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12-28董兴斌
董兴斌
【摘要】农村小规模学校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属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需充分考虑地区实际情况编制完善的标准对策,以加快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规模学校 发展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8-0003-02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相关概述
1.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内涵
农村小规模学校普遍处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主要是为了满足区域内学生的入学需求而成立的学校。农村学校普遍具备学生少、规模小、教师少等多个特征,且学校规模也不确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存在,地区不一样,入学学生人数也不一样。农村小规模学校多处于偏远农村区域、山区等,服务半径极为有限,存在复式班级,表现出碎片化的分布。
2.城市化发展对农村教育产生影响
城市化是指以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为中心,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城市规模扩大,属于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标志。我国的城乡结合部普遍存在,农村的卫生、教育、社会保障以及文化等均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到2018年底,城市人口达到了8.314亿人,比上一年上升了1790万人,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带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且农村地区也深受农村务工人员的影响,农村的社会、文化以及经济等方面均具备城镇化特征。在入城打工的带动下,农村居民的收入显著增加,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农村人口流失明显,公共设施、公共交通等的建设不足,严重影响农村教育的发展。
城市化发展需重视农村的现代化发展,且农村能够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在城市化发展中,需同样重视农村的发展,不能牺牲或者是放弃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以支持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
学校教育是在人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口密度严重影响学校的规模,人口数量会影响学校班级数量与学校数量,对农村学校教育产生不良影响。近几年,受到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农村流动人口大,儿童数量明显减少,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得出的数据是年龄低于14周岁的流动人口就已高达2749万人,大部分属于随迁子女。农村儿童的出生人口数量明显降低,再加上随迁子女数量的大幅度上升,导致农村生源大幅度减少,也就导致学校规模的缩减,农村小规模学校较为普遍。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1.岗位吸引力不足,师资流失严重
当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开放,老师来去自由,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岗位吸引力不足,无法保持农村小规模学校老师的稳定性。在小学资源分配过程中,办学条件、教育支出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被动性。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日常经营过程中,需要从政策、监管等方面入手,以有效保障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与教育投入。但是老师又和其他的教学资源存在很大的区别,老师具备主观能动性。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学校环境以及老师岗位等多种因素构建成了岗位吸引力,农村小规模学校中的老师的流动性较大,向着城市学校转移,这也就导致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力量匮乏,严重影响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正常运转。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老师以代课老师为主,主要是通过政府组织、学校或者是老师个人进行聘请的。其中:(1)政府组织聘请:政府组织为了有效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中师资缺乏的问题,通过招考方式选聘代课老师,但是由于工资福利低,因而师资流失严重;(2)学校选聘:学校选聘主要是因为农村学校的老师在学科结构与年龄结构等方面存在着问题,选聘的老师的工资也低于政府组织选聘的,无固定选聘时间与书面合同,工作不稳,影响选聘老师工作积极性的同时,还导致老师的流失严重;(3)老师个人选聘:部分老师由于生病、下海经商等因素的影响,为了保留自己的教师编制,会自行聘请临时老师来代课,工资也直接有老师个人进行支付,且是学校默认的,学校也帮助老师进行隐瞒,以防这种情况被揭露。
2.规模效益低,教育资源匮乏
在我国传统的小学学校经营过程中,教育资源的分配是依据在校学生的数量进行配置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由于规模较小,能够分配给它的教育资源是少之又少。而农村小規模学校日常运转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教育都匮乏,办学条件倒是相差无几。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资源匮乏并不是体现在办学条件、办学经费等方面,而是师资力量的缺乏上,师资利用效率不高。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经费主要是由财政拨款承担的,其次是学生交的借读、校车、托管以及餐宿等的费用,但是由于小学阶段为义务教育,再加上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特殊性,不存在交费用一说,因此,农村小规模学校经费主要依赖财政拨款与社会捐助。目前,我国的财政拨款通过生均定额的方式进行,以学生数量为基础,不同的地区划拨不同的经费。虽然近几年,我国的经费标准不断提高,但是远远不够农村小规模学校运行的需要,部分学校还存在上报信息还失真,大致经费划拨不合理、不科学。部分地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还存在经费被截留的情况,导致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运转情况更加恶化,丧失竞争优势。
3.生源缺乏
由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在日常竞争与经营过程中,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与城市学校相比较而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社会地位低,经济地位也不高,学生素质也不高,严重影响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质量。再加上城乡教育发展失衡,如果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允许,都会将孩子送到城市学校就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经过大量实践发现,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入读的学生普遍是家庭经济不良的,学校竞争力明显不足。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对策
1.明确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地位
目前,农村小规模学校仍是我国不可或缺的一种学校类型,能够为农村适龄儿童提供入学机会,以保障教育的公平性,大大提高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以有效减少儿童的辍学率。现阶段,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主要集中在优质教育与教育水平等方面,农村儿童也期望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但是会增加教育成本,这些成本费用又不是农村家庭能够负担的。农村小规模学校能够有效弥补上述不足,给予农村儿童的低成本的优质教育,能够保持办学类型的多样化。规模不同、年级不同、地区不同的学校构建成完善的生态群,在该生态群中开展学习与竞争等多种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发展。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存在,能够为农村家长与农村适龄儿童提供多种选择,努力为学生营造亲密、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农村小规模学校并不是能够消除的,主要是因为土地具备无可比拟的價值,仍有部分人喜欢乡村生活,选择归田生活,因此,农村小规模学校仍有其存在的意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村村有学校,但是随着农村儿童数量的减少,农村学校的生源明显减少,农村学校出现合校的情况,农村学校的格局被改变。农村小规模学校虽然规模较小,但是对于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是不能被替代的,能够有效保障农村地区的稳定性与完整性,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有利于帮助农村儿童融入社会、了解世界、增长文化知识。
2.完善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布局
当前,我国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普遍以撤并型学校、过渡型学校以及必要型学校等类型存在,其中:(1)撤并型学校:则是指生源少、教学质量差、教育质量提升空间不足,同时附近学校可接收;(2)过渡型学校:普遍存在生源少、评价差以及教育质量不良等问题,邻近学校无法同时接受诸多学生;(3)必要型学校:主要是由学生年龄、学校质量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决定的,是满足农村儿童需求的需要。首先,地处偏远、覆盖范围广、地势复杂等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存在是十分有必要的,以有效保障农村儿童的安全;其次是具备办学特色、教学质量良好以及文化符号标志,已获得社会认可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可保留,以增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竞争力;第三,年龄小的儿童数量多,无法跨学校入学、寄宿或者是乘坐校车入学,该区域中的学校需保留,以保障低龄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还能够保证家长获取正常的收入。
需从教育、文化、社会以及经济等方面评估农村小规模学校存在的价值,同时,学生人数、校际距离、交通条件以及人口变迁等因素也需纳入思考的范畴。决定需公示给家长、地区居民了解,以寻求利益均衡性,获得农村居民的认可。农村小规模学校需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发展政策,做好食宿保障、学生分流等,以加快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
3.实施导向型资源配置
在农村小规模学校运行的过程中,需编制科学的教师编制标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计算老师的数量,以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行。农村小规模学校中的老师数量的计算方法较为复杂,涉及到复式班级的问题,同时还需考虑课程种类与教学质量等的问题。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中,低年级班级最少需要3名老师才能保证班级正常运行,分别是美术老师、体育老师以及普通老师等,在考虑老师数量的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质量。当前我国实施教师资格证,只有拿证在手方能当老师教学。政府需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岗位实施工资+津贴+岗位补贴+职称补贴等多元化的工资制度,为老师配备必要的电脑、网络等,以保证老师生活的正常进行,同时增加岗位的吸引力,以有效避免流失严重的情况。同时,学校还可在当地招聘老师,以保证老师的稳定性,同时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中存在多种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以完善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状况,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忠平,秦玉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建设困境与治理思路[J].教师教育研究,2015(06):34-38+33.
[2]卢同庆,范先佐.农村小规模学校自主发展策略研究——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06):33-37.
[3]吴欣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小规模学校“撤点并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6.
[4]张旭.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成效与困境——基于全国1032名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调查[J].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2):85-92.
[5]王路芳,张旭.“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基于对46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调查[J]. 上海教育科研,2015(07):10-14.
[6]赵丹,陈遇春,赵阔.优质均衡视角下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困境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2):157-167.
[7]赵丹,范先佐,郭清扬.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基于集群发展视角[J].教育研究,2019(03):90-98.
[8]虎金峰,王安全.乡村小规模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08):83-87.
[9]单丽卿.“因改善而消亡”:标准化建设与农村小规模学校生存困境——基于县域义务教育均衡政策的实践案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33-42.
[10]曾新,高臻一.赋权与赋能: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之路——基于中西部6省12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情况的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1):17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