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经济下盈利模式探究

2020-12-28宋立丰区钰贤郭一蓉

财会月刊·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盈利模式

宋立丰 区钰贤 郭一蓉

【摘要】区块链已从1.0 时代发展至如今的3.0 时代, 从金融领域应用扩展到非金融领域, 但在非金融领域至今尚未出现稳定的基于区块链经济的企业盈利案例。 研究发现, 作为一种技术应用, 区块链企业可以通过技术研发、数据硬件设备制造、技术服务支持实现盈利; 类比互联网经济, 发现区块链经济下的盈利主体、边际成本、盈利方式均发生了变革。 互联网是典型的平台经济, 而区块链属于分布式数据应用商业模式, 传统互联网经济下的盈利模式并不能完全契合区块链经济, 并且区块链面临技术不成熟和投资建设问题, 至今仍存在诸多的盈利困难。

【關键词】区块链经济;非金融应用;盈利模式;成本风险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0)24-0155-6

一、引言

区块链是一种点对点的分布式数据系统, 由一串经过加密、按照信息加盖时间顺序排列的区块以链的形式连接起来的数据结构。 它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自治性、开放性、匿名性、可验证、安全透明、可追溯等显著特征。 在早期, 世界对区块链的认知是与数字货币结合在一起的, 2009年1月, 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的第一个区块即创世区块产生, 标志着不受任何第三方机构控制的比特币诞生。 此后,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在金融行业受到了广泛关注, 比特币的价值从最初的0.003美元, 达到过20000美元的峰值, 也经历过数次高达85%以上的跌幅并持续震荡, 巨大的经济收益和舆论争议使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迅速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宠儿和关注焦点。 在区块链1.0时代, 无论是数字货币的金融交易, 还是靠“矿机”而成为独角兽企业的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和嘉楠耘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都印证了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蕴藏着巨大财富。 但是, 由于数字货币在操作过程中曾出现各种安全事件, 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也逐渐认识到数字货币的负面效应, 纷纷进行整治和规范, 数字货币由此走向低迷。 而与此同时, 作为数字货币底层技术的区块链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随着企业、行业组织、学者对“区块链+”应用的不断探索, 区块链的应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由区块链1.0时代、2.0时代过渡到3.0时代, 由金融领域扩展到非金融领域, 供应链管理、传媒行业、教育等传统行业面临着区块链技术的新一轮变革。 甚至有学者做出预测, 区块链引起的颠覆和变革将会推动技术、企业甚至产业的兴起, 形成庞大的“区块链+”经济体, 成为一种类似互联网经济的区块链经济。

多样化的区块链应用和基于区块链的传统商业模式变革, 成为企业探索和学者研究的主要方向。 虽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领域较广泛, 但在实践中, 尚未有企业依靠区块链技术对已有传统模式产生颠覆性变革并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 也尚未对过去技术产生取代性效果, 而更多的是对已有技术理论的补充和改善。 学者们探讨的仅仅是理论价值和模式,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没有提到区块链经济的盈利模式。 在非金融领域, 至今没有出现基于区块链经济的盈利案例。 那么, 区块链的非金融领域应用到底能不能“赚钱”、如何“赚钱”、谁能“赚钱”, 又由谁来投资建设? 这些都是当前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金融领域应用研究

区块链具有分布式数据库、加密算法、点对点传输和共识机制等独特设计, 其不仅能应用于数字货币加密领域和金融市场, 在非金融领域同样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在科技界, 企业相继投身于区块链的开发和创业大潮中,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调查报告, 截止到2018年6月, 全球已有1242家公司活跃在区块链行业中;在学术界, 学者们也纷纷投身于区块链的应用探索和模式创新研究之中。 当前, 针对区块链在非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管理、版权维护、电商物流、医疗行业这几个领域。 Wang等[1] 借助区块链的核心技术, 构建了面向供应链管理的区块链应用模式, 包括区块链采购资金融资、区块链跨企业积分兑换、区块链仓单质押等模式。 丁晓蔚[2]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数字版权领域, 实现区块链数字版权登记、去中心化的数字发行、自动执行约定的条款。 浦东平等[3]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电子商务平台流通体系、支付体系、信用体系等核心模块, 重塑电子商务运营模式。 Mark[4] 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医疗资源开发利用和医疗数据权保护方案, 利用加密技术将患者的个人医疗信息写入区块链, 只有经过授权后, 才能提供给科研机构进行研究。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技术体系, 是一种集成型的信息科技和底层构架类技术, 与其最相似的即互联网技术, 在互联网的基础上, 人们逐渐发展出“互联网+”商业模式, 改变了传统行业的形态和组织方式, 形成互联网经济。 类比互联网技术可以发现,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技术研发、硬件设施制造和技术服务, 例如布比网络、Chain、以太坊等, 为区块链企业提供底层技术; 二是应用新技术改变传统商业模式, 例如纳斯达克、阳光积分、格格积分等专注于应用层的开发,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传统行业, 其典型特征可以称为“区块链+”。

(二)区块链经济下的企业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是指企业以自身的技术优势, 合理配置内部资源, 为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 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种运行机制[5] 。 而利润和价值是盈利模式的核心, 获取利润的五个基本点包括利润点、利润对象、利润源、利润杠杆和利润屏障[6] 。 有学者认为, 2000年互联网泡沫经济之所以是泡沫, 就是因为当时大多数互联网企业没有找到稳定的盈利模式, 而泡沫之后至今, 互联网发展又过了20年, 互联网企业探索出了繁多的商业模式和与之匹配的盈利模式。 诸如方案解决企业、云服务企业等均能对互联网所需要的硬件、大数据、人工智能进行开发, 通过提供技术服务实现盈利;区块链同样有其所需的硬件、设备、软件等技术型产品和服务, 区块链企业也可以通过提供技术服务、软硬件销售实现盈利。 另外, 互联网企业以平台为核心对产业生态进行重组, 通过提供免费增值模式、精准广告模式、金融模式、中介平台模式(交易费用、竞价排名、目录、商家推荐、用户数据挖掘等)获利, 形成的是一种平台经济。 而区块链形成的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结构, 基于平台的互联网经济下的盈利模式并不能完全契合区块链经济的盈利模式。

当前, 学术界对区块链的应用进行了多样化研究, 并探索了区块链创新性技术在非金融领域的应用价值。 一是在供应链管理方面, 可以解决供应链信息不对称和信任机制缺失等问题, 促进企业之间的有效对接, 实现缩短等待时间、减少企业沟通成本的目的。 二是在版权维护方面, 可以解决作品版权维护难的问题, 使作品传播更加透明, 平衡版权人、出版商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 降低数字产品的交易成本。 三是在电商物流方面, 可以进行点对点的直接交易, 打破了大型电商对市场的垄断, 节省了第三方的中介费用, 同时充分保证了消费者的产品知情权和监督权, 使交易更加安全可靠。 四是在医疗方面, 患者可以真正拥有并掌握自己的数据, 自主选择是否与医疗研究机构共享医疗数据, 保护隐私不被侵犯。

三、区块链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作为技术价值链的前端, 区块链必然涉及技术开发, 在技术应用领域表現为三个方面: 对互联网底层技术研发, 光纤、交换机、智能终端等硬件设备的制造, 解决方案的个性化定制。 因此, 作为一种技术应用, 区块链企业可以在三个方面即技术研发、硬件设备开发和技术服务提供产品或服务, 如图1所示。

(一)技术研发盈利模式

技术研发盈利模式即企业通过为应用领域的区块链企业提供分布式共识技术、账本存储技术、异构区块链的互联技术、多链总账技术等底层技术和通信协议、智能合约等软件产品实现盈利, 例如布比、Cryptape、果仁宝、智能坊。 区块链研发成本高、专业性强, 面向应用领域的区块链企业往往更倾向于采取第三方区块链公司提供的底层技术和相关的软件产品, 这为技术研发型的区块链企业带来了契机。 但是, 目前对区块链技术进行集中研发的主要是国家和科研机构, 更多的是一种公益性、学术性研究, 其变现意图和盈利意图并不强烈, 而企业对技术的研发往往是与学术机构进行合作, 因此, 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和转让的盈利模式相对较少。

(二)硬件设备开发盈利模式

工作量证明(POW)是区块链所采取的共识机制之一, 即各个节点通过算力竞争记账权, 从而获取相应的奖励, 这使得区块链的应用与计算力所依赖的硬件密切相关。 除此之外, 区块链需要硬件设备充当记账的节点功能。 正是由于算力难度的上升和记账节点的不断增加, 推动了区块链硬件设备产业的发展, 诸如比特大陆、嘉楠耘智和亿邦科技等企业通过开发区块链数据设备、矿机等物理层基础设施而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区块链硬件设备开发的技术含量并不高, 技术壁垒也没有筑建起来, 但这种盈利方式对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技术的更新要求比较高。 并且, 区块链的硬件设备开发主要集中于服务于数字货币“挖矿”的矿机上, 而其他硬件设备应用比较少, 因此, 硬件设备开发盈利模式受到数字货币金融价格影响程度较大、波动性较强。 但是, 由于“矿工”的需求量较大, 这种硬件设备开发将会面临激烈的竞争。

(三)技术服务定制化盈利模式

技术服务是指企业根据用户需求围绕区块链技术为用户提供如技术咨询、应用维护等多元化的服务。 比如: 巴比特等专注于提供区块链数据服务, 包括区块链查询、数据挖掘、交易标识;朝夕网络、银链科技等致力于提供一站式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法、技术咨询服务、培训服务和外包服务;MineLabs公司为数字著作提供签名服务;Stampery公司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为电子邮件或其他文档提供盖戳服务。 该类企业专门给一些需要区块链技术的传统行业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企业自身并没有自主应用区块链技术对传统商业模式、传统经营服务模式进行变革, 也不承担区块链商业模式变革的风险, 这种为需求方仅仅提供技术服务的盈利模式实质上是一种风险转移。

从文献检索的结果来看, 目前对区块链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讯、计算机、电子等技术性领域, 在这类理工科研究中没有过多阐述如何应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盈利, 而在商科、经济学等对“区块链+”商业模式的研究中又没有较多地涉及对区块链技术的讨论, 而是探讨如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传统行业和传统商业模式的创新。 因此, 依靠区块链技术如何实现盈利, 依靠区块链技术盈利的企业有哪些, 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空白点。 学术界和公众都期望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对传统商业模式进行变革, 但在实践中, 企业仅仅将区块链作为一种技术应用以实现盈利, 却没有将其与传统行业相结合, 因此未来仍需进一步探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盈利模式创新问题。

四、区块链经济下的盈利变革

互联网的底层协议框架是一种扁平的拓扑结构, 数据传输和存储都需要通过中心平台, 用户自身产生的数据、用户与平台交互数据以及用户与其他用户交互的数据都存储在互联网中心平台, 形成的是一种“集中代理”式数据关系[7] 。 一方面, 数据成为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核心资产, 平台企业占有用户数据, 并且通过挖掘用户数据的内在价值盈利;另一方面, 用户没有数据权, 作为数据价值的创造者却不享有任何的数据价值增值收益。 而区块链的底层协议框架是一种分布式结构, 每个区块的数据主体可以自由地上传和存储数据, 形成一种分布自由式的数据关系, 衍生的盈利模式不同于互联网经济的盈利模式, 基于创新的区块链经济盈利主体、边际成本、盈利方式等自然也发生了变化。

(一)盈利主体

区块链的开放性、分布式技术组合决定了其数据关系与传统互联网形成的数据关系不同。 在区块链经济下, 不同于传统的互联网经济下数据被集成于中间平台, 用户获得了完整、确切的数据所有权, 主体更加分散、多样, 利益相关群体更为复杂。 每个用户和利益相关者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小区块, 数据存储在自身的区块里, 用户可以自主完成数据交易并获取相应的收益。 由此可见, 区块链经济下的盈利主体更加多元化, 价值创造的利益相关方可能是企业, 也可能是个人, 打破了传统的以平台为核心的单一盈利主体模式。 在互联网经济下, 盈利主体可以明确为互联网平台或互联网企业, 但在区块链经济下, 盈利模式变得模糊, 盈利主体很难单独核算, 区块链赋予了非平台企业更多的盈利机会, 每个用户都有机会盈利, 盈利主体变得更加多样。

(二)数据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在互联网经济时代, 用户并没有数据权, 用户自身产生的数据、用户与应用平台交互产生的数据和用户之间交互产生的数据都存储在互联网中心平台, 互联网企业可以不费毫毛之力地获取用户多样化的数据。 因此, 互联网经济下数据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互联网平台可以通过免费为用户提供应用服务和数字产品, 实现收益最大化。 然而, 在区块链经济下, 用户掌握了数据权, 可以对自身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置、加工, 数据被赋予了用户的劳动价值, 数据边际成本不一定为零。 若默认数据边际成本为零, 则用户的数据权也为零, 这与区块链技术下用户拥有完整的、明确的数据权相悖。 区块链经济下的盈利是创造独特价值, 数据成本、数据边际成本、数据价值不再为零, 用户数据权不再缺失, 企业无法无偿获取用户数据, 因此难以对数据成本、盈利总额进行统一核算。

(三)盈利方式

区块链经济的商业模式和互联网经济的商业模式存在本质不同。 区块链注重个性化、自主化的价值创造, 重视对用户数据权的保护、对自身数据的开发和对数据收益的获取;互联网平台更注重效率, 集成用户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促成交易, 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交易效率。 虽然区块链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类似, 都是数字世界的底层规则, 都是数据处理的集成系统, 但两者构建起来的数据关系不一样, 由此形成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自然不同。

一方面, 在互联网经济时代, 互联网平台企业最核心的资源是数据, 从而衍生出了最核心的盈利模式——用户数据盈利, 即平台企业免费占据用户数据, 着力开发、挖掘数据价值, 并利用数据精准地预测用户需求, 从而获取丰厚的数据租金, 例如阿里巴巴拥有大规模的用户群体, 其通过对用户数据流量的开发利用从而提供数据服务。 区块链经济下, 数据关系的变革使得企业不再单一地通过对用户数据的无偿侵占以获取数据租金的方式进行盈利。 用户的个人信息、生活信息、交易记录、互动数据等高价值数据信息都存储在自身的区块里, 各区块主体都能对自身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通过灵活、自主的劳动创造增加数据价值, 并且可以选择其中有价值的数据进行交易。 企业等利益相关者要想获取用户的数据信息进行开发利用, 就需要向用户支付相应的酬金; 同样, 用户要想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数据分析结果以有效促成供需匹配, 就需要向企业购买数据处理结果。 由此产生了企业与用户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即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数据交易, 平台企业不再是唯一的数据盈利者, 各个参与方都可以受益。 因此, 区块链经济下的盈利模式本质上是各利益相关方占据自身数据即生产资料, 并通過劳动增加数据价值从而获取收益, 改变了互联网经济下平台企业占据用户生产资料获取租金的传统盈利模式。

另一方面, 在互联网经济下, 数据收集具有可复制性, 只能保证数据的数量而难以提高数据质量, 数据价值密度普遍较低, 单个数据的价值并不高。 这导致互联网经济下平台企业的盈利模式比较单一, 难以进行个性化供给, 只能依靠庞大的用户流量和粘性创造网络效应, 然后通过海量的数据广告投放、分类投放或简单的增值模式盈利。 而区块链经济下, 用户拥有完整的数据权, 增加了用户增值数据价值的积极性, 由此产生出多种多样的盈利模式。 例如, 用户能够对自己的区块进行经营, 单个数据价值高, 可以在用户每个小区块里打广告, 实现精准的广告投放, 此外, 用户观看广告也可以获得应有的收益, 盈利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数据价值密度普遍提高, 利用高维度、全方位、高价值的数据为需求方提供个性化、精确化的解决方案, 拓宽了利益相关方的盈利空间。

五、区块链经济下的成本分析

(一)技术发展阶段成本分析

区块链技术从金融领域发展而来, 可以有效地解决金融领域一系列棘手问题, 其与金融行业似乎存在着天然的契机。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多样化发展, 从现有文献来看,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仍未成熟, 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障碍, 距离大范围的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这也导致区块链至今并没有真正实现其理论价值, 存在诸多的盈利困难。

1. 区块链三元悖论。 区块链技术存在典型的三元悖论问题, 即一个区块链系统无法同时兼顾成本效率、高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特点。 通过区块链的非对称加密技术和共识机制可以保证数据的高安全性, 通过P2P技术和分布式账本可以保证去中心化, 实现点对点的直接交易, 但又会由于这种非集中的框架和用户自主选择性的增强导致交易成本和维护成本翻倍增加, 进而影响交易效率。

2. 运行资源浪费。 POW共识机制需要依赖区块链各节点的算力以解决记账权的问题, 而每次只有一个节点可以获得记账权, 其他节点的算力并未产生实际价值, 从而会造成算力资源浪费的问题。 随着算力的提升, 各种区块链设施设备应运而生, 由此带来电力需求成倍增加。 此外, 区块链对每一交易数据都要进行重复备份, 存在大量副本, 而且数据资源无法删除, 只能永久保存, 占用区块链系统的空间比较大。

3. 区块链交易效率低。 区块链交易效率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当前比特币区块链每秒只能完成7笔交易, 与VISA信用卡的处理效率(每秒可以完成1万笔交易)相比, 区块链的交易处理效率相差甚远, 无法进行实时交易。 另一方面,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非集中的框架, 不同于互联网由平台促成交易, 每个用户需要自主搜索、自主匹配, 才能促进供求双方完成交易, 这无疑会降低用户的交易效率。

(二)投资建设阶段成本分析

互联网最早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承担广域网的资助建设、相关院校和研究所负责执行互联网协议并研发各种功能服务, 当时仅仅将互联网应用于军事、研究和政府工作。 在20世纪90年代, 独立的商业网络发展打破了原始的仅由政府资助建造网络中心的局面, 企业纷纷加入互联网的投资建设, 并将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商业中。 随着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多重驱动, 互联网络覆盖全球, 并成功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 区块链同样是一种底层协议, 只有形成全球性的网络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其价值。

在互联网经济时代, 互联网平台企业作为主要的盈利主体, 无论是网络设施搭建, 还是平台构建、运营过程中的维护, 都是由平台企业负责投资建设。 而在区块链经济下盈利主体多样, 企业不可能再独自承担区块链系统的投资建设。 要完成区块链系统的投资建设, 需要将利益相关者集中起来进行多样化的融资。 那么由谁向用户群体普及区块链的应用, 由谁来捕捉用户群体的需求, 又由谁负责完成人员和资金的组织? 并且, 区块链技术去平台化的应用模式, 不可避免地会与现有的互联网平台经济模式产生竞争, 原有互联网平台会不会选择区块链技术来优化自身服务, 如何处理区块链和互联网的这种竞争关系? 综上, 区块链能否像互联网一样形成全球覆盖的网络, 互联网经济能否成功转型为区块链经济, 关键在于能否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三)小结

应用区块链会产生必要的交易成本(交易时间成本+交易费用成本)、硬件设备购买成本、能耗支出成本、系统维护成本(硬件维护成本和软件维护成本)等, 具体如图2所示。

1. 交易时间成本和交易费用成本。 根据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不仅包括交易前搜寻信息、协商谈判的成本, 也包括交易后各种监督履约的成本。 在传统的互联网时代下, 数据关系主要为委托代理关系, 数据的收集、存储、获取和应用都集中在互联网平台, 用户搜索成本低, 且从确认交易、拟定交易条款到交易后的监督履约, 都是由中介平台完成, 平台拥有专业的数据处理员、高效的数据处理设备和处理程序, 交易处理效率高, 无论是交易的费用成本还是交易的时间成本都相对较低。 而区块链是一种非集中、去中心化的构架, 交易的整套流程都需要用户自主完成, 包括自主搜索、自主匹配、自主促成交易、自主监督履约等, 交易的处理效率也很大程度地取决于区块链系统的节点数和数据资源的备份数量, 这种非高效的架构无疑会增加用户的交易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

2. 系统维护成本。 互联网技术下服务器的维护成本都是由平台企业承担, 但前提是用户将数据权免费转让给互联网平台企业。 而在区块链经济下, 用户要想拥有完整的数据权, 就需要自己投入数据维护成本, 包括软件维护成本、硬件维护成本、网络使用成本等, 当然用户也可以委托区块链技术服务商进行维护管理, 但不管采取何种方式, 都无法避免维护成本。

3. 硬件设备购买成本和能耗支出成本。 区块链依赖的计算力与硬件密切关联, 且算力的提升和高容量的存储空间需求对区块链的硬件设备要求比较高, 增加了用户对硬件设备的购买成本。 区块链设施设备的使用带来电力需求翻倍增加, 且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多个节点的数据共享, 这实际上也是一个高耗能过程, 大大增加了用户能耗支出成本。

4. 建设成本和风险成本。 区块链只有形成全球性的网络, 才能产生诸如互联网般强大的效应, 发挥最大价值。 这种全球范围的、长周期的建设, 必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此外, 区块链技术仍处于长期的探索阶段, 技术还未成熟, 面临着一系列风险, 例如无法实际落地、无法全面融入生产活动中, 那么, 如此大范围的投资建设, 无疑会增加区块链的建设和风险成本。

六、总结

根据上文的分析, 区块链经济建设涉及范围广、周期长、普适性强, 面临着较大的投资建设问题: 究竟由谁负责人员和资金的组织, 如何组织人员和资金, 又由谁来承担投资建设的风险? 本文认为, 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向大众宣传区块链应用, 担当起组织的重任;作为技术领先的企业, 应当积极为区块链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作为区块链系统的用戶, 应当自觉服从组织、自觉投入区块链系统建设中, 多方联动、群策群力, 共同为区块链的建设添砖加瓦。 区块链能否形成全球覆盖的网络, 关键取决于其投资建设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 因此, 今后仍需对区块链投资建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为区块链经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支持。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1] Wang Y. L., Han J. H., Beynon-Davies P.. Understanding Blockchain Technology for Future Supply Chains: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J].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19(1):62 ~ 84.

[2] 丁晓蔚.对区块链融入版权保险的思考[ J].南京社会科学,2018(9):120 ~ 125.

[3] 浦东平,樊重俊,梁贺君.基于区块链视角的电商平台体系构建及应用[ J].中国流通经济,2018(6):14 ~ 23.

[4] Mark A.. Hitching Healthcare to the Chain:An Introduction to Blockchain Technology in the Healthcare Sector[ J].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Review,2017(10):22 ~ 34.

[5] Wu W. M., Huang D. S.. Modelling the Profitability of Container Shipping Lines: 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 J].Transport Policy,2018(72):159 ~ 170.

[6] 郭俊峰,霍国庆,袁永娜.基于价值链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盈利模式分析[ J].科研管理,2013(2):69 ~ 76.

[7] 宋立丰,宋远方,国潇丹.基于数据权的现实与虚拟闲置资产共享——区块链视角下的共享经济发展研究[ J].经济学家,2019(8):39 ~ 47.

猜你喜欢

盈利模式
体育用品制造业盈利模式分析
汤臣倍健轻资产盈利模式研究
城市宠物公共卫生治理模式创新
基于五力模型的在线教育盈利模式的选择
大数据时代下免费手机软件盈利模式探讨
基于五要素理论的视频自媒体盈利模式
基于利益相关方共赢的智慧城市聚合发展模式研究
休闲旅游地产盈利模式浅析
大学生社交网站现状及其盈利模式分析
从“旅游英语网络一体化教材开发”探究数字化教材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