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旅游酒店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究
2020-12-28周琳
周琳
摘 要:中职学校是培养具有理论和实践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导向教学法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用探索,中职教师要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岗位的胜任能力和适应能力。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简要阐述了以就业为导向在中职旅游酒店专业开展的必要性,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优化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培养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旅游酒店业需要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就业导向 中职教学 旅游酒店 创新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旅游酒店专业教学概况
中职旅游酒店专业为旅游业发展源源不断的提供大批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力资源。中职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的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是衡量中职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导向教学法源于德国双元制教学法,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中。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旅游酒店专业模式与以传统教学模式不同,需要遵循实践性原则、适用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多样性原则。改革创新要求中职学校需要重塑教学目标,重视实践教学,科学安排专业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积极开展岗位实践;教学设置中要以学生为本,应秉持多样性原则注重适用性,充分考虑中职学生在学习习惯上和接受能力上的差别;课程要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与时代接轨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模式;课程改革要具有前瞻和发展眼光,与时俱进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职业学习场景,启发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分析、反思,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不断提升毕业生职业素养。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旅游酒店专业教学模式概况和存在问题
(一)对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旅游酒店教学模式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中职旅游酒店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各中职学校对就业导向教学模式重视程度不高,在资金、师资、软件、硬件资源配置匮乏,教学场地和设备难以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二)就业导向与旅游酒店课程结合不足,实践教学占比小
中职教学中存在重知识轻技能现象,在课程设置上理论课与实践课程结构比例不科学,实践实训面单一,导致中职毕业生动手能力、适应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现行教材内容陈旧,信息化、数据应用平台知识更新速度缓慢,与旅游、酒店业实际管理情况相脱节,学生难以熟练掌握运用现代化管理软件。
(三)教师实践经验欠缺
部分中职老师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大部分教师的经验和精力都集中在理论知识的研究上,不了解酒店运营体系,对经营中的实际问题知之甚少,难以给予学生专业性、实用性的指导,导致学生难以解决面临的实际工作问题。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旅游酒店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一)树立以就業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中职旅游酒店专业培养的是工作在旅游酒店一线的初级管理者和服务人员,将就业导向贯穿于中职教学全过程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中职学校要树立就业导向教学理念,优化学校内部资源配置,加大硬件、软件资源配置,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形成管理合力助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校企结合,采取订单培养模式以企业要求为目标改进教学内容,以岗位实际要求为依据做好学科建设,缩短学校学习与就业工作中的适应过程。
(二)强化实践教学,优化教学模式
中职教学中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创设职场体验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岗位要求,标准示范、细致讲解,促进专业理论知识和岗位实际技能协调发展;教师以长远性、前瞻性的视角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职业理想,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增强学生服务意识,培养良好职业态度和习惯,爱岗敬业;学校要结合地区、专业发展情况,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针对学生差异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给予学生细致、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辅导;活化教学模式,采取任务驱动、小组协作、翻转课堂、技能竞赛等模式提升学生教学参与度;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了解国际国内先进的酒店管理模式和规范化服务;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改变传统单一的卷面理论考核评价,依托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多方优势鼓励学生创新创业,适当加重实践技能评价分值,科学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三)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培训模式
中职学校要提高教师职业素养,鼓励教师自主学习专业知识、提升授课技能,为教师提供进修和培养机会;建设双师培训模式,采取校内教师和企业师傅“双指导”模式将中职学生学习和就业有效结合,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的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增强就业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推进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旅游酒店专业教学模式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中职学校要明确就业为导向的重要性,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实现中职旅游酒店专业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蔡樱.浅谈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课内外,2019(21).
[2]盆琼.浅谈酒店管理专业中职的就业问题[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