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终端云班课的《高级英语》形成性评价探究与实践
2020-12-28吴艺迪
【摘要】构建全面且适应学情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对于英语专业核心课程《高级英语》的开展尤为迫切,本研究依托移动终端云班课平台,借助英语课程教学的相关理论对高级英语课程进行了形成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证明,基于云班课的形成性评价能够显著提升《高级英语》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云班课;高级英语;形成性评价
【作者简介】吴艺迪(1989-),男,汉族,湖北武汉人,桂林旅游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跨文化交际。
【基金項目】桂林旅游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项目“基于移动终端云班课的《高级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2019XJJGB010)。
一、引言
《高级英语》是开设在英语本科专业高年级阶段的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基础核心课程。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能力。高级英语教材由于课文篇幅长、语言艰深、涵盖知识面广等因素一直以来对英本学生构成较大挑战,笔者所在高校作为新兴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生源条件的限制,与传统本科院校相比,学生的语言基础、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不容乐观,构建良性教学评价体系对于顺利开展高级英语教学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教学评价根据评价的作用和性质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同下文中出现的过程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即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和形式,跟踪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时进行的总结性评价。通过对本校和兄弟院校高级英语课程部分授课教师的访谈了解到,该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主要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权重不尽相同,平时成绩大体上都由授课教师从以下三部分赋分:考勤、作业和课堂表现。然而教师对这三部分的简单评分远未满足形成性评价的内涵要求,一是因为形成性评价不应仅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它还应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小组评价等;二是由于形成性评价动态反馈着学生学习过程及效果,其手段、方法、内容等也必须动态多元,如此才能发挥评价的真正目的,即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评价如果简单粗糙,不仅难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也无法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不到评价的真正目的。
二、 基于移动终端云班课的教学改革实践
由于高级英语涉及的文章语言难度较大,学生需要涉猎的知识面庞杂,课堂内外可供获取的学习资源有限,学习动力不足。对于教师而言,一堂课需要顾及英美文史知识、跨文化交际、语言修辞、阅读理解等方方面面,教师感到分身乏术;由于课时限制,有些板块只能是粗略而过,学生则是浅尝辄止。在此情形下,学生的学习进展亟需来自外界及时的监控、督促、反馈和激励,教师也需要一个课堂内外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支持教师提供各种学习资源以及进行全方位过程性评价的平台。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移动教学平台为师生面临的现实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笔者在考察了市面上通用的几款教学辅助APP之后决定选用云班课平台,因为它能及时跟踪和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如阅读学习资源的多少,观看教学视频的时间长短,回答问题的频率等)和学习成效(包括进步和退步情况),这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此外,平台还能记录教师教的行为 (即发布多少学习资源、讨论活动、答疑等),并在学期末生成学习评估报告。通过实践证明,云班课的经验值是过程性评价的有效手段,实时滚动发布的经验值,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及时反馈,有助于其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充分体现了过程性评价的目的和方法。
三、形成性评价实施方法
笔者在所在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其中一个班实施了一个学期的基于云班课的高级英语形成性评价实践,评价体系由课前、课堂和课后三大部分组成。
1.课前评价。在开展课堂教学前,教师将教学资源如PPT、阅读材料、视频以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链接上传到云班课平台上,同时布置各种类型的预习作业,并督促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任务。以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1》(第三版) Lesson12“Ships in the Desert”为例,教师课前将与本课主题相关的教学材料,如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气候专业术语、全球变暖话题的拓展阅读资料等上传到云班课平台上,要求学生课前通过客户端下载这些资源并阅读或观看,并在平台上完成本课布置的课前预习任务,如作业/小组任务:(1)What' s the meaning of the title?(2)Find out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答案直接发布在平台上,教师根据学生发布的答案给予相应的分数(对应一定经验值)和适当点评。平台会自动记录学生的参与情况,并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2.课堂评价。课堂评价是评价的重心,主要包括出勤率、课堂参与度、师生互动及其他表现等。云班课平台的签到功能用来考核学生的出勤率,每堂课可设置不同的手势签到方式并在课前一分钟公布给学生,要求一分钟内完成签到,若班级人数少的话(如教师一眼便能看出缺勤学生是谁)也可以手动设置考勤。平台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自动存储学生的签到信息,及时反馈自课程开始以来的所有出勤信息。在课堂表现上,云班课有举手、抢答、随机选人、手动选人和小组评价等功能可供选择,满足课堂提问不同情形的需要,例如教师若有意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利用抢答功能;若检测教学效果,可以选择随机或手动选人等等。此外,交流讨论类的三大活动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答疑/讨论都是可以课堂上进行操作的项目,学生只要参与进来,例如留言或投票就会获得相应经验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线发言情况赋予经验值附加分,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在线及时评价。
3.课后评价。教师在高级英语每个单元课堂授课之后,可以在平台上布置考查学生语言文化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讨论题或者是发布有助于提升学生合作能力的小组任务,平台上所有活动类型除了教师评分外,都可以实现生生互评或小组互评。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整个单元的教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的看法,还可以对学生语言知识、修辞、写作技巧等方面的掌握程度进行深入调查,便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手机终端查看各个部分的分数和表现情况,这些数据也会实时显示在教师用户终端,教师在课程结束时会导出每一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电子档案表。
四、 形成性评价实施效果及总结
为了探究基于移动终端云班课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效果,笔者在自己授课的两个平行班Class1和Class2进行了实验研究,两个班各31人,在实验开始前的最近一次期末考试中,两个班的成绩经过统计软件SPSS23.0检验并无显著差异。其中,C1为实验班,采用云班课进行动态全方位过程性评价;C2为对照班,采取传统的平时成绩考核办法。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期末考试中C1的平均分超出C2近10分,经过软件SPSS23.0检验,p值<0.01(不假定方差相等),两个班成绩有显著性差异。
在与实验班部分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只有极个别学生厌倦频繁使用手机进行课堂内外的课程学习,大多数学生喜欢这种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于基于云班课的过程性评价,他们表示由于个人任何有关高级英语课程的学习状态都会在平台上留下痕迹,自己完全偷不了懒;尽管压力重重,但因此也在该课程上收获颇丰。
可见,基于移动终端云班课的形成性评价对教学总体而言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具体原因分析如下:第一,云班课可进行教与学的实时数据采集、储存和智能分析,记录学生学习全过程,实现实时教学反馈,且云班课经验值比传统的平时成绩更全面合理,能充分反映过程性评价的价值。第二,通过云班课开展的多种形式的交流与讨论,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和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醒或帮助班课教学活动参与较少的学生,并对大家平台上反映出的理解有误或有困难的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第三,学生通过班课可以实时查看个人经验值和排名,还能查看经验值明细以及各项班课学习活动的参与比例,大部分学生不用教师提醒,便会有一种无形的紧迫感促使自己努力向前。
当然,基于云班课的形成性评价也有不足之处,通过与教师访谈及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发现,课堂上仍有个别学生利用手机做与课堂活动无关的事情,比如微信或QQ聊天儿,也存在个别学生完成平台上的各项任务仅仅是为了刷经验值的现象,少数学生在完成文本阅读和视频观看类任务时马虎应对,讨论作业类任务则缺乏缜密分析与思考,生生互评和小组互评时也有随意评分现象等等。这些现象提醒教师在利用云班课进行形成性评价设计时要让学生明确使用云班课的意义并加强纪律要求,在设置各教学活动经验值分数以及总经验值加权比例方面尽量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得到最大程度展现。总之,移动终端云班课为教师构建有效的教学形成性评价体系提供了平台支持,教师需要进一步地细化评价过程和优化评价方案,在动态的形成性评价中,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取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歆.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學评价研究—以“蓝墨云班课”为例[J].轻工科技,2017,33(12):157-158.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金艳.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的多元评价[J].中国外语,2010,7(01): 68-76+111.
[4]连益芝.形成性评价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S1):222-223.
[5]马书彦,胡鸿志.基于教学内容的高级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26(03):71-73.
[6]解景媛,程宝乐.多维英语教学评估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以“高级英语”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01):90-92.
[7]熊野娟,姚虹,丁勇.基于移动学习平台形成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以GMP实务与安全生产课程为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7):142-145.
[8]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