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出书,红线在哪里?
2020-12-28曾乔
曾乔
2020年8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披露了一起领导干部组建“弟子圈”的案件。该案主人公俞福达曾任浙江省岱山县副县长。当过教师的俞福达偶尔舞文弄墨,一些党员干部、商人老板便投其所好、拜其为师,相互之间则以“师兄弟”相称。久而久之,俞福达身边形成了一个所谓的“弟子圈”。在各方“资助”下,俞福达相继出版了3本书。
就在“弟子圈”事件被报道之前,2020年7月底,一本奇书《平安经》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作者吉林省公安厅党委原副书记、原常务副厅长贺电因此被免职。
近些年来,不少领导干部的“文学梦”演变成噩梦。领导干部出书雷区重重,出与不出,这是一个问题。
“當官的要掂量一下自己的真实实力”
“这是我的书稿,你拿去给我操作一下,要多少钱你说。”在北京通州的一个书吧,一名来京出差的干部,将自己花“毕生精力”创作的文稿递给出版商何飞。
“大作我先拜读,出版细节我们后面再商量。好不容易来北京一次,走,请你喝酒。”这是发生在十多年前的一幕,后来这名干部的书未能出版,不过何飞还是跟他成了朋友。
上世纪90年代,何飞来到北京,成为全国第一批民营书商。凭借大胆的策划创意和敏锐的市场嗅觉,他捧红了一批新锐作家。当时,这些作家的著作洛阳纸贵,何飞带着他们到全国宣讲,在各地引起不少拥趸的簇拥。几乎每到一地,都有领导干部请何飞吃饭,并将“陋作”献上,请其包装策划。
“这些大都是随笔散文,出版价值不高。”何飞说,由于自己对策划的书较为苛刻,也从未出版过领导干部的著作,对于官员的请求,基本都搪塞过去。最近几年,这样的请托基本没有了。
何飞回忆起一名同乡韩处长的故事。韩处长写了一本短篇小说集,小说大都根据自身观察的官场现象和故事改编而成。何飞觉得其中有的故事形象生动,颇有意思。
那是2013年,何飞觉得这本书可以操作,便给韩处长打电话商量出版细节。韩处长却左右为难,说现在不方便出版。这件事一直拖着,到现在这本书也未出版。
韩处长如今已升任副厅,记者联系到他,谈到当年出书的事情,他表示,考虑到“影响”,最终决定不出版为好,而且自己写的东西文学价值确实一般。
谈到当下因出书等“雅腐”出事的官员, 韩处长说:“真要悠着点,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别人拍马屁叫好那不是真好,这几十年看看市场上卖得好的书,有多少是领导干部写的?”
领导干部出书市场一度成为“香饽饽”
2000年之后,随着出版社转企改制,自负盈亏,不少出版社靠变卖书号维持生计。全民出版时代的到来,也让领导干部出书易如反掌。随之暴露的问题接踵而至。
“一般效益好的大出版社不会出版‘口水书,怕砸自己的招牌。前几年,出版市场确实混乱,领导干部出书这块市场的‘香饽饽,让不少中小出版社尝到了甜头。”何飞说,不少领导干部出书,就是请几个笔杆子,东拼西凑一些“研究成果”,然后到出版社搞个书号,单位公款出书,底下一帮人打着领导的旗号到处兜售,利润分成。
因为创收快,有的出版社曾对编辑下达出“干部书”的任务,还有的出版社在各地设立书号销售代理机构,为领导干部提供出书服务。“以前领导干部来稿‘来者不拒,因为大家心照不宣,跟他们谈包销包售比较容易。”某出版社的一名图书编辑表示。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前,有的领导干部不仅大做“文学梦”,还有的自己做图书策划人,意图捣鼓出“名垂青史”的好书。曾有北京的一名厅级干部,拉拢浙江某出版社,在北京成立了一个图书出版公司。
当时,该厅级干部任出版公司总经理,并号称自己“有关系”,可以请“大领导”写序推荐,以后的书不愁没有市场。该干部策划的第一本书主题是“贪官与情妇”,最后提纲出来了,稿子写了一点,拿给出版社看,没有哪个出版社敢出版。不到半年,该出版公司便关门大吉。
出书有风险,官员须谨慎
2012年初,广东省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周镇宏落马。周镇宏还在茂名任市委书记时,出版了《周镇宏作品集》,售价500元一套仍然被抢购一空。
落马领导干部的著作,无一不是“注水”严重,价高质低。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写书是为了“拼凑学术成果”。为评选中科院院士,他组织专家用2个月时间为他写了3本书,还曾一年多时间“著”了2本书、“编”了5本书。
2015年,广东省佛山市政协原副主席廖东明落马,其犯罪事实大都是在任佛山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时期所为。就在卸任检察长之前,廖东明出版了40多万字的关于检察官生活的长篇小说《太阳升起》。当时开研讨会,不少佛山干部对该书大肆吹捧。随着廖的“销声匿迹”,该书在网店和书店下架,无人再提及。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落马后,通报中罕见地提到其“搞美化宣传个人,捞取政治资本”。“美化宣传”的方式,就是出书。
赖小民曾出版多部书籍。2018年1月,《我的企业管理之道——中国华融“掌舵人”的心路历程》出版,更是高调地将赖小民的大幅照片作为封面。这时,距离他被查只有4个月。
一名出版集团的主编向记者介绍,如果保证没有踩到权力寻租和利益交换的红线,在遵循市场规律、不违背相关法律、纪律的基础上,领导干部出书没有问题。问题就在于监督难、监管难,地方应出台相关规定,划清红线。
四川省委、省政府就曾下发过《关于规范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出书行为的通知》,文中明确规定:未经组织批准,各级党政干部不得以个人名义参与出版物的编写工作,不得在出版物上挂署党政职务头衔,不得利用职权和影响在出书中谋取不当利益。对违反规定的单位或个人,一经发现查实,要按照党纪政纪严肃处理。
“现在‘干部书少了,一个原因是风气变了,另一个原因是书号成了稀缺资源。出版社也会考量,尽量出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书。”某国字头出版社的策划编辑宋佳说。
宋佳表示,如今国家对文化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制造与文化输出成为国家的大战略。这两年,每一本自费书都需上编委会讨论,签订正规的一书一号合同。被毙掉的“干部书”很多,关系再到位,内容不行,一样被毙。目前,不少中小出版社出版图书转向价值取向,以后领导干部出书,如果内容不过关,会越来越难出版。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川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