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情境模拟看班主任德育实践
2020-12-28
情境模拟
班主任王老师在早晨巡视班级的时候,发现小明同学在自己的试卷上冒充家长签名。王老师批评了小明,要求小明写一份深刻的检讨书,并让家长签名。
小明妈妈直接来学校找王老师。小明妈妈表示不认可老师的惩戒决定。她和小明的爸爸都认为学习应该是自己的事情,孩子要自己对自己负责。一直以来,各种要签名的作业,试卷啊,他们都是让小明代替自己签名。如果是学校下发的通知,家长会认真阅读并签名。所以这件事他们认为孩子并没有错,不应该写检讨。
如果你是班主任王老师,你如何去做?
家校矛盾,应对绝招来自“三个一”
模拟应对
应对此类家长找上门来的家校矛盾问题,绝招就是“三个一”,一杯水,一句寒暄,一把椅子。通过“三个一”起到让怒气冲冲的家长消消气的目的,便于你接下去沟通和引导。另一点就是态度决定一切,首先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不管对方的语言多么激烈,但是作为班主任老师给家长呈现出的是真诚、耐心、亲切的状态,在倾听完家长的诉求后,仔细分析她的话。注意话术,首先肯定她教育上的闪光点,并且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说出你的观点。比如案例中的家长对“孩子学习”完全是自己的事这一观点的认知是不恰当的,需要我们干扰她的认知,教育孩子就是需要家校协作的,有父母陪伴着学习的孩子长大后比一般孩子更有信心,内心会更强大!
上述案例中呈现出了两个主要矛盾:一是老师没有做到倾听学生的心声,处理事件过于武断导致师生矛盾。二是家校沟通不畅,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理念不同不曾得到沟通,这是这次事件发生的根源。
针对以上问题我会和家长这样沟通:小明在班级里是独立性很强的孩子,我想这跟你们平时有意识地培养是分不开的。可是自己能做和被关心着,有人陪是两个概念。我要求作业签名可不是故意为难你们,其实是想通过作业告诉你们我的教学进度,孩子掌握的情况,同时检查孩子的作业也是很好的亲子互動时间啊,如果优秀多夸奖,如果孩子遇到困扰也能及时引导。你看,我们只是沟通太少,既然咱们的目标都是让孩子变得更好,何不互相信任互相配合呢?
另外,再找时间约谈小明同学,找一个轻松的环境会更好。孩子,严是爱,松是害。“这一次老师做得不对,误会了你,你还怪老师吗?”根据孩子的回答,开诚布公地告诉孩子,没有完美的老师也没有完美的家长,我们都需要成长、学习、不断进步。老师也想做受欢迎的老师,做你们最亲近的老师,但是爱之深,责之切,以后遇到事情我会认真倾听你的想法,不会再武断地处罚你。你也要勇敢地告诉我,行不行?
同时,我将重视起家校协作,只有家校一条心,孩子才能学得好,走得远。我会利用班会邀请进步学生的家长进课堂,参与我的班级管理,分享进步孩子的点滴,让家长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也会主动给家长写一封信,让家长了解我们班级的最新动向等,使得家校联系更紧密。
德育反思
做班主任老师最怕遇到“问题学生”,可是每个班级总会有那么几个让你印象深刻的孩子。众所周知,“问题学生”的背后就是“问题家长”,也就是家庭教育不到位导致的。因此班级管理一开始就致力于家校和谐,以教育孩子是老师家长统一战线为中心,老师做好领路人,家长做好榜样为两个基本点来开展工作。方式方法可以百花齐放,近几年学校流行的“家长课堂”邀请专家来给家长“上课”就是贯彻先进理念的很好渠道。我们的学生是发展的,我们的知识是陈旧的,因此老师也好,家长也好,总是需要不断学习来跟上“未来学生”的。
不要怕麻烦,掩耳盗铃是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发现问题能见面说就不微信里聊,现在许多大人同样有人际交往障碍,我也是。做了班主任后我努力打破自己的性格缺陷,主动再主动沟通再沟通,借力使力不费力,首先自己要有力。
尊重在先,教育在后,做能体会幸福的平凡人。这是为人师的深情,给予爱,给予希望和可能。教孩子几年,为孩子想几十年,重要的是让你的合作伙伴家长朋友也感同身受。
跳出“当局者迷”的困局
模拟应对
拿到试题,我轻笑了一下,这不就是两周以前我刚刚经历的事情吗?我当时打了电话给孩子的妈妈,本想着家长知道了孩子伪造签名的不诚实行为后一定非常震惊以及生气,可是,孩子妈妈语气平淡地说:“是他自己签的,我知道的。”我突然联想到这个孩子上学期期末作业拖欠,家长的态度也是如此。我于是用略带强硬的语气跟这个妈妈说:“试卷一定要求每一位家长阅读并签字的,这能够让我知道你们关注了孩子的学习,你们如果考试成绩都不关注,平时的作业也不监督,他又怎么会好好学习呢?所以请一定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帮助他获得进步,以后的考试卷你们一定要及时阅读并签字,好不好?”孩子妈妈简单地说:“嗯。”下一次的考卷反馈,我看到了家长的签字,当时就心安了,感到满意。
可是,很显然,我当时的处理方式“简单粗暴”,违反了最基本的教育理念。一心只求快速解决问题,凭着班主任的身份向家长灌输我的理念,没有做到尊重家长。如此强势的语气也更加不适合应对在这个情境中看起来非常固执的小明妈妈。
当我意识到自己已经花了太多时间“苦恼”“不安”时,迅速调整情绪,进行整体性的思考。首先,这个情境主要体现的是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如果家长让步,孩子这边的问题很容易解决,从而迅速确定了谈话对象以及谈话的先后顺序:先说服家长,再去教育孩子。其次,尝试解决问题前我必须先移情。教师必须尊重家长,理解家长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很正常的;如果在沟通过程中家长始终不让步,我应该向家长表明“一起协商更好的办法”的态度。同时,要让家长知道,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身心发展不成熟,仅仅只有学校教育是完全不够的,只有家校双方合力,才能让孩子更快、更全面地发展。最后,我要注意谈话之前必须先让家长冷静下来,这是进行有效谈话的重要前提。
德育反思
加强家校沟通,建立信任桥梁
班主任要切实开展德育工作,就必须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家校形成合力。对于年轻老师来说,最担心的就是家长的不信任,最苦恼的事莫过于处理家校矛盾。所以班主任一开始就要在家长面前树立认真负责、威严有慈的形象,积极向家长反映孩子的在校情况,特别是低年级的班主任,要关注孩子在学习习惯、语言和行为方面的表现。我经常和家长沟通学生的下课追跑现象,一是希望家长能在家监督管理,二也是给家长打预防针——孩子存在课间追跑的不文明现象,如果哪一天出现了受伤事件,务必理性对待。经常与家长沟通,赢得了家长的好感,班级工作自然能更好地开展。
但是,如果矛盾真的发生了,班主任也要有自己的原则与底线,如果是自己失职,当然需要真诚地解释与道歉,但如果不是自己的问题,千万不要隐忍与退让。比如在这一次的情景模拟题中,小明妈妈的教育理念与班主任背道而驰,小明妈妈态度强硬不肯让步,班主任也没有必要强行扭转,共同商议其他解决办法更有利于矛盾的化解。更不要轻易跟家长道歉,因为道歉就是班主任的底线,如果在这一次矛盾中,班主任道歉了,那么家长相当于摸到了老师的底线。认为老师是很好沟通的,以后但凡遇到不认可的事情都可以去找老师协商、要求,这会增加家校沟通的难度,降低教师工作的效率。
共情策略,让沟通无障碍
模拟应对
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案例,小明家长和班主任老师由于家校教育理念不一致导致矛盾冲突。家长认为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因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而班主任则认为学生不可以代替家长签名。
根据案例描述,我发现小明家长对于老师让孩子写检讨书这一行为十分不满,甚至亲自登门与老师交涉。考虑到此时家长正在气头上,自然不便单刀直入,直接陈述自己的理念。所以,我给本次情景模拟设定了两个主要目标:稳定家长情绪,尽可能化解写检讨书带来的负面影响。尝试渗透自己的教育理念,以期待达成共识。
在这两个目标的引领下,我在沟通时首先采取了共情的策略,理解工作忙碌帶给小明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带来的困难,理解他们之所以教育孩子独立的初衷。以此让“小明家长”感到被理解、悦纳,这对接下来的沟通会有积极的影响。第二,在悦纳对方教育理念的同时,通过自己在培养孩子独立能力时遇到的困境和做法引发家长思考,同时也比较自然地渗透签名这条看似死板的制度背后的教育意义和价值。第三,由衷地肯定家长对孩子成长的重视,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来学校沟通孩子的事情足以证明家长对孩子的用心。并与家长约定继续加强沟通,合力促进孩子进步。
德育反思
首先,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居高临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作为班主任只有接纳不同家庭的现状,才能站在平等的视角与家长沟通,才能真正站在这个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而居高临下,指手画脚只会引起家长的反感和怨怼。
其次,多一些严谨,少一些信口开河。应激反应下脱口而出的话语往往是日常最真实的表达。尽管初衷是希望通过认同家长来拉近距离,但这样下结论式的表达便是直接肯定了家长的理念,是极有可能引起误会的。这也给我的日常班主任工作提了个醒,与家长沟通措辞必须严谨。
再次,多一些预见,少一些亡羊补牢。模拟结束,我也在思考,类似本案例所呈现的由于教育理念不同而带来的家校矛盾是否可以避免?答案是肯定的。中医的最高境界是防未病。而作为班主任也应多一些预见。比如:提前通过微信群、钉钉群、家长会等多种途径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孩子日常的照片、视频等展示在这一理念影响下,孩子的成长与收获,也可以表达需要家长朋友合力做些什么。时间一长这些理念必将深入人心,并得到支持。同时,也要多通过家访、电话访问等形式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最近家庭中的重大事件。这样的沟通才能建立起信任和感情。也能让我们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干预,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
最后,多一些积累,多一些总结反思。其实,这样的案例,作为班主任并不是没有处理过。但为什么一上台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呢?我归因于没有记录积累、总结反思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及时、到位的反思能够帮助我们在今后更高效地解决同类的问题。
专家点评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阐明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做出部署、提出要求,为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遵循。
此次下城、嘉善、奉化三地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主题的探讨活动,正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有益尝试;如何让思政教育从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协同育人三方面取得纵深发展、连续发展,这是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可以去继续思考、继续实践的课题。
我也当过老师、做过班主任、上过班会课,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要继续加强办法创新、手段创新、形式创新,注重在创新中把思政课做实做优做强,把立德树人做实做透,切实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让德育更有魅力、更有实效。团课、队课、班会课、主题教育课,都是思政课的课堂形式。校领导、中小学班主任、辅导员都要走上思政课讲台,用丰富多彩的形式,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述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伟大成就,讲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人物和感人故事,使思政课更加“可亲、可感、可传”,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我们要继续加强办法创新、手段创新、形式创新,注重在创新中把思政课做实做优做强,把立德树人做实做透,切实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让德育更有魅力、更有实效。
讲坛
班集体建设:制度是基础,文化是载体
校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而班级则为学生成长提供了最直接、最重要、最有持续影响力的环境。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能够为学生成长提供无形的力量,建设积极向上的优秀班集体是班主任的工作重心和核心使命,也是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在内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有这四个基本特征:制度规范、文化丰富、师生和谐、家校合作。其中,制度规范和文化丰富是后两项的前提和保障,班集体只有建立起规范的班级制度,用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文化建设来丰盈和浸润,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家校之间能够紧密团结,合作共赢。
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共同努力,精心培育,而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起到组织和引领作用。
班主任要在班级中建立和完善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班级,或者说班级群体并不等同于班集体,班级是一个行政单位,是班集体形成的雏形,而班集体是班级发展的高级阶段,优秀的班集体则是班级发展的最高、最完美的形式。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班级制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班级制度的建立是班级向班集体发展的前提,是班集体建设的基础。因而,班主任需要有制定班级制度的能力。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特征来检验一个班级的班级制度是否科学和规范。
第一,是否服从学校的办学思想。班级的发展不能脱离学校的发展,在构建班级内部关系的同时还要注意与外部的关系,班级的发展要遵循学校的规章制度,所以班级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是同一个方向。第二,是否指向班级的实际问题。每个班级的情况各不相同,因为班级制度要因“班”而异,要审时度势。班主任需要根据班级在不同发展阶段遇到的不同情况,灵活机动地对班级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第三,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任何宏伟的构想都必须落到实处,班级建设也是如此,因此,班主任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制度是否能真正贯彻实施,如果学生违反了班级制度,相应的针对性办法是否合情、合理、合法。第四,是否仅仅是对学生的约束。我们制定各种制度的出发点应该是教育孩子而不是限制孩子,因而,班主任必须要审视班级制度是否符合以人为本的立场,不能仅仅是对学生的约束,更应该是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第五,是否得到了师生的共同认可。班级制度的确立不能只是教师的“一言堂”,需要充分听取、吸收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即便是在低段学生中,教师也要对孩子们做好解释工作,让大家愿意接受,乐意执行。第六,是否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来培育。班级制度确定好之后,如何落实?如何培育?不能仅仅靠苦口婆心的宣讲,更需要用各种活动来落实,而班级文化建设则是最好的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形式。
在班集体建设中,制度是基础,文化是载体。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要始终重视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而在班主任培训中,可以把提升班主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作研修目标,通过情境模拟的培训方式来提升班主任解决问题的能力。班主任情境模拟培训是指通过教师对真实或者虚拟真实的教育案例进行情景再现,现场分析问题并模拟解决问题,从中评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总结教育教学规律的培训模式。现在各地在班主任培训都有采用这种方式,但是更多的是将模拟情境设置为教师如何解决师生矛盾、如何处理家校冲突等瞬时发生的教育案例,这种案例的分析当然能够帮助教师提高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但是对教师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学生观、生命观、成长观的观照可能就会因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而显得不够全面、不够科学了。因而,我们可以在模拟情境中适当引入有关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典型案例,通过提炼真实的基于班级文化建设的案例指导教师对教育实践进行反思,从单一地解决问题到多维的关注学生发展、关注班集体建设进行转变,从而提升班主任建设班集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