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基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12-28许镇平
许镇平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整个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电力方面的基建工程在建或者准备建设的项目上万项,但是在电力基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我国电力建设效率,也使我国在电力基础配套上面出现了滞后的现状。因此电力基建企业在进行建设的同时需要对电力基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系列的优化,提升电力基建的施工效率。
关键词:电力工程 基建工程 施工管理 质量管理 问题以及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0(b)-0065-03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Whole Society for the demand for electricity is also increasing.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 power, there are tens of thousands of projects under construction or to be built,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The existence of these problems has greatly reduced the efficiency of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and also causes our country in the electric power foundation to form a complete set above to have the lag present situation. Therefore, electric power infrastructure enterprises need to carry out a series of optimization during construc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Key Words: Power engineering;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analysis
作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电力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所有国家以及人民都无法或缺的一项东西。电力保障成为了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作为电力保障的基础电力基建工程一定要做到保质保量并且符合国家要求。但是在很多的电力基建企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并不能保障质量,而且在一些企业的施工过程中还出现了“糊弄”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威胁了我国电力保障体系。
1 存在问题
1.1 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安全一直是我们强调的安全问题,在电力基建施工的过程中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大问题。
(1)人员管理混乱。目前很多电力基建工程都是采用承包的方式进行建设的,工程的每一部分都是由其他的承包商进行建设或者安装,这就造成了人员管理的混乱[1]。作为主要的施工人员,在建设过程中管理都是混乱的,除了降低建设的效率之外还有可能造成错误建设。
(2)技术力量不够。一些承包商的技术力量不是很充足,在建设或者安装的时候只是按图索骥,并不能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辨别然后加以解决,这种情况很有可能会让这项基建工程报废,或者使用寿命减少以及出现其他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1.2 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质量是一项工程最为重要的方面,目前我国电力基建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进入21世纪之后国家就一直在大力建设“标准化”“制度化”。而电力作为一个危险性相当大的行业,对于质量的要求自然也就相当高。当前我国的很多电力基建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不是很健全,主要体现在对于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数据以及各项材料的运用方面[2]。还有就是虽然一些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得很完善,但是却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进行检测和监督的人员敷衍了事或者和施工单位有一些其他的交易等。惩罚措施不到位这也是质量管理制度缺失的重要一点,“乱世用重典”这虽然在施工过程中不太适用,但是强力的惩罚措施对于很多人员都是一种震慑。
(2)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电力基建工程是一个技术性比较强的基建工程,因此对于施工人员的素质也有了相关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再加上他们缺乏进取心,不会自学,因此很多人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全部凭借的是经验[3]。甚至一些极个别的建设企业施工人员采用的是农民工,这就导致了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这些施工人员是没有办法立即发现并且进行纠正,从而导致该项工程有安全隐患。这不仅增加了施工企业的负担,而且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3)施工的方法不恰当。施工工艺的确定在工程建设中是相当重要的,电力基建的特殊性就表明了其施工的工艺与其他的工程建设工艺有所不同。如果出现工艺问题,那么整个工程就有可能进行返工,这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
2 解决对策
2.1 现场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1 加大对于施工管理的标准化建设
在电力基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对现场人员的制度化管理,也要对施工的承包单位进行标准化的管理。现场人员的制度化管理就需要管理人员深入工程一线建立相当完善的施工标准以及验收标准,一些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直接当场解决,提高建设的效率。
对于施工的承包单位标准化管理,这需要出台相关的资格企业验证机制,并且承包企业选择过程中对于该企业的技术人员实力进行详细的了解,确保该承包企业在项目的建设上面有足够的技术力量进行建设。
2.1.2 加大对施工流程的优化
電力基建工程的施工流程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标准化的阶段,但是这其中还是有很多可以优化的地方。比如说在建设的时候对图纸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这样技术人员在查看图纸的时候对于一些地方的标注就不会有遗失的风险,而且规范化管理的图纸更有助于多个部分的技术人员与设计人员的交流。
施工材料是一个工程建设的基础,施工材料的标准化使用管理会大大的提高一个工程的建设效率。并且标准化的管理也让技术人员对于材料的检测变得方便,如果出现材料不符合规格的情况也可以进行最快速度的更换,避免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材料问题而导致工程停滞的问题[4]。
现场施工管理是一项工程中最困难的部分,毕竟电力基建工程的建设是多个承包公司分别进行的,人员的流动性相当的大,这就需要现场的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进行实地操作,针对当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然后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提高施工的效率。当然在施工之前技术人员以及设计人员可以提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分配,并且提前确定工程建设时所需要的工艺以及方案,明确施工小组或者施工队伍的责任。
2.2 质量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制度化的建设,当所有的制度被建设起来并且完整地贯彻下去,那么质量问题将不会是一个问题。
2.2.1 提升电力基建企业的质量意识
正所谓上行下效,当基建企业的领导对这方面关注的时候,那么下面的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也会对这件事情重视起来,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质量意识就会慢慢地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脑中进而形成一种习惯。还可以在现场粘贴关于质量管理的标语,比如“电力工程,质量为先”“做一个让老百姓放心的好工程”等,利用这种使命感以及责任感,唤醒施工人员对于质量的重视[5]。
2.2.2 定期组织学习活动
现场的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质量管理的学习,通过学习以及考试的方式让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对于质量问题重视起来,并且贯彻到真正的实践中来。
2.2.3 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电力基建企业可以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评级,通过技术性工资的方式逼迫施工人员进行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并且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需要提高技术标准,增加公司施工队伍的整体的技术水平,随着整个队伍的技术水平提升,那么整个工程的质量也就会有保障[6]。
2.2.4 加强交流以及验收工作
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需要对建设的内容进行交流确保建设的图纸正确,施工人员需要明确自己的建设内容以及相关责任,在建设完成之后验收人员需要负责任地完成工程的验收,再由技术人员交给下一个建设部门。
3 结语
中国是电力第一生产大国,也是第一使用大国。并且每年的电力需求量在迅速的增加,这也代表着电力基建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作为电力基建企业,不仅要保障建设的时间以及效率,还需要保证整个建设项目的质量,确保建设项目的保质保量完成,为我国庞大的电力需求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常建磊.电力基建工程质量管理的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创兴导报,2016,13(31):111-112.
[2] 刘小晨,陆国智.电力基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问题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40.
[3] 张新勋.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1):250.
[4] 李志贤.浅谈电力基建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14):1.
[5] 平云海.配网工程基建项目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建筑与装饰,2019(4):70.
[6] 郭涛.浅谈电力企业小型基建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分析[J].科研,2016(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