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28姚珂

职业·下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会计教学信息化高职

姚珂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课堂教学提供了强大支撑。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化手段运用于高职会计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接着结合赛项实例,探讨了有效的课程教学实施方式和教学方法,最后结合实践经验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做了总结,以期提高高职会计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信息化    会计教学    高职

课  题:本文系2017-2018年度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研究一般立项课题“会计课堂引入微课程辅助教学实践的研究”(课题编号:XHXS20171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谓信息化教学,就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作为一线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浪潮的推动下,要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锻炼自己,提高教学质量。“确认、记录应付票据”是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财务会计实务》教材中项目九的任务内容。教材的编写体现了行动导向的特色,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为“边学边教”和“先学后教”。教师可以建立课程资源共享包,利用信息化手段、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赋予课堂以生命力,让会计课堂因信息化而更具有活力,点亮学生的智慧。

一、信息化课堂教学大赛案例分析

以笔者2017年信息化教学大赛参赛课题“确认、记录应付票据”教学设计为例进行分析。该课程重点讲解不带息票据的核算,并将带息票据作为拓展任务。信息化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引入微课程辅助教学,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课前通过教学平台(超星泛雅平台)上传微课视频、多媒体课件、预习作业等相关资源,学生观看微课视频进行课前预习,并完成预习作业及相关理论的自主学习。通过线上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了解票据的基本信息,如果遇到困难及时在网络平台讨论区留言,教师和其他学生在线解答。

第一步:视频导入,由趣生思。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在导入环节播放微课视频,利用微课视频分解知识点。学生通过线上自主学习已经认识了商业汇票,进而对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如何在会计上进行确认、记录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二步:学练合一,探索新知。首先,将教学内容整合成四部分介绍给学生:应付票据的概念、分类、商业承兑汇票的核算、银行承兑汇票的核算。商业汇票按不同标准分为两类,重点介绍按票据是否带息,分为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通过让学生对比课前填写的电子商业汇票,引入课程重点内容——应付票据的核算。然后,再给出一张电子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一张收料单,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如何进行会计账务处理。带着问题学习应付票据账户的性质、结构、核算内容和明细设置。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学生掌握开出商业汇票、到期支付票款的核算流程。利用小组讨论法,让3?4名学生为一小组,就“到期后,企业无力支付票款”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此时,学生还可以利用超星学习通软件抢答功能进行抢答,学生的疑惑也在头脑风暴中得以解决,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得以攻克。

第三步:小组合作,课堂实训。接着,进入学习课程难点内容即银行承兑汇票的核算。这个知识点的学习仍然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比较强,尤其是绘画能力。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用智慧笔在平板上合作完成银行承兑汇票结算业务流程图的绘制。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合作成果并用语言描述业务流程。笔者层层架设“脚手架”,让学生有话说、敢说、会说。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评出优胜组为“荣耀之星”。在此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锻炼了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探究,是职场生存的宝贵品质。

第四步:对比总结,实时反馈。发布课堂测试题,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形式,将测试题型分为必做题和附加题(选做)两种题型。学生在线完成测试。并可以实时查看成绩得到反馈。接下来回顾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对比总结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核算的异同点。至此,学生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辨析等方法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最后,布置课后任务,延伸思考“带息票据”的核算并完成线上的巩固练习。

二、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一)利用信息化,让课堂“活起来”

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化教学已然成为教育教学的趋势。案例中,本节课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通过网中网学习平台中的中级会计单项实训软件和泛雅教学平台,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相关内容的操作,并能通过平台评分系统评价学生的完成情况并给予其进一步的反馈。学生分享心得,教师及时对学生所学内容做出评价,有效输出情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众多的网络资源来支撑课堂。和传统“满堂灌”式的沉闷课堂相比,信息化教学可以让课堂“活起来”。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在线测试,根据课程目标及重难点,以客观题的形式分别设计相应的题目,监测学生的自学效果。再根据学生的预习作业情况、在线监测反馈及学生的讨论反馈,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疑难点突破,并设计相应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最后进行全班合作成果展示。“信息化”課堂通过探究、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有真实感性的认识,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以生为本,让学生“动起来”

在课后的问卷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喜欢合作式学习方式。在五年制高职会计课堂教学中,通过贯彻合作学习理念、设置游戏环节来让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可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信息化”课堂先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将教材自学和微课助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放到小组内讨论、探究,各小组长做好疑难记录。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在这一环节学生既攻克了教学难点,又享受了动手绘制的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还采取多元评价方式,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以及运用积分、徽章等游戏化元素激发学生的挑战意识。因此,以生为本可以点亮学生的智慧,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信息化学习的素养。

(三)激发兴趣,让学生“笑起来”

信息化课堂教学实现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的互换。基础性知识点的学习主要以学生为主,教师只能起到引导作用。学生课前在线上平台预习新课知识点,并在线上讨论区探究自己遇到的问题,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回复解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惑,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知识的引导者。由于个体差异性,部分学生由于自身的理论认知基础有限导致学习不深入,对知识点理解不准确,学习兴趣受到影响。因此,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在设置任务时要分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本案例中,线上测试题设计为必做题和附加题,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疑难点突破,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汪应,陈光梅.高职院校智慧“云课堂”、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7(27).

[2]耿保阳,王晓玲,滕强.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江苏教育研究,2017(2/3C).

[3]沈正峰,蔡效猛.大数据背景下中职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7(2).

[4]夏英.课堂学习:从驱使走向激发——兼议学习力培养困境及出路[J].江苏教育,2017(7).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会计教学信息化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