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亲母亲和他们的一生至交

2020-12-28涟漪

莫愁·时代人物 2020年12期
关键词:女兵外公阿姨

涟漪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回忆起父母与“最可爱的人”的深厚情谊,感慨万千。

案头上,父母的遗像也是他们1952年的结婚照——身着人民公安部队服装,胸章是红框黑字“中国人民解放军”。想来,父母当年之所以选择这套50式警服作为结婚的纪念,不仅是因为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穿上警服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担当;还因为当时的抗美援朝战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队伍中,有他们的挚友。与奔赴前线的挚友穿一样的制服,共同保家卫国,父母的选择体现出战友情深的本真。70年岁月留痕,当最可爱的人战后回国,父母便和他们延续着终生为友的初心和情谊。忠实于自己的初心,忠诚于做人的情义,彰显着一代人的可贵情怀。

“你要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一样”

“你要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一样。”这是母亲病重时把我托付给楼辉映伯伯的遗嘱。楼辉映生前是新疆八一钢铁集团公司的总工程师。当年,他从复旦大学毕业后报名参加抗美援朝,成为空军飞行员。凯旋后,他被送去高校深造,成为我国钢铁行业的专家。同一时间里,我那怀着身孕的母亲,在工作之余完成了上海财经学院夜大的学业,还获得五好干部、先进工作者的荣誉。

楼辉映的父亲与我的外公是好朋友。当年为报考复旦大学,楼辉映曾在上海虹口昆山路我外公家借宿了两年。母亲过世后,楼辉映将他与母亲同窗共读的一段经历写成一首诗寄给我,让我在母亲灵前焚化,寄托哀思。

他们两小无猜的求学经历,还是母亲去世后楼辉映告诉我的。1942年至1943年,母亲才十三四岁,外公因工作原因将母亲寄养在楼辉映家中。楼辉映每天带着同龄的母亲走5里山路去镇上的小学念书,从木板铺就的摇摇晃晃的小桥走过时,他晃动桥板,引得胆小的母亲惊叫连连……

多年来,由于新疆和上海相距甚远,加之忙着各自的事业和家庭,我们两家走动得并不多,甚至母亲去世,远在新疆的楼辉映也没能赶来送行。然而我又怎能忘记:三年自然灾害的1962年,身体羸弱的母亲临产在即,楼辉映拜托他在北京当医生的伯母帮忙为我母亲增加营养,终于保住了胎儿。

这么多年来,楼辉映和母亲都把真挚的情感深埋在心底,直到他们晚年时的一次会面,才让不经意间闯入的我目睹了这份沉甸甸的感念。

“就让它放在这里”

那是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活动期间,楼辉映携妻子回了一趟上海。从母校出来,楼辉映只身前来探望母亲。千里迢迢,他带给母亲的是他的新著——一本厚如砖头的精装本《钢铁工业学》。我对他的专著不感兴趣,也不曾留意病榻上的母亲都跟他说了些什么。见他稍坐片刻匆匆离去,我习以为常地将他的书搬到一边。谁知母亲的呼唤接踵而来,声声追着我要将书放回到她视线所及的案头。我感到奇怪,生活都无法自理的母亲,还想翻看这本书吗?见我不动,待人一贯宽容随和的母亲这回却不容分说,执意要我马上把书搬到她看得见的案头。

我忍不住问她:“难道你还能看它?”母亲一反常态地指着书说:“就让它放在这里!”我突然明白了,母亲自知没有力气翻书,让我把书放在眼前,实是一种念想。我第一次被母亲执著而真挚的情感所震撼。

后来,楼辉映告诉我,母亲生前的嘱托,从未与我通信的他开始在信中关注我的学习。楼辉映還在信中透露,母亲曾在他赴朝前夕亲手给他织过一件绿色的毛线背心,而他竟然一穿就是30年。想到从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到归国深造的繁忙又漫长的岁月里,陪伴在他身边的绿色毛线背心,会带给他怎样的生命意义;想到晚年的他,曾兴致勃勃地和母亲相约一起活到100岁的情趣……这段清纯无瑕的小儿女之情,贯穿了他和母亲的一生,看似淡然,却是那么隽永、真切,地久天长。遗憾的是,他们都没能如愿活到百岁。然而他们的情感由衷地共鸣,几十载岁月沧桑共同铸就不悔的人生,我不由得为他们感到欣慰。岁月溶金,无论战火考验、命运变迁,两个家庭一直守望相助。我想起晚年的父亲曾为楼辉映在沪的兄弟奔走指点,他们如此相互理解认可,这是不容易的;更不容易的是,他们对自己的家庭和亲人的感情毫不逊色,并且深深地影响了子女们,这是多么丰满的人生。

母亲卧床不起后,父亲毅然辞去返聘的工作,寸步不离地守在母亲身边。母亲则一再关照我们,她不在了,一定要给我父亲再找一个能够照顾好他的人……在父亲生活不能自理的最后几年里,我就像父亲当年陪伴母亲那样,不离他左右。

“我让上海的两个妹妹来看看他”

病中的父亲爱和我唠叨陈年往事。原来,他婚前也有位姑娘给他织过毛衣,而且那位姑娘当年也毅然奔赴抗美援朝前线,成为一名女兵。我肃然起敬的同时,对那个渐行渐远的时代,对那位我未曾谋面的阿姨最纯真的心意表达感念至深:面对战争的生死难测,剪不断的是千针万线的牵挂,是温馨暖人的体贴。

女兵阿姨的两个妹妹住在上海,其中一位受姐姐之托,来我家探望病重的父亲。她依然记得,当年父亲初到上海举目无亲,随身带来的一只小皮箱就寄放在阿姨家。她家五个姐妹,而我父亲在乡下还有五兄弟,因是同乡,他们以兄弟姐妹相称。听她一口一个“五哥哥”地称呼着父亲,很是亲切。受已经参加地下党的父亲的进步思想影响,女兵阿姨开始向进步组织靠拢,追求革命,后又赴朝参战。战后,她和丈夫回到家乡宁波。可惜,当女兵阿姨从宁波打来电话时,父亲已不能言语。她快人快语地安慰我说:“我让上海的两个妹妹多来看看他……”

我不知道,从小父母早逝、独自在外流亡求学到处求职的父亲,当年对这份来自女性的关爱有怎样的感受。不知当年的外公可曾了解父亲的家境。母亲之所以嫁给连家具都买不起的父亲,用她的话说“因为他是党员”。

做人讲良心,是父辈评定一个人道德品质的一把尺子。楼辉映和女兵阿姨,他们分别如何对待生命中留下痕迹的另一方,他们对感情的忠贞,对情谊的珍惜,同样可以用做人的良心衡量。他们被称为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当之无愧。

也许经历过战火洗礼的人对生命的体验和感触更深,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战友、挚友,付出的是超越了功利所求的、胜过了骨肉亲情的、弥足珍贵的情感。这份情感,经历了70载漫长的人生,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暖意和慰藉,生命由此浸润,因此丰满,幸福感也更为深厚。

编辑 王冬艳 437408345@qq.com

猜你喜欢

女兵外公阿姨
加菜
外公的节日
外公爱吹牛
推销
简单快乐
外公的呼噜
H是一座城
法国女兵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