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普及普惠应用带动边疆民族教育整体发展的沧源行动

2020-12-28杨金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沧源教学点双师

杨金勇

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是由原始社会一跃千年直过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直过区、中缅边境县。沧源地处山区,学校分散,县域2200余名中小学教师,优质师资占不到10%。一系列国家重大政策为沧源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提供了理念上的指导,沧源县开启了教育信息化普及普惠应用带动边疆民族教育整体发展的实践探索。

沧源行动的背景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下,沧源民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学校标准化建设和配备达标,教师队伍建设得到有效保障,办学基础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2018年12月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验收。然而,县域教育质量与当前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要求还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的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还有很多短板,学生学业成绩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由此,沧源定下了县域教育发展的两阶目标:第一,均衡发展,利用教育信息化普及普惠应用,实现学校之间、课程之间的均衡发展;第二,优质发展,利用“互联网+教育”,形成“外引+内生”的优质资源共享模式,促进县域教育整体优质发展。

基于两阶目标,沧源从全县教育质量的痛点、难点入手,按照坚持“四项原则”,包括坚持全面应用、坚持高位推动、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坚持政府主导和多方参与机制,部署实施了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普惠应用带动边疆民族教育整体发展行动。

沧源教育的五大行动

1.构建“1+N”引领式网络集体备课,全面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通过整合县域内外优质师资团队力量,形成学科共同体,打造“1”即优质师资,可以是1位优秀教研员、骨干教师,也可以是某个学科优秀教研共同体;“N”即全县各学科中小学教师,提供高质量、针对性的备课指导,推行网络教研与校本教研的有机整合,形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研。

具体来说,沧源依托中央电化教育馆实施的“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项目”,开设了初中和小学共十门课程的网络集体备课活动。县外由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的学科教研员或优秀教师,围绕课标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指导等内容,按照单元教学进度定期开展网络备课指导,此为“1”。县内由县级学科工作室组织全县各年级学科教师,按照网络直播时间表,组织相应学科教师参加网络集体备课学习,同时将县内骨干教师引领式集体备课或校本教研整合进来,衔接县外引领式集体备课,实现备课内容的层层转化、细化、消化、内化等本地化工作,此为“N”。

2.全面开设“双师课堂”,助力教学点开齐、开足和开好课

在教育扶贫工作推动下,2018年沧源部署了“云+端”教育手机云环境,形成了简易移动录播,校园任何地方都可成为直播教学场所。以低成本、草根式的应用模式实现“双师课堂”覆盖全县各校点,打造了教学点开足开好国家义务教育规定课程的沧源模式。

“双师课堂”的所谓“双师”是指“乡镇中心校的主讲教师”和“乡村教学点的辅导教师”,其课堂教学以同步直播的形式展开。实施过程中以县为中心,由教育局统筹规划,以乡镇中心校为节点,承担教学和组织工作;选拔乡镇中心校的优秀教师为主讲教师,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学点资源全覆盖项目资源进行备课;并按事先拟好的、适合本乡镇教学进度的直播计划,在为本地班级授课的同时,同步直播给对应的教学点。实施两年来,共开展了2300多节双师直播课,内容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全部课程,有力缓解了全县76个村小和教学点师资不足的问题,让占比47%的乡村孩子享受到与乡镇和县城学校同样的师资力量。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停课不停学”,催生了全国新一轮数字教育资源开放运动,这也为沧源“双师课堂”带来了新思路和新资源。从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沧源县对“双师课堂”进行了改革。首先调整了优质资源主渠道,将以乡镇中心校师资为主体,调整为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的课程学习资源为主体。其次调整了双师搭配,由原来“乡镇中心校教师+教学点教师”的组合,调整为“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课程学习资源中的视频教师+教学点教师”的新型组合。这一改革,大大降低了乡镇中心校教师负担,且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在科学性、优质性、易用性等方面提供了可靠保证,为普及普惠应用提供了强大基础。

3.县域一体化“协同教研”,实现毕业班师生发展双促进

沧源县共有中学12所(含完高1所),如何提高中高考的升学率,一直是沧源县家长、教师、学生和教育行政部门所困扰的难题。而其中最本质的原因是优质师资资源的缺乏。为此,沧源利用互联网,以县域内有限的优秀教师为主体,组建县级复习备考学科共同体,展开县域一体化的“协同教研”,统一备课、统一学案、统一课堂教学,实现了优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毕业班教师专业能力与学生学业成绩双促进。

具体来说,一是组建优秀师资团队。从全县遴选55位中小学教师组成复习备考讲师团。二是编制本土化的优质复习资源。由讲师团开展备考研究,分学科分专题开发优质复习资源,编写学科知识体系,编写学案资料。三是开展一体化教研。通过网络教研,讲师团指导全体教师进行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考情考题等备课研修。四是开展一体化教学,按照课表,讲师团面向全县毕业班进行网络授课。

2019年在中小学毕业班实施一体化教学54场,2020年在中小学毕业班实施一体化直播教学52场。两年来全县中小学毕业班学业成绩总体水平不断提升。

4.实施创客教育全覆盖,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信息素养

实施创客教育全覆盖,建设县级创新学习中心,探索新型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主要做法:一是培训先行。在社会企业帮助和支持下,开展了十多场教师培训,培养了一批学校创客指导教师。二是教学应用。整合中央电教馆实施的“戴尔互联创未来”创客教育项目和社会企业捐赠的创客套件资源,全县普及创客教育,小学开设编程教育大班课,中小学普遍开设创客兴趣小组。三是师生交流。各片区组织师生开展创客教育交流活动,包括交流研讨、参观学习、作品交流、创客竞赛等。

创客教育全覆盖为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增添了教育改革活力,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索、表达交流、动手创作的兴趣和热情,让贫困地区孩子享受到人工智能信息时代带来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科技创新教育首次全面从小学抓起。

5.试点“AI+教育”,推动智慧校园全面建设

沧源县在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开启了人工智能助力学科教学的试点,在部分学校的英语听说、书法教育、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弥补边疆地区缺乏专业师资的不足。与此同时,加大智慧校园平台在学校管理、家校共育、评比展示中的应用深度。例如,加大信息技术在特殊群体关爱工作中的应用,推行留守儿童云端家长会,利用智慧校园增强家校沟通共育,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关爱,提高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责任意识和教育管理能力。另外,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和质量提升的突破口。引入中国大学MOOC精品职教资源,搭建职教网络平台,推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极大弥补了职校师资不足、专业薄弱的短板,激发了教学改革活力,提高了学生学习、实习实训质量,有效缓解了在脱贫攻坚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扩招与存量教师不足的矛盾,支撑了全日制在校生和非全日制网络生的教学工作。

未来发展

當前,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议题,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有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求。结合笔者从事脱贫攻坚的工作经历和体会看,贫困县脱贫摘帽后,教育的均衡发展和优质发展成为了家庭、社会、政府对教育系统关注的焦点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校管理服务水平、提高教师队伍能力四个密切关联的区域性问题。其中存量教师队伍结构短缺和能力不足是最突出的问题,如何在短期内缓解甚至破解这个难题?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信息化可以为区域教育脱贫和提升赋能,而且也是最佳路径。

在边疆民族地区实施“互联网+教育”要点面结合,特别是面上的信息化教育务必做到普及、普惠、流程简易、可持续,人人都能有效应用、便捷应用、立竿见影。

作者单位:中央电化教育馆

猜你喜欢

沧源教学点双师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试论沧源崖画与佤文化的传承
沧源佤山实现“航空梦”
沧源翁丁山地佤寨的空间布局及形态分析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