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群永生不死的人

2020-12-28星河

阅读(科学探秘) 2020年11期
关键词:端粒科研机构癌细胞

星河

网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讨论——长生不老、瞬间移动、隐身、探知他人心思……这些异于凡人的超常功能,你最希望掌握哪一个?大家往往十分纠结,因为只能选择其中某一项的话,还是会在其他方面受到种种限制,不可能一下尽收所有技能,终究逃不出“人无完人”的宿命。

在2020月7月上映的改编自同名漫画的科幻电影《永生守卫》(The Old Guard)中,就设定了类似这样的情况:一群永生不死的人,其行动自由照样会被限制,不能尽情施展自己的高超技能。

这群人来自各个不同的时代,由于冥冥之中的某种联系汇合到了一起,共同去做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他们都在自己所处时代的某一时刻死去,重生后就变成了永生人,并永远定格在了那个年纪。他们永生的方式是伤口迅速愈合,也就是说无论他们遭遇怎样严重的伤害,身体上的伤口与痛楚都能很快消失。他们凭借这一超凡脱俗的能力,在世界各地匡扶正义,铲除不公,扶弱济困,反恐救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好几次拯救了全人类。但在某一次行动当中,他们不慎中计,险些全体被俘。他们在设法搞清真相的路上,又发现了一个新的永生者,于是带上她一起探究真相。

一般来说,但凡涉及永生不死这一因素,就很难算作科幻作品了,长生不老也好,永生不死也好,一般都应该属于奇幻的范畴。但在这部影片中,不但有永生不死的因素,还有科研机构试图对这些奇异者进行基因研究的因素——这才有了上述的诡计与圈套。于是这种看似超能力的故事,一旦与科技结合到一起,就开始有了一点科幻的味道。

他们是永生的,但他們也是孤独的,内心充满焦虑,很难说过得幸福。在古代,他们不被人理解,这种奇异的能力被视为巫术,人们把他们关进铁棺材并沉入水底——你可以不死,但你却再也无法自由行动。而到了现代,他们又被当做获得永生密码的试验品……最后他们一起来到那家利欲熏心的科研机构,彻底铲除了不法之徒,然后重新集合,再度出发。

从题材上看,“永生不死”这块招牌可以铺陈生发的故事有很多,但这部影片拍得却实在不够精彩。也许是永生的设置与现代科技不易融合,也许是选取的故事线过于凌乱琐碎,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其中有些细节十分漂亮,而有些细节则非常一般。

既然影片中涉及到了“永生不死”的概念,我们不妨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一下人类亘古以来就在孜孜追求的“长生不老”究竟能否实现。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长生不老是一个神话,但这一神话本身却是长生不老的。”人类一直想要寻求长生的秘密,只是一直未能实现这一愿望。

但科学家还是在不断努力,不断推进着相关研究。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颁给了三位科学家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表彰他们“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一发现意义何在?原来,这三位科学家“解决了生物学上的一个重大问题”,也就是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如何进行完整复制,如何免于退化。通常生物体的衰老与死亡,往往是因为细胞本身的死亡;而细胞的死亡,又决定于端粒和端粒酶。由染色体根冠制造的端粒酶是染色体的自然脱落物,事实上正是它引发了生物体的衰老。在细胞中,端粒会因持续分裂而逐渐缩短,短到不能再短时就意味着细胞的寿命就此终结,因而,端粒常被形容为“鞋带两端防止磨损的塑料套”,并有“生命时钟”之称。

而我们所谓的绝症——癌症,就是因为大多数癌细胞都拥有不断增长的端粒和数量较多的端粒酶,能够不停地分裂复制。假如我们能让健康的细胞也像癌细胞一样拥有不断增长的端粒和数量更多的端粒酶,不就能有效地延长细胞寿命了吗?换句话说,就是使其“永生化”,至少是“长生化”——从理论上说,这就会让肌体无限长寿下去,也就是所谓的“长生不老”。

猜你喜欢

端粒科研机构癌细胞
“基因魔剪”给每个癌细胞打上独特标记
逆行者的武汉
加强科研机构科研财务助理培养工作的思考
浅析科研机构人力资源管理
能忍的人寿命长
40—65岁是健身黄金期
黄蜂毒素能选择性杀死癌细胞
端粒可以预测寿命吗
端粒保护蛋白复合体在氧化应激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