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图表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2020-12-28楼春玲
楼春玲
在低年段的閱读教学中,教材辅助图画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随着年龄和学段的增长,以图像辅助学习的方式在教学中仍然能发挥很大的效用。唯一的区别在于,从简单的绘画过渡到了复杂的绘画,绘画的难度有所提高。那么,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图像化策略呢?
一、通过绘制图表,感知文章大意
在小学语文高年段的说明文学习中,老师可以让学生绘图感知文章的大意。说明文的语言讲究科学性、严谨性和重要性。它有着层次鲜明、条理清晰的特点。因此,情节图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特色。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的教学,文章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文章介绍了纳米和纳米技术的科普。整篇文章思路清晰,逻辑性很强。老师带领学生绘制了三级思维导图。第一级思维导图是“21世纪是纳米的世纪”。第二级思维导图是“纳米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应用”。第三级思维导图是“纳米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通过这三级思维导图,学生们可以轻松地概括文章的文意。文章主要告诉我们,“21世纪是纳米的世界并且介绍了纳米技术的概念,以及纳米技术在某些领域的应用。由此延伸,在不远的将来,纳米技术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有些概括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在感受文意方面比较欠缺。课堂又不能在概括大意方面停留过多的时间。因此,难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但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还能够在掌握文意的前提下锻炼自己的概括能力,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在《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两篇文章学习时,老师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二、通过绘制图表,揣摩文章情感
有不少语文老师在备课时喜欢使用表格图示。表格每一个模块划分的都非常清楚。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资源分析、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评价方案等等5个模块。绘制表格图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同样也具有非常大的帮助。老师可以提前设置好表格图,让同学们根据表格完成一篇文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填补表格中的全部空白。
文章中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都能够暗示人物心理感情。通过作者内心感情的变化,我们能够感受到整个事件的流动性和发展性,从而感受到文章的真实性。同时,对人物情感的分析也是一种常见的阅读题目。例如,《那个星期天》的学习。这篇文章重点刻画了“我”一天的心情历程。老师设置了一个表格,同学们需要根据表格当中的内容揣测“我”的心理,然后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具体的表格内容如:
这几个语段都是文章中的精彩语段,需要重点分析。而且也形象地再现了小男孩当时不同的心情。同学们明白,小男孩从“满怀希望”到“兴奋雀跃”“焦急”,然后“耐心等待”,最终“彻底绝望”。
三、通过绘制图表,学会对比分析
对于同一单元的不同文章,或者是对于同一类型的不同文章,学完之后都可以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这些文章在写法上的不同,找出我们可以借鉴和模仿的部分学习。表格图非常适合对比分析这种活动。语文老师可以借机开展。
比如,学完《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后,老师开展了一个对比交流活动。老师给出了一个表格让同学们去探讨。
两篇文章在表达感情上有一些相同点。第一,都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方式。在写景的时候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从而,情感表达得非常自然,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真实感。第二,作者都运用了非常多的心理描写,直接向读者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情。在文章中都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不同点在于,《匆匆》这篇文章刻画了很多具体的现象。比如“燕子的来去”“桃花的开落”和“太阳的西移”,使用不同的物体表达时光匆匆流逝的无奈。而《那个星期天》则是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有语言、动作、环境和心理,主要刻画母亲的忙碌。通过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来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不同。同学们把以上答案整理概括之后就可以填到表格里面。有的同学特意地学习了这两篇文章的心理描写,在写作中也有具体的应用。
虽然图像化策略虽然听起来比较学术、高端,但却是一种非常实际有效的策略。在语文教学的运用中也非常简单,适合被广大语文老师运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图像化策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有益处,作用效果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