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2020-12-28范萍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1期
关键词:节奏训练小学音乐教学重要性

【摘 要】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配合适宜的节奏训练内容,能够保证学生在音乐方面具备较强的感知力与鉴赏力。但是需要教师注意的一点是,为了保证获得更好的节奏训练效果,教师还要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模式进行丰富与革新。可以配合使用的方法包括形象化教学、创造型教学、鉴赏型教学等。

【关键词】节奏训练;小学音乐教学;重要性

引言

节奏在音乐乐曲发生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氛围营造、段落分割作用,只要通过感知音乐节奏,小学生就可以对此乐曲的主题进行清晰界定,而良好的节奏律动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拥有更强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较扎实的音乐素养。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实践性教学方法的配置,让小学生以身临其境、忘我沉浸的方式对音乐节奏进行学习与训练。

1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属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采用适当的方法在音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训练,能够保证学生更为精确地感受到音乐乐曲中的韵律感,并对节奏的轻重缓急进行识别。但是,需要教师重视的一点是,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认知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对于音乐节奏这种较为抽象的概念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同时,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体验,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开展节奏训练时,配合不同的方法。例如配合场景教学、感官调动教学等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快地融入到音乐氛围之中,还可以对难以理解的音乐乐理知识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并利用自己的方法总结相关规律或基本原理,同时从节奏训练入手,开展小学音乐知识学习,能够保证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有效夯实。与此同时,节奏训练概念相对单一浅显,有助于学生从此入手,更迅速地掌握相关音乐乐理知识。

2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2.1形象化教学

为了让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开展得更为有效,学生可以课堂教学参与过程中学习到更多音乐乐理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形象化教学方式,让抽象的节奏训练过程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与此同时,配合情境教学方法,能够让音乐环境配合情境教学方法给学生营造出一个更好的音乐知识学习环境。例如,教师可以采用看图认识节奏的方式,借助多媒体教辅工具对相关图片或视频进行播放。如教师在实际节奏教学过程中想要让学生对节奏“叮叮当”、“咚咚锵”进行区别,就可以配合不同的乐器展示。但是,如果直接将实物乐器拿到教室中进行展示,对教师的个人音乐素养考验较大。所以,教师可直接依据实际需要采用多媒体教辅工具进行不同乐器展示的视频播放,这让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展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不同的乐器节奏演示,能够让学生发现其中细微的差别以及整体规律。教师还可以依据课程内容,采用音乐节奏图画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对音乐节奏进行深刻了解与认识。例如,教学活动配合的歌曲节奏是2/4拍的,学生可直接通过自身的感受以及理解进行绘画创作,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或是图形来对节奏的变化进行表达。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探究活动,并在总结的过程中有所发现。与此同时,这也能够让整个教学过程更为生动有趣,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

2.2创造性教学

创造性教学是指在日常音乐节奏训练过程中,适宜地结合一些故事元素,保证音乐教学的整体质量。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儿歌《小兔和狼》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此儿歌中的音乐氛围变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此首儿歌中的两种动物进行扮演,受惊的小兔子和凶猛的大灰狼。同时,学生需要依据音乐节奏的卡点做出不同的神态与动作。以音乐小故事的方式理解音乐,在氛围营造的过程中会通过哪些节奏变化对两种动物的特点进行展示。这种体验式的教学与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较强的身临其境感,同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跟随教师的指导学习相关乐理知识。同时,这种方式能够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无意注意发挥出更强大的价值,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2.3鉴赏型教学

鉴赏型教学是指通过音乐感知锻炼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音乐知识学习方法,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对音乐节奏拥有更敏感的知觉。同时,通过不同音乐类型的直观性鉴赏,能够让学生在比较中总结出规律与各种音乐类型所具备的相关特点。例如民歌、童谣、古典音乐、儿歌、流行音乐等不同的种类,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与特征,学生需要通过鉴赏的方式来对这些不同种类的音乐进行分析与鉴别。实际教学活动落实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音乐的节奏加入更多的形体表演,让学生调动更多的感官对音乐中的乐理知识和节奏知识进行有效学习。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流行音乐时,可以给班级中的学生布置编舞任务,让学生自主感受节奏,对流行音乐的整体氛围进行理解,并通过自己的肢体对其进行展现,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以及鉴赏能力。在鉴赏童谣或儿歌时,教师可以以合唱的方式让学生对某首童谣或儿歌进行深入学习,共同演唱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对这些不同音乐风格,相关特点进行有效区分,保证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在学生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得到提升。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童谣《两只小象》时,就可以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编舞,有的学生在编舞的过程中融入了更多模仿小象动作,还有的用服饰或是肢体来对想象的特征进行表达,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感受音乐的机会,与此同时,编舞的过程中反复听音乐并唱了这首歌,并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可充分发挥小学生无意注意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结语

音乐节奏训练教学活动的高水平开展,能够帮助教师以更加浅显高效的方式落實音乐教育,并获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也会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课堂学习,并跟随教师的指导,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配置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让音乐节奏训练可以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让小学生透过节奏这个窗口对丰富奇妙的音乐学科进行了解与知识学习。

参考文献:

[1]李丽佳.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性与方法探讨[J]. 北方音乐. 2020(03)

[2]娄靖鑫.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 北方音乐. 2020(05)

[3]王晶.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中的应用分析[J]. 北方音乐. 2019(14)

[4]吴梅霞.浅议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08)

作者简介:

范萍(1967年7月-),女,汉族,安徽省安庆市人,大专,安徽省安庆市高琦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育。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高琦小学)

猜你喜欢

节奏训练小学音乐教学重要性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分析
用流行音乐激活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