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圩区闸站结合排涝站设计与分析
2020-12-28蔡冲冲
蔡冲冲
摘 要 江苏省淮河下游某圩区为粮食主产区域,耕地资源十分宝贵,可用于建设配套水利工程的土地资源有限,如果单独建设水闸与排涝泵站,将与保护耕地的政策相悖。闸站结合具有占用土地面积少、投资相对较小、运行管理集中的优点,是解决圩区内防洪排涝问题的有效措施。基于此,对闸站设计参数计算、闸站总体布置、结构型式及稳定计算开展分析与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沿江圩区;闸站结合;排涝站;地基
中图分类号:S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0.082
江苏省淮河下游某圩区水利工程用地紧张,单独建設水闸与排涝泵站会占用过多的土地资源,采取闸站结合的设计方式,可以同时发挥水闸、泵站的引水与排涝作用,且不需要占用过多的土地资源,能更好地节省投资,方便后期的集中管理,有着较大的优越性。
1 工程概况
某沿江圩区内河河网纵横多道分布,存在局部河道断面狭小、河道淤积严重的现象,降低了流域整体的防洪排涝能力;城镇的发展对防洪排涝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配套闸站设计标准偏低,无法满足城镇发展的需求[1]。圩区通向外江现有3座水闸、2座排涝泵站,现有排涝流量13 m3·s-1。为提高区域内防洪排涝能力,使圩区的排涝标准达到规划要求,拟拆除上游河道较宽的最右侧位置水闸,重建一座闸站结合排涝站,重建后水闸规模为2孔×2.0 m,泵站设计流量5 m3·s-1。闸站采用堤身式型式、一字型布置,排涝闸布置于左岸、泵站布置于右岸。本工程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闸站所在区域为冲积平原地质,局部存在低矮丘陵,主要由素填土、粉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等构成,承载力在60~150 kPa。
2 闸站设计参数计算
2.1 排涝模数
沿江圩区排涝设计标准为10年一遇1日暴雨1日排至作物耐淹深度,应用平均排除法计算排涝模数,该方法是将相应设计标准的净雨量在规定的排涝时间内平均排除[2]。
参考所在区域的水文手册,先进行稻田产水量(R1)计算,公式如下:
R1=(P-S-E稻×T-F×T)F稻%(1)
式中P为设计暴雨量,取为200 mm;S为稻田滞蓄水深度,取为80 mm;E稻为稻田蒸发量,取为7.2 mm·d-1;F为稻田渗漏量,取为4 mm·d-1;T为排涝时间,取为2 d;F稻%为稻田率,取值为40%。经计算,R1=39.04 mm。
再进行旱地、非旱地产水量(R2)计算,公式如下:
R2=R旱×F旱%(2)
式中R旱是地径流深度,查阅水文手册,并对前期影响雨量、次降雨径流关系进行分析,R旱取为130 mm;F旱%为旱地、非耕地率,取值为55%。经计算,R2=71.5mm。
最后计算河、沟水面产水量R3,公式如下:
R3=(P-E水×T)F水面%(3)
E水为水面每天的蒸发量,取为3.5 mm·d-1;F水面%为水面率,取值为5%。经计算,R3=9.65 mm。
计算排涝模数q涝,采用以下公式:
(4)
式中R为总产水量,R=R1+R2+R3=120.19 mm;T为排水天数,取为1 d;t为每天的排水时间,取为22 h。经计算,q涝=1.52 m3·s-1·km-2。
2.2 泵站设计流量、扬程、选型
根据计算出的排涝模数,结合沿江圩区面积11.5 km2,计算出排涝设计流量为17.48 m3·s-1。圩区现有排涝流量为13 m3·s-1,还需增设4.48 m3·s-1排涝流量,考虑部分余量,新建泵站设计流量为5 m3·s-1。根据内外河设计水位,计算出泵站设计净扬程为2.5 m,考虑局部、沿程损失,泵站设计总扬程为3.24 m。根据水泵设计参数和厂家样本,选用2台900ZQ-125潜水泵,配套电机YQGN 740-12,
160 kW,单泵设计流量2.5 m3·s-1。水泵装置安装高程根据水泵不发生空蚀和振动的原则确定,轴流泵最低水位为-1.60 m,
出水管道中心高程2.50 m,厂房地面高程为3.05 m[3]。
3 闸站总体布置、结构型式及稳定计算
3.1 布置及结构型式
本工程闸站采用堤身式型式、一字型布置,排涝闸布置于左岸、泵站布置于右岸,主要由上游连接段、上游护坦、闸站厂房、发配电房、下游消力池、海漫等组成。
上游连接段长约8 m,与河道平顺连接,底高程▽-1.50 m,护底采用40 cm厚干砌块石,两侧翼墙采用C20砼灌砌石重力式结构,右侧翼墙靠近山体,基础开挖至岩基后采用C20砼换填,左侧翼墙基底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4]。
上游护坦位于闸站上游,长8 m,水闸段护坦底高程▽-1.50 m,泵站段护坦底高程▽-1.50~-2.60 m、坡度1∶5。护坦采用40 cm厚C30钢筋砼;两侧翼墙采用C25砼灌砌石重力式结构,右侧翼墙靠近山体,基础开挖至岩基后采用C20砼换填,左侧翼墙基底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
闸站厂房底板顺水流方向长20 m,垂直水流方向宽约21.26 m。排涝闸为2孔×2.0 m,净宽4 m,底高程▽-1.50 m,
采用钢筋砼平板闸门,排涝闸基底采用Φ80嵌岩桩处理。泵站安装2台900ZQ-125潜水泵,底高程▽-2.60 m,泵站部分座于基岩上,局部开挖至岩基后采用C20砼换填[5]。闸站上部设置厂房,3.05 m高程为闸门检修层,5.0 m高程为水泵检修层。闸站下游侧设7.5 m宽交通桥,桥面高程5.0 m。发配电房布置在主厂房左侧的空地上,与主厂房之间设置室外平台,高程▽5.0 m。
排涝闸下游消力池采用C30钢筋砼消力池,顺水流方向长10 m,消力池顶面高程为▽-2.0 m,两侧挡墙采用C25砼灌砌石重力式结构,基底采用6 m长Φ13松木桩加固。泵站出水管道采用DN1000钢管,出口设置DN1000拍门断流,出水口外平台顶部采用40 cm厚C20砼灌砌块石护砌防冲,与排涝闸消力池左侧翼墙相连接。
消力池下游设12 m长、50 cm厚C20砼灌砌块石海漫,两侧挡墙为C25砼灌砌石重力式结构,基底采用6 m
长Φ13松木桩加固。
3.2 闸站稳定计算
闸站渗流稳定采用直线比例法进行计算,防渗长度由前护坦、底板、消力池等组成,根据允许渗径系数、上下游水位差计算基底防渗长度为23.66 m,小于设计值25 m,满足规范要求。
閘站主体结构稳定计算采用偏心受压公式进行核对。计算荷载主要有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土压力地震作用及其他荷载等[6]。自重包括结构自重、填料重量及永久设备重量;静水压力为内河侧水压力;扬压力主要包括浮托力;土压力根据地基条件、回填土性质及泵房结构可能变形情况等因素,按主动土压力计算;地震作用按规范计算。经计算,闸站抗滑和基底应力比在各工况下均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须进行地基处理,具体计算结果见表1。
4 地基处理
闸站基础部分位于岩基,部分位于淤泥质粉质黏土层。其中,泵站大部分座于岩基,局部位于淤泥质粉质黏土层;排涝闸全部位于淤泥质粉质黏土层。经比选,本闸站结合排涝站基础采用嵌岩桩处理,另考虑水泥搅拌桩截渗,各闸站桩基布置如下。
1)排涝闸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处理,每个墩墙下布置1排桩,共4排,每排布置6根桩,共计24根桩,桩径80 cm,桩底深入持力层中风化凝灰岩2.4 m;单根灌注桩竖向最大受力N=1144 kN,桩基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2 013 kN;单根灌注桩水平向最大受力H=167 kN,计算嵌岩深度2.23 m,考虑桩底沉渣设计取为2.40 m;满足要求。
2)上游左侧翼墙基底采用Φ60水泥搅拌桩处理,间距1.2 m,梅花形布置,桩顶高程-1.90 m,桩底深入持力层强风化凝灰岩0.5 m;处理后地基承载力为117 kN,
满足要求。
3)下游翼墙基底采用6 m长Φ13松木桩处理,间距0.6 m,梅花形布置,桩顶高程-1.80 m,处理后地基承载力为72 kN,满足要求。
5 结语
综上所述,将水闸与排涝泵站合并建设不需要单独设置上下游连接建筑物,具有结构紧凑、便于集中管理等优点;也不需要占用过多的土地资源,能同时发挥水闸、泵站的引水与排涝作用,与政府的保护耕地政策相符合[7]。此外,闸站结合建设比分开建设节约近30%的投资,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闸站结合布置需要将闸室加长,有利于提高闸室的防渗效果,也有利于提高闸室的竖向作用力,具有很好的抗滑、抗倾覆性能,但要求地基具备较高的承载力。闸站结合布置具有很多优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水泵吸水会对水闸过流形成不利影响,水泵下部结构长时间被水浸泡,易受腐蚀,给后续的维护管理带来了难度。
参考文献:
[1] 裴素祥,孙勇,吴明白.小石桥村排涝泵站工程方案论证[J].治淮,2020(6):26-28.
[2] 武蒙,曹亮,李媛,等.马圩二号排涝站设计方案比选[J].水利技术监督,2020(1):273-275.
[3] 袁榆梁.桐河控制工程闸站结合及双向泵站设计比选[J].人民黄河,2020,42(01):113-116,120.
[4] 董永超.孔雀河防洪排涝泵站设计分析[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9(6):49-52.
[5] 刘昂.河道治理工程中防洪排涝站设计研究——以冷绛河为例[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7):117-119.
[6] 姜玮.大墩闸站水利工程建筑物设计及稳定性计算分析[J].内蒙古水利,2019(12):43-45.
[7] 陈伟,孙瀚,王铁力,等.穿堤涵洞设计对闸站结合式泵站进水流态的影响[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3):99-104.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