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分析

2020-12-28杨子慧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静脉炎新生儿

杨子慧

【摘  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的静脉炎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样本收录为本院收治的接受静脉注射治疗的96例新生儿,依据临床护理措施分为48例对照组,48例干预组,分析组间患儿静脉炎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儿累计出现2例静脉炎,发生率4.16%,较之对照组累计出现8例,发生率16.6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2例静脉炎患儿中,Ⅰ级静脉炎发生率2.08%,Ⅱ级静脉炎发生率2.08%;对照组6例静脉炎患儿中,Ⅰ级静脈炎发生率12.50%,Ⅱ级静脉炎发生率4.16%,Ⅰ级静脉炎发生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静脉炎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新生儿接受静脉留置针治疗,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降低患儿静脉炎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静脉炎;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1-0152-02

静脉炎又称血栓性静脉炎,通常情况下,患者静脉血管出现无菌性炎症反应会导致病症发作。新生儿生病接受治疗时,需要借助静脉输液的方式来提升治疗效果,但由于新生儿机体免疫能力较弱,血管、肌肤较为稚嫩,在实施静脉留置针接受静脉滴注治疗后会引起患儿出现静脉炎[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收录为本院收治的接受静脉注射治疗的96例新生儿,依据临床护理措施分为48例对照组,男患儿27例,女患儿21例,日龄12-30天,21.15±1.24天;48例干预组,男患儿26例,女患儿22例,日龄12-31天,21.14±1.21天;组间资料数据差异无意义(P>0.05)。参与研究患儿家属均自愿签署调研意愿书。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完成静脉留置针穿刺以后固定静脉留置针,每次静脉输液前使用酒精消毒接口位置。

干预组接受护理干预措施,在静脉留置针穿刺、使用过程中严格强调无菌意识与无菌操作。

(1)穿刺部位:穿刺部位减免避免关节屈伸、神经密集的部位,易出现留置针脱落或者感染现象,通常以头部、耳后静脉等位置为主要选择部位,临床静脉注射药物具有一刺激性或者浓度较高时,尽量选择较粗的静脉血管[2]。

(2)穿刺护理:穿刺角度控制在15-25°、出现回血以后降低针刺角度,进针2mm左右,左手食指压住针翼、抽出针芯留置针头,做好固定措施。

(3)清洁消毒:为了最大限度上降低感染事故,每次进行穿刺前均需仔细清洁双手,操作前使用酒精、碘酒对穿刺部位消毒,静脉留置针时间不要超过3天,拔针前使用无菌腹膜覆盖针孔,使用胶布固定[3]。

1.3评判标准

收集两组患儿发生静脉炎不良事件的例数,进行数据统计与对比。

根据静脉炎等级完成分级评定,共0-Ⅳ五个等级,0级:皮肤无症状、Ⅰ级:输液部位发红、Ⅱ级:局部肿胀、发红、轻微疼痛、Ⅲ级:皮肤红肿、疼痛明显、可触见静脉血管条索状硬化、Ⅳ级:基于上述症状,穿刺点出现炎症、渗出症状。

1.4统计学意义

软件:SPSS  19.0统计学处理软件;数据格式:计量数据( ),计数数据(n,%);检验:经由T值、卡方值完成数据检验;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前提为P<0.05。

2 结果

2.1静脉炎发生率

干预组患儿累计出现2例静脉炎,发生率4.16%,较之对照组累计出现8例,发生率16.6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静脉炎分级

干预组2例静脉炎患儿中,Ⅰ级静脉炎发生率2.08%,Ⅱ级静脉炎发生率2.08%;对照组6例静脉炎患儿中,Ⅰ级静脉炎发生率12.50%,Ⅱ级静脉炎发生率4.16%,Ⅰ级静脉炎发生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静脉炎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患病接受治疗期间,也需要接受静脉输液治疗以提升临床疗效,由于新生儿主观意识淡薄、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较大,在静脉输液反复穿刺会影响患儿生理发育,同时还需要承受反复穿刺的疼痛。静脉留置针能够降低患儿静脉穿刺次数,从而使得患儿静脉炎发生率降低,促进患儿生理功能恢复[4]。在新生儿接受留置针静脉输液时,也需要进一步优化护理措施,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在留置针穿刺前做好穿刺部位的清洁与消毒,采用温和的手法降低患儿受到的疼痛刺激,穿刺动作快且准,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封管时做好消毒工作,每隔3天更换静脉留置针,以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研究数据分析:干预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4.16%,较之对照组发生率16.6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Ⅰ级静脉炎发生率2.08%,Ⅱ级静脉炎发生率2.08%;对照组级静脉炎发生率12.50%,Ⅱ级静脉炎发生率4.16%,Ⅰ级静脉炎发生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静脉炎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    王虹. 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002(045):104,112.

[2]    董海英. 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J]. 健康必读, 2019, 000(015): 119-120.

[3]    梁久娟, 荣贺杰. 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流程[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6(39):210-210.

[4]    张玉霞, 付朝阳, 王海亚. 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 22(005):706-708.

猜你喜欢

静脉留置针静脉炎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微量泵结合PICC减轻5-Fu导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效果分析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
艾滋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配合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的护理分析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与护理进展
消化内科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