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敦煌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中草庐形象

2020-12-28侯桂萌

锦绣·中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文殊五台山禅宗

摘要:《五台山图》所描绘的当时五台山地区的社会生活栩栩如生,是五代时期历史的真实反映,其中的很多细节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如“灵口之店”旁画的“杠子压面图”,反映出当时山西地区面食的风行。南楚派遣的“湖南送供使”、来自朝鲜半岛地区的高丽送供使、新罗送供使等都在同一个空间场域出现,展示了晚唐五代以来五台山信仰在沿途各地以及域外地区的兴盛与繁荣。画面中,从河北镇定与山西太原去往五台山朝圣的路途中,除了城镇与寺庙建筑,还频频出现草庐的形象。

关键词:五台山;草庐形象

在“敦煌壁画艺术精品走进高校公益巡展——走进山西大学”的展览中有许多精美而具有代表性的敦煌壁画展出,其中的《五台山图》就引起了我的兴趣,它不仅是一幅宗教宣传图,还是五台山古代建筑图、古代交通图、古代山水人物图,具有很高的社会历史价值。本文试图探究画面中草庐形象的出现与五台山图以及文殊信仰之间的关联,并说明原因。

一、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历史概述

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的出现是曹元忠时期文殊信仰达到鼎盛的标志。五台山为太行之一脉,主要位于今山西省东北部的五台与繁時二县境内,绵延五百余里。相传在佛教尚未传入中土之前的西晋永嘉三年(公元309年)便有百余家居住于此,与世隔绝。北魏时期佛教传入五台山地区,隋唐之后,此地逐渐成为佛教圣地,与九华、峨眉、普院并成为佛教四大名山。据佛教经典记载,五台山唐代开始成为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的五台对应文殊菩萨所具有的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五种智慧。

五台山图按位置分布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画面上首绘制的是佛经故事中众菩萨赴会乘祥云化现五台山上空的场景。左边居首位的是普贤菩萨与毗沙门天王,右侧则以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在前,四位菩萨身后分别呈现“云现苦萨千ー百五十会”、“阿罗汉一百二十五人会”、“云现罗汉百五十俱”、“菩萨千ー百五十现”等经变故事。第二部分,画面中间绘制五台山五台自然地貌和佛寺建筑,间有灵异化现情节的穿插描绘。富有代表性的文殊化现形象“狮子云中化现”、“金桥现”、“佛头云中现”“灵鸟现”、“大力金刚现”等都有呈现;画面中还呈现了许多带有故事情节性的文殊圣迹。第三部分是位于画面下部的五台山朝圣所需经过沿途城镇的自然风貌与社会生活状况描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图直观真实的再现了历史上重要的五台山巡礼活动。许多不同历史时期的自然风貌、人文遗迹、历史事件融江交织于同一画面,蔚为大观。

二、五台山图中草庐建筑的历史渊源

萧默先生在《敦煌建筑研究》一书中对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各种建筑类型作了总结,其中就有一种“草庵”,萧先生描述如下:“北朝已画有僧人山野禅居用的草庵,以后各代都有……壁画的草庵都是圆形草屋,形状都差不多,作圆穹项,开圆券门,内仅容一人栖止;圆宮以草覆,顶用草束扎成凸出的形状。”这里的“草庵”形象(“圆形草屋”、“作圆穹顶,开圆券门”、“顶用草東”),即所谓“圆庐”。在敦煌莫高窟中还有其他类似的圆庐形象,如西魏大统四年至五年(538-539年)开凿的第285窟壁画中,绘有禅定比丘的图像,僧人进行禅修的场所,正是一个个圆形草庐。对这一形象,有学者这样描述“壁画中禅修的草庐置于山林间,飞禽走兽在山林间奔驰、跳跃、嚎叫、捕杀等为生存而争斗的残酷环境,丝毫没有影响裏衣端坐在草庐中禅修的僧人。他们闭目沉思,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进入忘我的境界。”从中可以清晰看到,这种圆庐是与僧人的禅修活动密切相关的。早期中国佛教中的圆庐形象,还广泛存在于“睒子本生图”(或称“睒子经变”)的石窟壁画与雕刻中,这在克孜尔石窟、云冈石窟、敦煌石窟中都有出现,描绘睒子及其盲父母在山中修行的场所。

尽管绘画或雕刻的方式各有差异,但圆庐始终出现,形象是非常一致的。从而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早期佛教的艺术形象中,圆庐已然是一种类型化的建筑方式,与作为禅居场所的功能内涵密切相关。大量的实例与研究表明,这种圆庐形象更应当来自西域及印度的直接影响。日本学者须藤弘敏通过对敦煌莫高窟第285窟壁画中的禅定比丘图像的研究指出:“这种山中或草庐中坐禅修行的比丘图像,还见于中亚至日本辽阔地城的佛教艺术品中”,可知草庐修行并非中国本土独有。东山健吾《敦煌石窟本生故事画的形式一以睒子本生图为中心》一文,更通过对大量睒子本生图形式的研究,指出中国石窟中的睒子本生图,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受到印度犍陀罗的直接影响而非本土产生。从图中可以看到,在草庐中除了有僧人进行修行外,还有普通士人模样的在虔诚的进行禅修,这说明了在这一时期圆庐不再是僧侣的专属场地,一些在家修行的居士、信仰佛教的普通民众也可以参与进来了。

三、圆庐形象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宗教环境的联系

文殊菩萨“现五台者,为应震旦之机,欲令归心有在耳”,强调“教启般若华严,行归禅宗净土”。初期大乘经中有关文殊的本生本事典故,皆被列為宗门禅话而广为流传。如“文殊过夏”、“文殊白椎”、“文殊仗剑逼如来”等公案,盛传于天下禅林。《文殊摩诃般若经》云:“法界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此一行三昧,五祖弘忍极为推崇。文殊激扬酬唱的一乘性宗之不共般若法,对宗门影响极大。举扬禅法宗风者,兼弘不共般若以荡相遣执,亦可说中国禅者以举扬般若禅为主流。自唐圭峰宗密倡“禅教合一”"以来,宗门禅德教启华严兼般若。又以华严会上普贤菩萨以“十大行愿”导归极乐为末后一著故,弘扬华严者悉皆指归弥陀净土。是故文殊及文殊法门攸关禅、浄二门,大凡受五台山文殊菩萨点化者,不论教弘何宗,而行归禅宗净土。“文殊及文殊法门攸关禅、浄二门,大凡受五台山文殊菩萨点化者,不论教弘何宗,而行归禅宗净土。”则说明唐以后至五代时期,各个佛教宗派之间出现了合并融合的趋势,禅宗相对于其他宗,发展相对强大,作为与华严宗密切联系的文殊信仰这时也与禅宗相靠拢。而坐禅修行是禅宗修行的诸多方式之一,在五台山图中频频出现,也是因为禅宗与文殊信仰之间关系日益密切的原因。

参考文献

[1]赵声良.莫高窟第61窟炽盛光佛图[J]. 西域研究,1993(4):61-65.

[2]党燕妮. 晚唐五代宋初敦煌民间佛教信仰研究[D].兰州大学,2009.

作者简介:侯桂萌,女,汉族,籍贯:山东滕州人,山西大学美术学院,20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美术学专业,美术史论方向

猜你喜欢

文殊五台山禅宗
五台山佛光寺古松
灵 山
印度帕拉时期的文殊菩萨造像
五台山掠影
五台山佛光寺古松
五台山晓望
落叶禅
佛教禅宗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日本茶道与原研哉的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