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和技能竞赛”驱动下的《多轴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改革实践
2020-12-28李玉炜
李玉炜
摘 要:结合我校实际,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在《多轴数控加工技术》这门课程中,通过校企合作和技能竞赛结合驱动下,收集案例,经过改造,制定了十个项目,编写了教材,应用与教学,效果良好,验证了该模式的价值。
关键词:多轴数控加工技术;教学改革;校企合作;技能竞赛;德国双元制
一、德国双元制的核心是校企结合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如图1所示,小学四年级分流,35%入读完全中学,直接入读综合性大学以及应用技术大学;40%入读实科中学,一些升入应用技术大学,一些进入“双元制”职业教育;25%入读主体中学,毕业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
“双元制”职业教育有两个课堂,一个是企业,另一个是职业学校。德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职业教育体系即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其成功的经验。
双元制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积极性高。学员先与企业签订“学徒”合同,该合同属于正式用工合同,“学徒”薪酬约为正式员工的1/3;而后注册职业学校。学习很有目的性,学习的内容与企业的生产紧密相连,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实现为未来工作而学习。
(2)企业积极参与。企业要付工资给“学徒”,“学徒”毕业后要回企业工作,培养的“学徒”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校企合作办学。
(3)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实践和理论教学。
二、结合国情,在《多轴数控加工技术》这门实践应用形课程中如何做到与企业紧密合作
(一)校企合作对《多轴数控加工技术》课程的推动
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该模式注重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的共享,与市场接轨,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场地和技术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不仅提高了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1)在《多轴数控加工技术》这门课程中,与瑞士GF公司(中国)合作,利用学校设备软件(米克朗HSM400u、600u和海德汉数控仿真系统、UG)及场地、师资力量进行五轴数控加工的培训。
(2)与北京精雕科技、深圳东江模具和深圳银宝山新模具等企业合作,紧跟企业技术的发展,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现代学徒制”教学试点,开发具有职业特色的、紧跟技术发展的高职教材。
(3)把这些企业的案例进行改造,建立项目化教学案例库,如图2所示的模具的侧抽芯、模复杂电极、深腔零件、图3所示的皮带扣零件等进行改造、分类,提取关键和难点用于实践教学。
(二)技能大赛对对《多轴数控加工技术》课程的推动
技能大赛能够反映當前企业的技术方向和发展水平,检验老师和学生的教学水平,因此积极参与大赛,以赛促教是方向。从2008年开始,我校教师作为选手或教练带领参加了历届三轴、多轴数控加工的竞赛(省赛和行赛),大赛试题、操作规范代表了数控加工的新水平,在参赛过程中与其他学校交流提高,以赛促教,并把赛题改造后作为项目引入教学内容,更新了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如图4、5所示,凸轮运动机构、五轴叶轮组件和机器人等项目。
(三)通过与企业合作、参与各级技能大赛同时也培养了师资队伍,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跟进企业最新技术
总结企业合作和竞赛加工案例,改造后出版了教材《UG10.0多轴数控加工实训教程》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通过8个项目的学习和实践,基本掌握多轴数控加工的工艺、典型零件的建模、编程和刀轴控制等内容。
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三、结语
“校企合作”和“技能竞赛”是德国双元制在我国的可行操作模式。本文通过《多轴数控加工技术》课程如何在“校企合作”和“技能竞赛”模式下进行教学建设,编写了项目化教材,开发了网络教学资源,指导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模式的核心是强调实践、强调教师深入企业,必须先动手实践,只有教师会做了,才能教会学生。
参考文献:
[1]代大齐.基于“校企合作”“技能竞赛”双驱模式的应用型课程改革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5):85-87.
[2]张有声.从供给侧改革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思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6,(1):37-41.
[3]汪占熬,等.创新创业共生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