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让化学教学更精彩

2020-12-28李鑫鑫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微课课堂

李鑫鑫

【摘  要】  微课,已经普及整个教育行业,也在初中化学课堂开始普及,如何利用微课,将化学课堂变得更生动、有趣、智能、高效成为一项新课题。

【关键词】  微课;初中化学;课堂

微课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新课改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具有时间短、内容少、资源情境化和主题突出等特点,现已广泛运用至教育领域。化学是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基本学科,教师需紧跟时代脚步积极引入微课,把化学知识变得形象化,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认识到化学知识的趣味性,使其全身心地参与到化学探索中,同时突破时空限制,让化学教学更精彩。

一、采用微课预习新知,促进学生探索

化学是初中教育体系中的一门新学科,在九年级才开设,而且知识点抽象难懂、繁多复杂,很多知识与原理都要借助实验来验证,面临着课时与教具不足的问题。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采用微课的方式指导学生预习新知识,事先围绕教学内容搜集和整理信息,精心制作微课视频,共享给他们,有效利用其课前的碎片化时间自主观看,了解即将学习的新课内容,而且在微课辅助下学生将会主动接受新知识,确保他们的预习成效。

例如,在进行“水的组成”教学时,教师需事先分析学情:学生知道水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物质,对水的物理性质有所认识,在组成方面,知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他们还了解到化学反应微观实质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成分子。再搜集资料精心制作微课视频,以氢气燃烧与电解水两个实验为主,配合文字注释实验过程、现象和原理,搭配以下问题:氢气燃烧时生成什么新物质?发生什么变化?是否有水滴生成?电解水实验中两极分别得到什么气体?如何检验?等;介绍识别氧化物的方法,及怎么区分单质与化合物。制作好微课视频后共享给学生,使其利用公共设备或自有设备预习,对照课本内容标出难点和困惑,鼓励他们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和交流,把不解之处记录下来,如:根据点燃氢气的实验推断水的组成,通过电解水实验推理水的组成,及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等,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上述案例,教师结合学生固有知识设计微课视频,使其主动预习新知识,且能够反复、直观地观察实验过程与现象,自由讨论问题和分享答案,让他们在课堂上有侧重点地听讲。

二、利用微课优化课堂,帮助理解知识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教师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或操作实验,学生只是被动听讲,课堂氛围显得沉闷,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一般,吸收效果有待提升。初中化学教师可利用微课优化课堂形式,将一些抽象知识或疑难点制作成微课形式,搭配图片、动画、视频等呈现出来,为课堂注入更多活力与趣味性元素,强烈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官,并降低知识的学习难度,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辅助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比如,在展开“原子的结构”教学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微课视频中的水分解动态示意图,语音和文字同步介绍: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提问:原子还能够再分吗?利用动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使其踊跃发表个人观点,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在微课中呈现科学家道尔顿、汤姆森与卢瑟福在原子结构方面的贡献,通过科学事例焕发学生的探索意识,然后宏观展示几种原子的内部结构,设置以下问题:原子由哪两部分构成?原子核由什么构成?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质量怎样?不同种类的原子之间有什么区别?同一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吗?使其结合教材表格观察、分析和思考,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以竞赛式学习总结信息,探究原子的内部结构。

如此,教师充分借助微课的优势,把抽象、微观的化学知识变得形象和宏观,易于学生理解原子的构成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

三、应用微课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由于微课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把学生的课余时间充分运用起来,而且传播形式多样,通过网络在电脑或手机等设备上共享,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围绕教学目标与知识内容精心制作一系列微课视频,当学生经过课前预习与课中学习两个阶段后,已经大概掌握所学内容,不过复习环节同样重要,教师也可把微课应用到课后复习环节,要求他们利用各自的闲暇时间自主观看,通过再次梳理巩固掌握所学知识。

在实施“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时,本课题主要知识点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重点是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操作实验,让他们能用实验定量来研究化学问题。在复习环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闲暇之余观看课前预习与课中学习两个环节的微课视频,使其根据个人知识掌握情况有选择性地观看,整理本课题的知识要点。同时,教师可以专门设计一个复习视频,除重新梳理知识点之外,可加入一些习题,如: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共重20克,点燃后充分燃烧生成9克水,那么原混合气体中氢气的质量是多大?已知在A+B=C+D反应中,生成物C与D质量比为1:3,如果反应物A与B在反应中共耗2.4克,那么生成物C是多少克?12克镁和16克氧气充分反應可生成28克氧化镁,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如果不正确,加以改正。

这样教师把各类微课视频应用至课后复习环节,而且整个复习过程显得有趣又高效,学生通过梳理知识,不仅显得一目了然,还能帮助他们巩固自己的薄弱之处,深化掌握知识。

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运用微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教学的有效补充,能满足师生双方的共同需要,教师需将微课贯彻至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全方位指导学生高效学习化学知识,提升课堂的精彩程度。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微课课堂
欢乐的课堂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