好故事。组织开展党课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三进”活动,引导166名两新党组织书记、45名党员出资人和85名党建工作指导员上党课、讲初心、谈经历。

联盟共育薪火传承。打造联盟企业“书记工作室”,选树一批“车间政委”“生活导师”,通过“拜师结对”认师傅、拜导师的方式加快企业党员政治成长和职业发展。如意尔康有限公司党委统一划设15个“车间政委”,分批组织6500名“意尔康人”开展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劳务用工等业务培训。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指导岗和党性锻炼岗三大“特色岗”,通过“荣誉亮牌”强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对先进典型人物持续开展宣传推介。

联盟共促蓄势添力。围绕固强补弱、共促发展目标,注重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项目服务等方面突出问题,推动企业更好发展。如山口石雕行业协会党建联盟在石雕小镇成立全国首个微拍堂村,带动700多名电商从业者上半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在联盟共享阵地设立窗口11个,实行定期值班制度,集中提供便民服务,累计帮助解决问题820余个。开展“我为企业献一计”“立足岗位作贡献”等活动,引导党员为企业节能降耗、转型升级等献计献策,累计征集意见建议580余条。

诸暨市通过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多维赋能和精准服务,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组织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建设,探索了一条深化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有效路径。

平时把准方向,战时一呼百应。为全面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诸暨市首创社会组织党组织组织力指数动态评价机制,围绕活跃度、规范化、覆盖率、影响力四维度20条评价标准,建立会诊、帮扶、准入、退出、激励5项配套机制,通过引导单建党组织、亮出党员身份、社会组织骨干与党员“双发展、双提升”,有效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

云上集成资源,实时对接共享。探索建立全国首个获得专利的社会组织党建云平台,为社会组织展示自我、发挥作用和对接资源提供平台。如诸暨天浙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通过云平台累计推送财税政策40余篇、提供咨询服务和业务指导80余次;市心理卫生协会党支部牵头成立服务团,24小时提供心理疏导服务。为精准发力开展服务,依托党建云平台“点对点”精准发布惠企政策和招才招工信息,征集企业急需服务事项和各类意见建议,目前已累计为52家企业招聘员工631人、向相关部门反馈意见建议270余条。

联盟凝聚力量,携手共克时艰。充分发挥商会协会党组织作用,在全市组建36个产业链“党建联盟”,推行“共享订单”等做法,推动行业内部、企业之间互帮互助。如市纺织行业协会所属步森服饰党委、富润宏泰党支部,推动会员单位共享口罩订单150余万只、防护服订单20余万套。

融入基层治理,有效赋能助力。聚焦如何更好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服务保障基层社会治理新课题,着力建立健全村级社会组织“5+X”标准化建设体系,构建乡贤参事议事会、乡风文明理事会、志愿服务协会等村级社会组织4109家。建好用好市镇村三级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和社会组织党校,在培育孵化、能力提升、资源共享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务。举办社区社会组织微公益和政府点单创投大赛,推动各职能部门让渡政府服务职能24项,推出扶持项目255个、扶持资金超6000万元,大力提升服务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宝鸡市非公企业党组织坚持“五个一”,全力融入脱贫攻坚,充分激活红色引擎,发挥了脱贫攻坚中的生力军作用。

强化党建引领,机制激励一批。将脱贫攻坚列入非公党建重点工作,列入年度考核述职评议,列入星级党组织评价指标体系,以党建引领保障脱贫攻坚。部署开展“进百村扶千户”活动,健全完善“非公企业+”的党建促脱贫模式;在“评星晋级、争创双强”活动中,将脱贫攻坚细化为“参与慈善救助、抗震救灾、结对帮困和社会公益事业”等项目,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

筑牢发展根基,强基建设一批。采取“主题党日+扶贫”“三会一课+扶贫”“非公企业+产业基地”“非公企业+就业岗位”的办法,引导非公企业以物资扶贫、资金扶贫、就业扶贫、项目扶贫、产业扶贫、购买贫困户农产品扶贫等形式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活动中,动员非公企业积极参与贫困村“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全市非公企业帮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7个。

夯实脱贫保障,产业壮大一批。结合各地发展的种、养等特色产业,通过培训技术、提供种苗、帮助销售等形式实行产业帮扶,2020年,全市非公经济组织扶持产业项目154个;推行“非公企业党支部+贫困村+岗位”模式,由帮扶企业根据贫困村需要提供就业岗位,动员贫困户到企业就业,由企业党组织负责对帮扶贫困户中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适龄青年提供岗位技术培训。

激活造血功能,扶持创业一批。发挥非公企业在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帮扶支持一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家庭子女创业,树立非公经济组织助力脱贫攻坚的标杆榜样,营造了开展非公经济组织抓党建助脱贫活动的良好舆论氛围和浓厚工作氛围,2020年,全市非公经济组织支持创业项目55个。

精准扶贫到户,结对帮扶一批。积极开展“1+1”结对帮扶,每个非公企业至少联系帮扶一户贫困户,建立“非公企业支部+村支部+X”帮扶平台,组织属地非公企业党组织与贫困村、非贫困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推动规上企业和较大型非公企业党组织跨县区开展结对共建帮扶活动,签订共建帮扶协议。2020年,共有338个非公企业与村党组织结对共建,签订帮扶协议1694个,结对帮扶贫困人口7796人,吸纳1.2万贫困人口就业,共有2236家非公经济组织参与消费扶贫,累计投入消费扶贫金额1039万元。

近年来,铜仁市持续深化“三量”改革成效,拓展组织、工作、作用“三个覆盖”,积极推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抓牢“三个坚持”,不断筑牢党员理想信念。坚持党的领导、理论武装、成果转化三项举措,把“加强党的建设”写入社会组织章程,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全体党员的日常必修课,充分用好学习强国、铜仁智慧党建云等平台,推进“线上线下”学习深度融合。并以疫情防控工作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疫情期间,全市1409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1280个党组织书记坚守“疫”线,坚守社会责任。

深化“三量改革”,扎实推进党的组织、工作和作用覆盖。落实全面摸排、创新载体、力量整合三项机制,通过定期调度、提示、通报、分析、研判,扎实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摸底排查和集中组建,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覆盖率86.13%,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97.72%。创新行业覆盖、区县兜底模式,选派党建指导员530人,深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指导4891次,规范化建设30余个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切实推进党组织活动阵地的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深入开展“千企帮千村”“百家社会组织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推动全市365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结对帮扶608个村,投资12.68亿元,帮扶贫困人口9.64万人。

创新“三项举措”,切实开创非公党建新格局。实施“红色培育”“红色引领”“红色物业”三项工程,以经开区、重点园区、商圈市场、商务楼宇为重点,以“四个培育”功能作用为抓手,为非公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党建服务。按照“典型引领、规范提升、分类培育、均衡发展、全面进步”的思路,培育7个市级、32个县级示范点。着力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总体布局,探索成立物业服务企业联合党委,强化党对物业服务企业的领导。

强化“三个保障”,持续推进非公党建高质量发展。强化组织、落实经费、调研宣传三项保障,协调编制部门,在市委组织部加挂市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牌子,同时,明确18家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能职责,增强工作合力。把解决实质化运行的职工50人以上的非公企业、从业人员30人以上的社会组织党组织工作经费作为重点,每年按不低于1万元标准列入县财政预算。

家纺产业是余杭区传统优势产业,今年以来,开发区探索成立了家纺产业链党建联盟,旨在以党建为引领,用“党建链”服务产业链,探索“抓党建、促发展”之路。

党建聚力,搭建产业链党建“新平台”。作为传统产业,开发区有涉及家纺产业上中下游企业100多家,其中有华鼎集团、众望布艺等上市企业,布言布语、奥坦斯布艺等规上企业,还有家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江南国际丝绸城等专业市场入驻众多中小微企业,产业形成了集群,产业链比较完整。今年7月,开发区系统整合家纺企业、园区、高校、服务机构和协会等优质资源,建立起一个横向覆盖产业集聚区,纵向覆盖上下游产业链的联盟组织。

整合资源,打造产业服务“助推器”。如何发挥联盟组织优势,整合资源服务产业提升?联盟成立发布三大服务项目,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海外销售等方面为家纺企业提供专项服务。围绕家纺产业特征和发展需求,抓准党建工作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点,区域联动开展各项服务活动。家纺行业如何玩转抖音、原创家纺产品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走进理工大、丝绸博物馆学习创新设计、开展设计大赛等,自成立以来,联盟举办了培训、研学、展销、论坛等近20场活动,吸引了余杭区300余家企业参与。

共建共享,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如何发挥联盟作用,引领家纺行业创新?联盟积极协调链上企业,搭建产学研共享平台。阵地共享,建设家纺智能工厂,成员单位合作共建家纺智能工厂,可以供家纺企业共享打样、缝制;资源共享,拓展新零售模式,打造直播网红团队,为家纺企业拓展在线销售路径;校企合作,建立家纺产业商学院,开展高校课程开放、专业交流讲座等。

近期,联盟首个党建示范项目汉服文化基地正在紧张建设中,项目将打造汉服吉服展厅、汉服史学研究室、汉服版型及花型设计工作室、汉服成品制作中心、汉服直播间、汉服文化讲堂、产业链党建展厅,形成以党建为引领,独具中华文化魅力,并结合现代生产及营销手段的全链路空间,以党建+文化+产业的力量,推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为开发区党建工作发展打造新的样板区。

猜你喜欢

党组织服务企业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