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2020-12-28蒋超王大卫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33期

蒋超 王大卫

摘要:笔者针对传统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根据自身多年从事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结合市场对网络技术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提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以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适应能力为中心的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网络技术;实践教学;教学模式;课程考核;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3-0132-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安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全面开花,进一步体现了网络技术的重要支撑地位。相应的,近年来,企业对于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在数量上不断增多的同时,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逐年提高。这就必然要求从事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继续加强培养学生对网络技术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理解能力的同时,还应坚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多样形式、多种方法加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培养,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的目的。

1 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不能适应职业标准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网络技术类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普遍趋向于对网络技术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理解,而对职业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不够明确,因此,不能适应国家职业标准以及行业认证标准的要求,导致学生对ICT行业发展趋势、网络技术发展方向、职业岗位需求的把握不够,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缺乏在中、高端职业岗位上的竞争能力和快速的职业适应能力。

1.2 师资队伍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近年来,就国内ICT行业发展趋势来看,以华为、中兴、H3C等领头的公司对网络技术类人才的数量需求逐年增加,同时对人才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普通高校的教师队伍大多是刚从高校毕业后又直接进入高校从事专业教学工作,其学历和理论知识水平普遍较高,但由于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其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较弱,具有项目实战经验的老师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达到实践教学效果,更难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中、高端技术人才。

1.3 实践教学不能适应岗位需求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年增强,各高校的办学条件普遍得到了明显提升,但是,传统教学计划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内容普遍趋向于对专业理论知识的验证,综合型和设计型的实验不足,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不能得到较好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也难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3.1实践教学内容不能及时更新,跟不上技术发展的节奏

由于从事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自身缺乏项目实战经验,所以在實验平台建设、实验项目开发、虚拟仿真软件应用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在课程实验内容的选择上往往趋向于直接使用教材配套的实验或借鉴别人的实验内容用于开展实验教学,较少去关注实验内容是否跟上了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教材配套的实践教学内容往往趋向于对知识点的验证,而对技术的应用要求不高,导致学生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原理,但却无法全面了解技术的市场应用情况。

1.3.2实践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热情不够

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没有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还停留在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上,忽略了学生对先进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离不开大量的实践。在实践教学方法上,往往使用传统的演示法、验证法、观察法等,而较少使用任务驱动、探究式、项目式、小组综合技能实践等方法,难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的热情。

1.3.3实践教学形式单一,老师难以把握实践教学效果

传统的实践教学过程总是与理论教学过程简单的交叉,并安排在校内固定的场所和固定的时间段内进行,没有将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开展项目实训,实验形式单一,缺乏多样化。实践教学过程中也未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即使有的课程建设有网络学习平台,但其平台所发挥的也仅仅是简单的课程资源上传、下载作用,导致学生不能熟练使用先进的专业实验平台和工具软件,其综合应用能力也就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1.4课程考核与教学目标脱节,考核形式单一

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往往都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网络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但在课程考核时却基本上采取笔试的方式进行,有的即使将平时学习情况纳入课程考核,大都也仅是考查出勤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实验完成情况。由于缺乏对学生完成综合实验项目能力的考核,其过程缺少对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的考查,较难达到课程学习目标和考核目标的标准。

2 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及措施

2.1 引进职业认证体系,优化课程设置

网络技术类课程的设置应当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有明确的技术参照标准。在设置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相关课程的基础上,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参考国家职业标准,借鉴华为、思科、H3C等企业认证体系,积极引进企业认证课程,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大学高年级阶段通过开设一些信息安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了解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

2.2 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推动教师队伍与市场接轨

要培养出适应社会行业需求的中、高级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势在必行。通过鼓励教师参加ICT行业内的企业认证考试,积极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参与实践教学,搭建企业顶岗实践平台,有计划选送教师到企业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等途径,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3 强化教学实践,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是否完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践教学的成功是否。为了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参与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应全面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发展方向,深入企业熟悉岗位需求,并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实验、校内教学实践周活动、企业实训与见习等多种形式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专业实践教学周期间,结合工程应用实际设计课程实训项目,聘请企业工程师开展实训教学,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实训任务。通过本阶段的实践教学,让学生撰写项目实施方案,完成项目需求报告、逻辑设计、逻辑测试、项目总结等工作。企业实训与见习阶段,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市场对网络技术人才的职业要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以帮助自身明晰职业定位。在此基础上,积极组建学习兴趣小组参加网络技术类学科专业竞赛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竞争能力,最终形成“课程实验一项目实训一顶岗实践一学科竞赛”四位一体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2.4 改进课程考核机制,实现过程化考核全覆盖

2.4.1 将课程考核过程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

为了更好地把握学生在课程学习不同阶段的学习效果,帮助老师通过分析找出教学重点并能适时、适度地进行调整,课程考核过程应细致到每个核心知识点、技术点以及工程应用点,贯穿于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技术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有效地避免学生日常不好好学习而在考试到来时采取“突击式”学习、“打包式”消化的不良现象,通过课程教学全程评价来调整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2.4.2 课程考核内容要符合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课程的考核内容在重视理论的基础性、技术的先进性的基础上,应借鉴国家职业认证、企业认证的考试大纲要求,利用行业领域内主流的虚拟仿真软件开发考核内容、设计考核过程,甚至可以直接将如华为,思科、H3C等认证考试的题目纳入课程实践教学考核题库,以达到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促进课程考核与行业标准接轨。

2.4.3 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实现线上线下联动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程考核形式上,可以通过开展线下课堂实验、线上线下单元测验、线上线下综合测验等形式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的技术理论掌握程度、专业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

1)線下课堂实验

本阶段主要以教学内容各章节对学生知识点、技术点的要求为依据,利用行业内专业的虚拟仿真软件(如思科公司的Packet Tracer、华为的Ensp等)设计课堂实验,并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或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同时,将实验效果纳入课程考核内容。通过本阶段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全面理解各项技术的工作机制、应用环境,并能熟练地进行逻辑实现,完成仿真配置,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动力的教学目的。

2)线上、线下单元测验

本阶段主要是结合知识点、技术点的相关性和综合性的要求以及工程实践的需要,依托网络学习平台上的课程实验项目、教师通过虚拟仿真软件自主开发的实验项目以及企业初级认证考试的实验项目对学生进行单元技能测验,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外时间完成。通过本阶段的实践项目测验,让学生全面了解相关技术在行业领域中的实际应用要求,以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教学目的。

3)线上、线下综合测验

本阶段主要是教师结合工程应用实践需求,通过虚拟仿真软件自主开发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和企业中、高级认证考试的实验项目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考核,要求学生通过组建团队、自选题目并在有明确任务分工的基础上完成测验,以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教学目的。

3 结束语

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更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程。结合ICT行业快速发展的趋势,市场对具备扎实的网络技术理论基础和专业实践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要求从事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教育工作者紧跟技术发展趋势,紧盯职业需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和行业认证标准,采取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项目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毕业时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在就业后具备快速的岗位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凯.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网络工程实践教学模式[J].教育研究,2016(8):181-182.

[2]马飞,李娟,结合思科网络工程师培养体系构建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2017(10):187-188.

[3]侯向丹,刘洪普.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的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高校论坛,2018(3):8-9.

【通联编辑:王力】

作者简介:蒋超(1980-),男,四川省资中县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工程技术;王大卫,男,河南商丘,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