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顺媛:人生无处不青山
2020-12-28余麗柃
余麗柃
1985年暑假,一个偶然的机会,湖南省武冈市的马顺媛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一则关于贵州缺少教师的报道,报纸上大山里孩子渴求知识的目光,深深地触动了她。她突发奇想:何不到贵州支教去?
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悄悄离开父母,只身踏上西行贵州支教的征途,来到贵州省黎平县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师,这一晃就是34年。
留下来:深耕乡村教育
通过试教,马顺媛被安排在城关第二小学任教。一年后,她深知黎平农村学校师资严重不足,那里才是自己该去的地方,她主动要求下乡支教。于是,教育局把她从城关二小调整到黎平县中黄乡小里村田坝脚教学点。
初到田坝脚,马顺媛被眼前的一切吓蒙了:破烂低矮的旧木房,三面没有壁板,倾斜的木柱,给人一种拂之即倒的感觉。潮湿的地面上有成堆的鸡粪、青苔,木屋旁边是农家的厕所、猪牛圈,散发出恶心的臭味……这样的场景让马顺媛有些动摇了,但山路上一个个适龄儿童赶着牛、扛着柴步履蹒跚的身影,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她决定留下来。
当天晚上,田坝脚召开群众大会。有个别群众担心马顺媛是外地人,不能在这里安心教书。为打消大家心头的顾虑,马顺媛与田坝脚村委会签订合同,立下“军令状”,规定了三点内容:一是试教一年,如果学生统考比原来成绩差,马顺媛不要工资;二是保证五年内不谈恋爱,不离开田坝脚;三是学生买书、买粉笔、纸张等教学用品由田坝脚会计负责,马顺媛一分钱都不经手。
接下来,马顺媛就着手准备开学的各项工作。白天,在队长和村民的帮助下,一起加固校舍、翻修屋顶,打扫卫生;晚上,她挨家挨户去村民家摸底,了解适龄儿童情况,动员孩子们上学。从最开始的7个学生到后来的39个,田坝脚的所有适龄儿童都来到了学校。第二学期,还吸引了邻寨的9个学生,一下子学生增加到48人。四个年级,只有马顺媛一个老师,白天上课,晚上批改作业或家访,周末带领学生去山上捡桐油籽,开展“勤工俭学”活动,让每个学生免费入学。这就是马顺媛在田坝脚的全部生活。
为了不让自己的选择后悔,马顺媛拼命工作和学习。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田坝脚教学点1~4年级语文、数学各年级统考成绩均居全乡镇第一名,马顺媛也因此获得一张由小里村村民委员会颁发的珍贵奖状。就是这一张不起眼的奖状,在她心里却远远超过了自己之后三次获得全国表彰的含金量。
重提升:潜心教改促教学
虽然只是一名乡村教师,工作清苦,但马顺媛不忘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她一边工作一边参加了中师函授学习,毕业后又报考了黎平民族师范,脱产学习2年中师课程,潜心钻研教育学、心理学。师范毕业后,马顺媛一边工作一边参加全国成人自学考试,利用四年时间学习完中文专科和本科的全部课程。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又进行了学历提升,马顺媛被调至城关二小。在城关二小担任教导主任期间,她狠抓教学常规管理,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潜心于“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课题研究。2003年和2004年两次参加全州“情境教学研讨会”,并在会上做经验交流。
马顺媛的“情境教学”深受学生喜爱,至今都有学生在给她的信件中回忆当时的情境。升入黎平二中的杨姝宁在信中说:为了让我们写出好作文,马老师总会带我们去南泉山观看一年四季的美景,采集标本,让我们用画笔和文字描绘大家眼里的秋天……
有一年冬天,马顺媛正在教室上课,窗外突然飘起了雪花,同学们惊喜得大叫,此时,孩子们的心早已跑到雪地里去了。看着雀跃的孩子们,马顺媛突然说:“全体起立,都到操场上去。”后来有学生在作文里写道:看到马老师让我们起立都到操场上去,以为是老师要惩罚我们。其实,马顺媛是带领全班同学来到操场,让孩子们感受雪花落在身上、掉进嘴里的感觉,观察下雪时周围的变化,她还提前上起了课文《第一场雪》。这样充满真实情景的课堂,难道不比课文里的文字更生动吗?
如今,马顺媛已从一线教师转换到全县小学语文教研员的角色,全县25个乡镇小学,马顺媛都去上过示范课。黎平县很多乡镇地处偏远,需要坐好几个小时的车,更何况大多数村小没有通车,常常是步行好几个小时才能到达一所村小。有一年,马顺媛和教研员们到洪州镇边远的几所村小调研。那几天连续下大雨,他们每天冒雨翻山越岭步行4个多钟头,才从一个村到达另一个村。每到一所学校,马顺媛不顾路途劳累,都径直走进毕业班教室,给孩子们上语文复习课或作文课。一进入教室,马顺媛顿时干劲十足,神采飞扬,让听课的师生和同行的老师们都深受感动。
爱学生:你们都是我的孩子
如果说当年马顺媛不顾家人反对,背井离乡来到黎平支教,是为了闯出一片天地,那么后来深耕教坛、在黎平扎根,则是源于对这片土地、对教育、对孩子深深的热爱。
马顺媛至今都清楚地记得1996年7月9日这个她人生中最灰暗的日子。当时她已调入县城,担任黎平城关二小教导主任兼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不耽误毕业班学生学习,她在领到二孩准生证的情况下,主动放弃生育二孩。那天上午,她从医院出来,下了手术台就直奔教室,结果因为大出血晕倒在讲台上。“幸亏有毕业班欧安霞老师在,她一边给我掐人中,一边哭喊着我的名字,石达金副校长闻讯赶来,叫来的士把我送到县医院抢救。”马顺媛回忆道。这一切都是她苏醒后听欧安霞老师说起才知道的。
一心扑在学校、扑在教学工作,扑在学生身上,“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孩子。”这是学生对马顺媛的评价。
马顺媛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时常因为班上的孩子忽略自己的孩子。班上有个女生天生残疾,五年级时去上海治疗了近两个月。回来后,马顺媛每天晚上義务到她家补课,讲故事,让她鼓足了生活的勇气,成绩也稳步上升。有一个冬天的晚上,马顺媛从这个学生家辅导完回家,看到自己的孩子倒在床脚地上睡着了。第二天,孩子因受凉感冒发烧,当时,一阵阵愧疚涌上心头,马顺媛自责自己不是一位称职的母亲。后来,为了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她干脆把自己的孩子送回湖南老家,直到孩子读高三才接回来。
因为错过了陪伴孩子成长的最佳时间,马顺媛一直觉得自己愧对孩子。但每当教师节时,学生从全国各地写信和发来短信,马顺媛心里总是感到阵阵温暖,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让马顺媛难以忘怀的是一位叫易真伊的同学,她在读大四那年的教师节写给马顺媛的信中说:“我最亲爱的马老师,今天是您的节日,如果可以,下辈子的下辈子我做您的老师,您做我的学生,让我把今生您对我慈母般的爱百倍偿还给您,好吗?”马顺媛想,作为老师,看到这样的信,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躬耕教坛34载,马顺媛获得荣誉无数:全国先进教师、全国巾帼标兵、特级教师、州管专家……正如当年毛主席在十六岁时立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情壮志,一路走来,马顺媛对当初的决定无怨无悔。她相信,只要认真践行“勤奋敬业、无私奉献,以校为家、爱生如子”的宗旨,人生处处是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