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2020-12-28营锐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33期
关键词:途径高校现状

营锐

摘要: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是最近几年高校校园建设_[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升高校校园服务质量,增强高校校园管理强度的重要途径。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遇到很大冲击和挑战,新时期要想让高校校园变得更加富有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特点就必须努力打造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智慧校园。本文将以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为出发点进行分析,重点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现状;问题;途径

中图分类号:TP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3-0046-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最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也变得愈加明显。在高校校园管理和服务工作过程中,通过将信息化技术与网络技术有效结合后形成的智慧校园不仅能为学生管理带来更大的便利,还能为教师、学生提供更加便携化、个性化的服务,因此不断健全和完善智慧校园建设情况是当前高校校园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

1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基本含义及建设必要性分析

1.1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基本含义

2018年4月份,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2.0行动计划》,在这一文件中将高校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的具体安排进行合理的规划,文章中指出:“到2022年高校将实现一大两高三全的建设目标”,其中“一大”是指互联网+教育的大平台,“两高”则是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和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提高,“三全”则是数字化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要想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高校管理者就必须大力发展智慧校园建设工作。

所谓智慧校园是指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效果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智慧化校园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作为基本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将物联网与学校各个环节有效的连接,实现“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的最终目标。

1.2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通常情况下,在高校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有利于更好地解决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数字化校园是当前大多数高校都早已实现的一种校园服务模式,与数字化校园相比,智慧校园最大优势是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增加了物联网,使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加快捷。数字化校园本身所带有的缺乏兼容性、信息传递缓慢等问题都可以通过智慧校园的方式有效地解决,因此能更好地凸显个性化校园建设的目标。

第二是能够为高校开展教、科研活动带来更多的便利。高校教师和学生在智慧校园中开展日常学习与科研工作过程中的资料收集工作变得更加便携,教师们科研运用各种教学终端开展资料收集和线上教学活动,共享的资料数据库便于教师与学生更好地开展信息收集工作,对更好地提升教师、学生的科研工作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三是便于更好地提升校园服务水平。大学校园不仅是教学资源传输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个性化服务的提供场所。大学生在校园中的日常生活应该是充满个性化、多样性的,而传统的教学环境无法满足学生生活、学习、交往等基本需求。只有在不断加大智慧校园的建设力度,发挥大数据和互联网自身的优势,才能更好地提升高校管理服务的整体水平。

2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基本内容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确保学生能够合理地运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开展网上学习,对各种学习资料进行收集,对各种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筛选和查询,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开展线上视频学习活动。

第二是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科研活动是大学生与教师在开展日常学习或教学之余必须参与的一件事情,同时也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拓展学生学习视野,提升教师、学生创新力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工作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只能通过线下的方式进行科技资料的收集和科研活动的开展。而在智慧校园中,教师和学生则可以实现网上科研工作。

第三是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校务治理主要涉及学校宣传、信息公示、教务信息的查询与处理、学生成绩的查询与处理等。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这些信息往往都是半公开状态,学生要想了解这些信息只能到教务处或教学秘书查询。智慧校园中教师可以将所有的学生信息及教务及其他校务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轻松查询。

第四是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运用智慧校园网络学生可以更好地丰富自身校园文化生活。通过各种智能设备便于学生开展移动上网活动,方便学生在闲暇时间开展各种网上娱乐活动。通过各种智慧设备将学生日常生活过程中的各个元素融人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质量。

第五是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智慧校园的最后一个内容给学生营造一个方便的校园生活方式。首先是一卡通的功能拓展,将一卡通广泛运用到购物、洗浴、餐饮、娱乐、借书、饮水等多个领域,提升一卡通的涉及范围。其次是智能设备的装配与使用,将各种智能化设备运用到校园的各个环节之中,为学生提供更加富有个性化的服务。再次是便利的查询系统,帮助学生日常出行和学习提供更多便捷的服务。

3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仍待于提升

在进行智慧校园的建设过中有很多关键的技术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智慧校园的发展速度。以智慧校园中的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为例,这两个技术是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最关键的技术,目前很多高校在这两个技术的建设过程中仍有一些细节待于完善。第一,盡管很多高校都已经实现互联网的全校覆盖,但覆盖仅仅局限于办公区域和学生宿舍,且更多的都是以有线为主,校园无线覆盖率不够是影响智慧校园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大数据建设中关于学生的信息完善系统缺乏有效的统一,甚至相同高校不同部门都在使用不同的数据统计软件,不利于更好地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

3.2 大数据与智慧校园建设存在脱节

大数据是智慧校园与数字化校园之间的最大特点,同时也是建设智慧校园的前提和基础。大数据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日常教学、学生信息、校园生活等多个方面都需要有一定的大数据作为后备基础。因此高校在开展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大数据在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在大数据的建设过程中的投入并不是很大,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大数据的重要性,在建设过程中不懂得如何使用大数据开展教学活动。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对大数据的分析意识,无法很好地通过大数据获取学生的一些基本信息。另外很多高校还没有建立对应的大数据分析中心,很多数据无法及时被整理和分析,也就不利于智慧校园的建设。

3.3 智慧设备运行模式尚不完善

智慧校园的建设需要引进各种全新的智慧设备才能确保各个智能性功能的实现,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在智慧设备的配备和运行模式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各种智慧设备终端等级较低,很多设备有待更新和优化。比如一些网络数据传输终端系统版本过低导致信息传输速度较慢。第二是智慧设备运行效率不高。尽管很多高校已经在技术层面实现了智慧设备的水平升级,但很多院校的智慧终端在软件开发、软件设计和应用方面仍不完善。第三,智慧设备运行环境不安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很多学校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更好地提升服务质量上,却忽略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导致很多黑客轻松攻破学校网络,造成大量数据的丢失。

3.4 高校与高校之间的智慧服务缺乏有效的连接

智慧校园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的公开与共享,使用者可以在智慧校园中获取更多自己想要获得的信息。然而由于高校与其他高校之间往往带有一些竞争关系的,很多高校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会采用一些特殊的手法限制学校资源的泄露,导致高校与高校之间的智慧服务无法实现共享与公开,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

4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鉴于目前高校在建设智慧校园过程中仍存在上述几个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高校管理者及智慧校园建设者应从如下几个途径出发开展工作。

4.1集中力量解决核心技术问题

首先应集中力量解决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的核心技术,将核心技术的建设放在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第一,应进一步优化智慧校园设备终端,对网络终端及传输设备进行升级。提升信息传播的效率,为更好地实现智慧校园奠定基础。第二,针对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网络覆盖面积较小的问题,高校应大力购人更多先进的无线传输设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先实现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内部无线覆盖,再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校园生活区、娱乐区进行无线覆盖,最终达到校园无线网络无死角地覆盖。第三,提升网络传播速度,借助网络技术为教师、学生提供更多优质学习资源,拓展学生学习视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4.2 优化大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工作

在大数据的处理方面,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者也应加大重视程度,努力打造一个完整的大数据信息平台,便于管理者、教师、学生更好地运用这一平台开展数据分析工作。第一,建立高校大数据收集与处理中心,定期对高校学生、教师、教学等多方面信息进行收集、储存和分析。第二,增加大数据分析过程中的前瞻性,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对大数据处理工作进行不断的优化,確保满足智慧校园建设的切实需求。第三,增加大数据分析的人性服务,便于教师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开展日常科研与教学工作。

4.3 提升智慧设备运行效率

鉴于目前校园中智慧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第一,提升智慧设备终端等级,对各种数据传送终端进行优化和升级。第二,提升智慧设备运行效率,加快智慧设备终端的开发效率,提升软件运行速度。第三,提升智慧设备运行环境的安全性,购入高水平安全服务器及防火墙,提升网络信息安全。

4.4 加强与周边高校的联系与交流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水平,高校与高校之间应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信息是传递与共享。第一,高校应针对自身优势和特长发挥自身价值,重点在某一或某几个专业领域进行专业建设,进一步提升专业领域的优势及信息资源。第二,在其他专业领域上,可以与国内其他院校进行合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传递,将自己的优势专业与其他院校的优势专业进行互换,促进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5 总结

总之,智慧校园是一种以“物联网+数字化设备”为基础的,以为教师、学生提供更加富有个性化的教学、学习、生活资源为目的的新型校园。随着大数据技术及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高校都开始大力发展智慧校园,使得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由于我国大部分高校正处在一个由数字化校园向智慧校园转型的关键时期,很多学校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智慧校园关键技术仍待于提升、大数据与智慧校园建设存在脱节、智慧设备运行模式尚不完善、高校与高校之间的智慧服务缺乏有效的连接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高校管理者应从下功夫及时解决核心技术问题、优化大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工作、优化智慧设备运行效率、加强与周边高校的联系与交流几个角度出发促进高校智慧校园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丽丹,李娜.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8):36-38.

[2]白丽丽,陈晶,物联网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0(12):18-19.

【通联编辑:唐一东】

作者简介:菅锐(1991-),男,内蒙古赤峰人,实训室管理员,研究方向:智慧校园建设。

猜你喜欢

途径高校现状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