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班绘本阅读《换弟弟》的实践与思考

2020-12-28金徽王玲玲

山西教育·幼教 2020年11期
关键词:妹妹绘本情感

金徽 王玲玲

一、活动背景

孩子们发现今天楠楠没扎辫子,好朋友洋洋问:“你今天怎么没梳头呀,头发太乱了。”小雨也问:“你怎么没扎那个蝴蝶结呀?”老师也疑惑地问楠楠:“是妈妈忘记了吗?”楠楠说:“妈妈生了小弟弟,要喂奶,爸爸不会梳。”成成说:“我也有个妹妹,她和妈妈睡。”老师一边帮楠楠梳头,一边和孩子们聊天。结果发现,自从国家推行二胎政策后,孩子们的家庭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班里有近一半的幼儿由原来的独生宝宝变成了哥哥姐姐,他们的心理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为此,我引入《换弟弟》这一绘本,开展绘本阅读活动,了解孩子们的内心需求,帮助孩子们建立安全感。

二、活动实施

(一)活动实施第一阶段

1.教师研读绘本《换弟弟》

教师利用教研时间,研读绘本《换弟弟》,进行头脑风暴,分析其中的内容及情节,提炼关键词。

执教1:我很喜欢这本书,鳄鱼妈妈的帽子,卡洛琳娜嫉妒的眼神,还有弟弟流着口水,绿色的,都很有趣。

执教2:大家看到标签了吗?交换的动物都有,我看了好几遍才发现的。

执教1:是的,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

执教2:好多小朋友家里都新添了弟弟妹妹,他们应该也会喜欢这本书。

教师1:我的看法有点不同,你说的信息比如标签,孩子可能很难捕捉到,他们的关注点可能都在动物身上。

教师2:我同意,这本绘本的内容比较多,对于中班的孩子,可能只能获得一些明显的信息,会不会看不懂?

执教者:我觉得这本书应该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可以试着让孩子接触一下。

2.幼兒进行阅读区活动

教研结束后,教师在中班阅读区投放了五本《换弟弟》绘本。

第一天:有两个孩子随意拿起翻看,持续两分钟左右。

第二天:两个孩子拿着绘本《换弟弟》,默默地坐在一起,有少量交流,持续三分钟左右。

第三天:教师坐在那里阅读绘本《换弟弟》。过了一会儿,糖糖走了过来:“老师,你跟我看的是一样的,我喜欢小象,它喜欢喷水。”她边说边拿起一本翻到有小象喷水的那一页。教师也分享道:“我喜欢第30页,这一页里,妈妈、姐姐、弟弟相亲相爱在一起。”教师邀请糖糖再来看一遍,这时,阅读区其他5个孩子也走了过来,教师和他们一边看一边交流。

教师在投放绘本后,先是进行观察,然后通过拿起绘本,与孩子一起看书的隐形方式介入,提取绘本中孩子的兴趣点。当天阅读结束后,教师邀请在阅读区中的孩子们将他们认为书中有趣的动物、情境分享给同伴,教师观察到,孩子们在分享时表现得十分有兴趣,好奇心满满。此后,每日餐前故事分享时间,孩子们都主动要求分享绘本《换弟弟》的故事。

3.阶段思考

这一阶段,教师为孩子们投放绘本并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在阅读活动中,孩子们一直保持极大的好奇心,他们喜欢绘本中的动物,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阅读。教师则以陪伴者的身份介入,以绘本为载体,循序渐进地围绕幼儿需要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二)活动实施第二阶段

1.幼儿进行阅读区活动

当孩子们对绘本充满好奇时,他们就不会再像之前那样随便翻看两眼就放下,而是开始逐页翻看,阅读的时间也增长了。阅读时,也多了很多情感上的共鸣。看到“小猪”,他们会模仿猪发出咕噜噜的猪叫声,看到有趣的情境,他们也会放声哈哈大笑,同伴间的互动和交流也增多了。

在餐前故事分享时间,孩子们又一次主动提出要听教师给他们讲《换弟弟》的故事。教师在原有基础上准备了PPT,为孩子们提供了视觉上的支持,边分享故事边和孩子们共同欣赏绘本图画。当出现第六张图片时,孩子们产生了情感共鸣,开始七嘴八舌地宣泄情感:“我的弟弟也很讨厌”“妹妹总是抢我的玩具”“哥哥不跟我玩”“妈妈总是抱妹妹、不关心我”……

在周五涂鸦日志时间,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有趣的书”,教师发现,全班有23人记录了与绘本《换弟弟》相关的内容或画面。

2.阶段反思

教研会上,教师以集中研讨的形式,思考与分析了幼儿在绘本阅读中的行为表现。

(1)教师们分析:“刚开始,孩子们都说‘弟弟妹妹很可爱,从来不打架,现在他们又纷纷表示和卡洛琳娜一样,对弟弟妹妹有爱也有嫉妒。这会不会是孩子觉得相亲相爱才是对的,才是爸爸妈妈喜欢的表现,所以他们为了讨爸爸妈妈喜欢,压抑自己的情绪。”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是会存在不愉快情绪的,这也应该是被允许的。在阅读过程中,孩子和书中的角色产生共鸣,真实情感得以慢慢释放。

(2)在活动中,教师虽然心中有思考,有策略,但没有直接主导孩子学习,而是始终坚持观察为先,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鼓励他们以涂鸦日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也应通过孩子的“一百种语言”,捕捉到教育的契机。

(3)该绘本内容有趣而丰富,贴近日常生活,可以尝试投放到小班和大班,通过跟踪观察,挖掘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兴趣和需求,使他们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活动实施第三阶段

1.幼儿进行阅读区活动

随着阅读活动的深入,他们将家中有的、绘本中出现过的动物、玩具等带入娃娃家游戏中,模仿大象用奶瓶喝奶,模仿姐姐推婴儿车……他们还在建构区中,用积木搭建水池,有方形的、圆形的,还让大象坐在里面“喷水”。

看到孩子们兴趣盎然,教师又在阅读区陆续投放了图书资源库中其他相关的绘本,例如《妹妹是我的跟屁虫》等,同时也鼓励孩子将自己家中相关的绘本带来幼儿园与小伙伴们分享。

涵涵进入阅读区,发现增添了新书,她指着绘本《妹妹是我的跟屁虫》对扬扬说:“看,跟屁虫。”阳阳呵呵笑了,他翻开书和涵涵一起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说:“我学哥哥,你学妹妹,好不好?”“好!”然后阳阳学着书中的“哥哥”发脾气地大喊大叫,涵涵则学着“妹妹”的样子怪腔怪调地模仿“哥哥”说话,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创编了很多新的情节。

2.阶段反思

幼儿在不同的阶段,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兴趣点不同。这一阶段,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和兴趣点都有所加深,并在创造性游戏时,主动将绘本中的情节进行再现,通过建构、模仿、创新将绘本阅读推向深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在4—5岁幼儿的语言领域发展目标中也包括:“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能随着作品的展开产生喜悦、担忧等相应的情绪反应,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在绘本《换弟弟》的相关阅读活动中,教师通过研讨,结合幼儿生活中的变化,为幼儿投放了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绘本,并通过观察、引导,使幼儿的情绪情感得以释放。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绘本产生兴趣,能够反复看自己喜欢的绘本图书并与同伴进行分享,阅读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得到发展。活动中,教师以观察者、阅读者的身份介入,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激发幼儿进行有效探索、讨论、展示,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幼儿从绘本阅读中获得了审美价值和语言能力的提升。

(责任编辑:牛丽真)

猜你喜欢

妹妹绘本情感
我的妹妹不爱我
绘本
绘本
绘本
情感
台上
我的妹妹 等
带妹妹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