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扶贫的实践短板和路径探索

2020-12-28耿羽

台湾农业探索 2020年5期
关键词:内生动力精准扶贫

耿羽

摘 要:【目的/意义】通过分析精神扶贫的改进路径,为摆脱精神贫困,打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最后一公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运用实地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分析当前精神扶贫存在的问题及负面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结论】当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存在重物质扶贫、轻精神扶贫的问题。精神贫困不摆脱,物质扶贫不能长久,甚至会引发物质资源输入越多,基层矛盾越多的反效果。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摆脱精神贫困才能彻底斩断“穷根”。

关键词:精神扶贫;精神贫困;内生动力;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37-5617(2020)05-0035-05

Abstract: 【Objective/Meaning】By analyzing the improvement path of spiritual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paper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getting rid of spiritual poverty and opening up the “last mile” of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Methods/Procedures】By using the field survey method and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the current existing problems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spiritual poverty alleviation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Results/Conclusions】At present,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but there were also some existing problems of emphasizing the mate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rather than the spiritual poverty alleviation. If the people didnt get rid of the spiritual poverty, the mate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would not last for a long time, and it would even cause more conflicts in the grassroots governance. The poor people were not only the targe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but also the main body of overcoming poverty and achieving prosperity. Only by stimulating the endogenous motivation of the poor people and changing the “passive poverty alleviation” to “active poverty alleviation” could the people completely get rid of poverty.

Key words: spiritual poverty alleviation; spiritual poverty; endogenous power;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習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当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和决胜期,如何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摆脱精神贫困,补齐精神短板,避免“贫困循环”和“福利陷阱”,激励每位群众都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是打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最后一公里”的重点和难点。

人类学家刘易斯通过《五个家庭:墨西哥贫穷文化案例研究》《桑切斯的孩子们》等著作构建了贫困文化论,其认为贫穷不只是经济上的劣势或物质匮乏,还有文化要素的呈现[1]。贫穷文化是主流文化之外的一种亚文化,深受贫困文化影响的个体即便有改变机会也很难把握机会走出泥潭,贫困文化会在个体交往间不断相互强化,也会在世代间延展传递。

文化贫困和精神贫困可归为“志向失灵”,个体的志向缺乏体现为“无志”,决策偏差体现为“无为”,经营决策和奋斗努力的缺乏又会进一步导致个体志向停滞在低水平[2]。个体封闭的心理长期积淀后,就会形成落后的心态和固定的思维模式,进而形成贫困文化,如因循保守、听天由命的人生观和懒散怠惰、好逸恶劳的劳动观等[3]。文化贫困和精神贫困有着很强的累积效应和固化效应,往往让人们产生宿命不可改变只能被动接受的意识,从而形成了自我延续和自我强化的贫困链[4]。十八大以来,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成绩斐然,但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输血式扶贫呈现边际效益递减的现象[5],这些反常现象看似是经济资源的输入效率问题,实际是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精神贫困问题[6]。既有研究从哲学层面细致梳理了马克思反精神贫困理论[7],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扶贫的相关论述[8],从人的全面解放角度分析了贫困人口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问题[9]。在以上理论的指导下,学者们具体描述了精神贫困的表现,如动力不足、技能欠缺、依赖思想严重等[10],阐释了精神贫困在精准扶贫中引发的行动规范冲突和价值观念冲突[11],从脱贫意愿、脱贫能力和制度供给等方面分析了精神贫困的来源[12],指出精神扶贫需要与技术支持、心理关怀、队伍建设相结合[13],并具体列举了“脱贫光荣榜”“爱心超市”等改进措施[14]。学术界关于精神贫困与精神扶贫的既有研究给了我们颇多启示,但也存在较少论述精神贫困导致的治理困境以及提对策建议时常局限于教育扶贫、科技扶贫等问题。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实地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分析当前精神扶贫存在的问题和负面影响,探讨既有文献较少提及的移风易俗、治理内卷化等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1 当前扶贫领域存在的精神文化短板

当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存在重物质扶贫、轻精神扶贫的问题。脱贫攻坚千难万难,最难的是一些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精神贫困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当前扶贫领域的精神文化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不怕穷”

一些高山村的村民由于地处偏远,生产生活状态与现代经济和社会脱节,缺乏改变生活的勇气,缺乏脱贫致富的远见,客观上生活很拮据但主观上却故步自封未曾想过改变,拒绝各种外来新事物。对于政府易地搬迁至水土适宜的区域开展生产和生活的号召,他们犹豫不决,觉得环境过于陌生自己无法适应;对于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他们心生畏惧,觉得自己不可能学会新的生产技术;对于走出大山到城市里务工,他们止步不前,觉得城里人会欺负自己而且工厂企业管得太严束缚太多,总之这也怕、那也怕,但就是不怕穷。这些群众觉得当前生活确实困苦却又时常用阿Q精神安慰自己,认为现在的生活状态都是命里注定的,这么多年都已经熬过来了,每顿只要有一碗饭解决温饱,饿不死就行,他们有时也憧憬美好的新生活,但想到要进行改变和付出挑战,他们又回归鸵鸟心态,逃避现实甘于碌碌无为。长期与现代生产生活隔绝,不仅会造成物质生活的困窘和短缺,还会造成精神生活方面的人穷志短、消极无为、麻木顺从,最终丧失创造新生活的信心。

1.2 “等靠要”

有些贫困户总是扶不起,不是缺乏外在的助力,而是其本身缺乏勤劳奋斗的精神,缺乏自强不息的劲头,归根结底是“懒”。这些贫困户明明具有劳动能力,却整日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早上晒太阳,中午喝喝酒,晚上打打牌。“懒”的日常状态导致他们天天琢磨的不是如何借扶贫之势勤干苦干、成就自我,而是以“等靠要”心态向政府、向村委、向基层干部伸手,这个月刚领了补贴就想着下次什么时候领钱,昨天刚从村里领了小鸡、小羊今天就炖到了锅里解一时之馋,昨天刚发了种子、化肥今天就拿去换酒喝,吃完了、花完了又向干部要,他们觉得各种扶贫物资是“天上掉馅饼”,反正下次扶贫政策来了还会发各种各样的物资,他们觉得扶贫无关自己的事,是政府和干部要完成的任务,干部急我不急,干部动我不动,甚至想方设法通过吵闹和缠访等形式无理取闹地要求获得各种扶贫资源。

1.3 攀比风和陋习俗

若干乡村陈规陋俗冲抵了村民的收入增长,不少村民因此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致贫、返贫。如“人情债”问题,很多农村的人情往来存在名目繁多、铺张浪费、大操大办、比阔斗富等不良风气,“打工一年一万三,回家吃酒荷包干”,高频次和高额度的人情支出让村民不堪重负;如“天价彩礼”问题,动辄20万、30万的礼金让很多家庭不仅要掏空多年攒下来的积蓄,还要向亲朋好友借债甚至借民间高利贷,父母对于儿子娶媳妇就在办喜事时高兴一天,然后立刻陷入惨淡愁云,焦虑如何还债,“一门亲事掏空一个家庭”,最终因婚致贫、因婚返贫。又如在游神、普度等民间信仰活动中,很多村民基于攀比心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买供品、放鞭炮、请戏班、搭神台,由此产生四处借债、过度消费的问题。另外打牌赌博、薄养厚葬、封建迷信等异变的乡风都可能让村民致贫返贫。

1.4 读书无用论

在一些贫困乡村,“读书无用论”有抬头和蔓延的趋势,有的家长认为,如今上大学含金量不如以前高,学费还较贵,毕业后工作难找,浪费4年时间和金钱根本不划算,同时,他们也不想孩子去职业教育机构,认为大中专名声不好,又不像以前那样包分配,继而认为孩子只要像自己一样认识几个字、能算几个数就足够了,反正让孩子读书就是为了以后赚钱,与其埋头苦读不如让孩子早点学会做生意或打工赚钱来得实惠。不想对下一代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思想,造成子女受教育程度低,思想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素质低,子女就业机会减少或就业受限,甚至根本无法胜任工作。对文化教育的忽视不仅降低了贫困群众的脱贫能力,还会导致贫困代际传递。

2 精神貧困的负面影响

长期生活的窘迫导致精神萎靡、眼界狭窄及自信心不足,精神贫困是物质贫困的产物,同时又会进一步加剧物质贫困。精神贫困不摆脱,物质扶贫不能长久,甚至会引发越扶越贫的反效果。

2.1 福利陷阱

“福利陷阱”一词源于若干高福利国家的政策实践失误,即由于福利保障过于充分和易得,造成领取福利保障者工作动力不足,最终在整体社会中表现为福利的增长超过生产力的增长。当前扶贫领域,一些村民在评上贫困户后,表现出高度的依赖思想,将政府的帮扶措施解读为“免费发钱”,而且是“一辈子都享受照顾”,他们看到基层干部勤苦忙碌,却认为这是基层干部是在忙着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干部忙是为了自己的乌纱帽,而且他们打听到政府层层下达了扶贫攻坚硬任务,就更是认为扶贫是基层干部的分内之事,与自己无关,在家里坐着躺着等工作人员发放资源,坐吃山空之时还主动找各种理由向工作人员索取更多资源。有些村民非但自己不进取,还将应尽的家庭责任推给政府,如通过分家等形式将本该赡养的老人赶出家门,让老人被列入贫困户,推给政府去照顾。如此,扶贫不仅没有“帮穷”,还形成了“养懒”。

2.2 贫困循环

贫困循环一定程度上是由物质条件导致的,如越是生活在穷乡僻壤之中,生产生活环境越是恶劣,对接外界市场资源或政府资源的能力越是缺乏,结果是困顿的生活长期处于循环和恒定状态。扶贫政策实施后,村民本可以走出贫困怪圈,但由于消极和保守的心态,不敢有效地去利用扶贫政策红利,不愿尝试在更有利的条件下用劳动去换取更多的资源,结果越是裹足不前越是继续贫困。贫困循环不仅体现在个体自己身上,还体现在家庭代际之间,有的村民越是家庭贫困,越是不愿将家庭经济资源投入到下一代的人力资源提升中,盼望孩子早点工作补贴家用,孩子读书越少,专业技能越是不足,无法在市场中获取足够多的货币资源,同时也没有人生长期规划,在经济资源和生活应对能力都尚未准备充足之时就草草结婚生子,结果又在复制上一代的贫困悲剧。

2.3 治理内卷化

所谓治理内卷化,是指国家项目资源向乡村输入得越来越多,但乡村治理能力提升有限,甚至由于竞相争夺资源反而引发治理矛盾导致基层治理内耗空转[15]。某些贫困户未能充分认识政府的扶贫项目资源是对自己的帮助和扶持,认为这是自己应该享有的福利,不要白不要,到了应该脱贫摘帽的时候也守着贫困户的帽子不愿失去该身份,甚至还想得到更多,对于不能享受的福利也吵着要获取,威胁基层干部不实现自己的诉求就去告状说基层干部没有完成扶贫工作任务。这些好吃懒做不劳而获的贫苦户虽然是少数,但却带坏了基层治理风气,导致一些没评上贫苦户的村民羡慕嫉妒,他们天天缠着基层干部想要得到贫困户身份,评不上贫苦户就不配合村里的其它事务,甚至还到上级部门上访希望获取利益。基层干部不仅扶贫工作不能顺畅开展,而且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处理上述不合理、不合政策的诉求,乡村治理难以实现稳定有序。

3 推进精神扶贫工作的路径探索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激发贫困群众的主体性,从被动的“要我脱贫”转变为主动的“我要脱贫”,摆脱精神贫困才能彻底斩断穷根。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必须注重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的有机结合,不仅要让群众在经济层面奔小康,还要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贫困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既“富口袋”又“富脑袋”,才能真正“富万代”。

3.1 加强思想宣传,描绘美好生活蓝图

各级党委政府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讲;网站及“两微一端”解读;书籍资料发放;文化墙绘制;电影、戏曲、歌舞、小品各类文艺作品演出等形式,提升贫困群众对扶贫脱贫政策的知晓率和理解度。组织由扶贫工作人员和村组干部构成的宣讲队伍,通过走村入户以及到田间地头与群众促膝谈心,在知民情的基础上解民忧、暖民心,让群众进一步了解各项惠民政策,引导群众正确看待脱贫攻坚,促进群众知党恩、感党恩,去除听天由命、安于现状、自卑自弃、懒惰依赖等消极心理,激发贫困群众战胜贫困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和斗志。

3.2 营造舆论氛围,树立正确荣辱观

各村各部门在评优评选、资金扶持、模范推荐等工作中要向带头脱贫、愿意脱贫的贫困户倾斜,在乡村“熟人社会”中形成“劳动者荣,懒惰者耻”的舆论氛围。结合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创业模范家庭、脱贫攻坚示范户等评选,挖掘勤劳致富典型事例,通过宣传身边榜样,引导群众见贤思齐,明白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基层干部在制定脱贫计划时,要找贫困户耐心沟通交流,让贫困户根据自身情况努力思考自己的生产生活出路,对肯开动脑筋给自己把脉的贫困户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并在执行各扶贫项目时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公益岗位和安排以工代赈,让贫困户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货币报酬和精神激励,鼓励贫困群众越干越会干、越干越想干,通过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让一些群众从以前的比吃比喝争当贫困户转变到实干苦干争当脱贫户。

3.3 夯实基层党建,发挥党员引领示范作用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将基层党建工作融入脱贫攻坚全过程,让党建成为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的重要引擎,探索村“党支部+党员示范户”的引领模式,充分发挥农村党员能人在劳动致富和帮扶带动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帮助贫困户在物质层面寻找改进路径,更帮助贫困户在思想层面挖掘贫困来源和脱贫奋斗动力,逐渐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合力奔小康的新格局,实现组织完善、物质提升、精神激励多方同频共振。

3.4 结合易地搬迁,植入现代生活理念

借鉴福建赤溪村和柏洋村等既有移民搬迁造福工程的先进经验,改进深山老林和位置偏远地区落后粗糙的生产方式,推广健康合理的现代生活理念,宣传省力高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创造就业机会引导村民下山打工获取城市资源。将惠民便民文化设施建设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规划,合理选择地址并进行标准化、系统性建设,确保每个新建的集中生活区域都建有适合当地村民生活休闲的文化活动中心,推进信息建设和数字文化服务,推广“互联网+TV”的党媒扶贫模式,既为贫困山区提供产业信息支持,更让群众通过现代传播媒介更及时、全面地学习领会党的扶贫奔小康方针政策。

3.5 推进移风易俗,涵养文明乡风

坚持党员和干部示范带头,以关键少数带动多数群众,以清正党风政风带动良好社风民风。针对很多村民对民间陋习深恶痛绝却担心左邻右舍议论不敢为人先的矛盾心理,充分发挥民主议事会、宗族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与移风易俗相关的村规民约,将村民分散的个体意见整合为村庄的共同规范,并进一步树立村庄正向的舆论评价机制。将乡规民约的建立及其在移风易俗中的实际作用,纳入文明村镇的考评指标。发挥村民的主动性,通过村民自治树立新风,通过民主协商破除陋习,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族长、老教师、老知客等乡村文化精英的引导作用,通过“情、理、法”相结合的形式游说制止村民大操大办和铺张浪费,建议村民将节省出来的资金用于乡村中的医疗、教育、修路、修桥等公益事业。

3.6 发展乡村教育,提升人力资本

不斷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让农村孩子从有学上进阶为上好学。向乡村家长普及教育现代化理念,提高家长对培育孩子读书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知,引导家长树立家庭可持续发展和长期性发展的观念。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良好和畅通的沟通交流机制,以定期和不定期结合、学校集中开会和教师入户访谈结合的方式,及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随时关注贫困户家庭遇到的教育困难,辅助家长与孩子良好互动,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互为补充,相辅相成。补齐学前教育在贫困村的短板,着力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加大对贫困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开展订单式培训和组团培训,传授实用劳动技能,提升贫困地区贫困人群就业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奧斯卡·路易士. 桑切斯家的孩子们:一个墨西哥家庭的自传[M]. 胡欣谆译. 新北:左岸文化/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20:53-54.

[2]杭承政,胡鞍钢. “精神贫困”现象的实质是个体失灵——来自行为科学的视角[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8):97-103.

[3]王兆萍. 贫困文化结构探论[J]. 求索,2007(2):50-53.

[4]吴理财. 论贫困文化(上)[J]. 社会,2001(8):17-20.

[5]朱楷文,李晓广. 精神扶贫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J]. 中国国情国力,2019(11):29-32.

[6]赵书栋,李炳全. 精神扶贫:精准扶贫的内生性动力[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94.

[7]林陈桐,吴国清. 乡村振兴视角下精神扶贫: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研究——基于《资本论》的反贫困理论[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1):141-143.

[8]王怡,周晓唯. 习近平关于精神扶贫的相关论述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53-60.

[9]张志胜. 精准扶贫领域贫困农民主体性的缺失与重塑——基于精神扶贫视角[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72-81.

[10]曹艳春,侯万锋. 新时代精神扶贫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 甘肃社会科学,2018(6):177-182.

[11]贺海波. 贫困文化与精准扶贫的一种实践困境——基于贵州望谟集中连片贫困地區村寨的实证调查[J]. 社会科学,2018(1):75-88.

[12]刘浩然,胡象明. 精神扶贫的三个维度[J]. 人民论坛,2019(15):48-49.

[13]程肇基. 精神扶贫:一个亟待关注的精准扶贫新领域[J]. 江西社会科学,2016(11):210-216.

[14]张露露. 精准扶贫中的精神脱贫——“八星励志”的耀州实践模式[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9-77.

[15]贺雪峰. 论乡村治理内卷化——以河南省K镇调查为例[J]. 开放时代,2011(2):86-101.

猜你喜欢

内生动力精准扶贫
提升我国县域城镇化内生动力的对策建议
新常态下提升西安市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对策研究
外源式扶贫背景下农户脱贫的内在动力研究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哈尔滨市长宋希斌:深挖“内生动力”,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