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章:倾情乡土,推进农业机械化
2020-12-28马哲
马哲
立志研究农机
徐立章从小在农村长大,亲历过水田插秧、镰刀收割、人工捶打、脱壳扬尘等艰辛的劳作过程,仅一亩地就需要几个人花一天时间完成。他深知农民劳动的辛苦与不易。“我一直把提升农作物收获作业效率作为追求目标,希望研发出科学高效的收获农机,回报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从江苏大学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徐立章就确定了人生目标。
在跟随李耀明老师进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时,徐立章了解到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后导致种田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彼时机械化收获水平很低,直接制约了油菜、小麦和水稻等主要油粮作物的生产。因此,攻读硕士研究生时,徐立章毫不犹豫地把研究方向锁定在农业机械领域,立志研究推广农机化技术,为学科发展和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贡献微薄之力。
徐立章对科研的兴趣越发浓厚。从硕士研究生开始,他继续跟随李耀明从事收获机械理论与关键技术、联合收获打捆复式作业技术装备、收获机械减振降噪技术等领域研究,成功研发出一秒可收获3.7平方米稻谷的高效率稻麦联合收割机。这一成果极大地激发了徐立章立志农机研究的决心。从此,徐立章开始追逐科研报国的农机梦想。
多年来,大江南北的田间地头留下了徐立章和团队成员无数的脚印,田里的农作物见证了他们的孜孜耕耘和付出。
醉心田间地头
许多人因为忍受不了在田间地头做试验的辛苦,中途放弃了,可徐立章坚持了下来,他说:“农机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必须来自田间地头。”
联合收割机的试验往往受季节、地域差异的影响,要求研究人员跟时间赛跑,在田间奔走,掌握准确详实的理论数据后,再大面积推广应用。徐立章带领团队成员走南闯北,黑龙江、海南、青海、江苏的田间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有一年7月,徐立章与科研团队一起前往黑龙江高产农场进行实地试验,一行二十多人辗转数十个小时后才到达离中俄边境不远的目的地。为了不错过阳光正好的时段,徐立章带头投身到田间试验中。直到下午三四点,他们才想起来还没有吃饭。但是,偏远的农场人烟稀少,经过几番联系,才由农场工作人员驱车近三个小时送来了馒头。看着他们,农场工作人员不禁感叹:“原来你们做农机研究比我们农民还辛苦。”
2020年6月,徐立章带领科研团队在盐城大丰农场进行油菜联合收获试验。地里成熟的油菜一片枯黄,农场宽阔的田野里没有一点遮挡物,天空万里无云,似火的骄阳炙烤着地里的每一位农机人。有位参与试验的学生事后说道:“当时看见个电线杆都想过去躲躲阴凉。”然而,为了获取各时间段的试验数据,徐立章和团队成员坚持在试验田里进行各种测量。收获机尾部抛出的碎秸秆速度很快,打在身上和脸上不仅十分疼痛,而且危险,徐立章顾不上被打碎的眼镜片和满脸的汗水,紧紧跟着机器,为的是能更真切地观察到筛面的物料黏连堵孔情况,用于后续研究。
“每次测试自己研发的联合收割机损失率,徐老师和团队成员都是亲手将泥铲起,用水一点点清洗,留下菜籽并晾干,得到最终的结果,这样的过程总要重复十几次。”学生张鹏鹏说。
让梦想开花
十多年前,徐立章遇到了科研瓶颈期,潜心研发的梳脱式联合收割机受到从日本引进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技术冲击。“科研之路多崎嶇,要坐得住冷板凳。”徐立章给自己打气,“条条大路通罗马,此路不通,我换条路试试。”反思之后,他开始了油菜联合收割技术研发之路。
与水稻和小麦相比,油菜联合收获的困难在于油菜植株分枝交错缠绕在一起,茎秆含水率高达70%以上,而且油菜的角果成熟度差异非常大,同时完熟的油菜角果非常容易炸荚,造成籽粒损失。
经过多年的室内台架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徐立章提出了先易后难顺序脱粒、揉搓——冲击复合式柔性脱粒新方法,发明了T型配置切纵流双滚筒低损伤脱粒分离装置,解决了脱净率和籽粒破损的矛盾。但试验时,他发现了一个新问题:新的油菜联合收割机收获一小块面积时,作业性能非常好,收获两三亩以后,清选损失却成倍增加,清选筛孔中黏了许多脱出物杂余,部分筛孔完全被堵塞,使得机器无法正常作业。
徐立章苦苦思索,大量翻阅国内外文献,反复试验,经过仔细分析大量田间试验数据,首次揭示了油菜筛面黏附物的尺度分布和黏附特性,提出了基于仿生非光滑结构的油菜清选增频降阻、减黏脱附新方法,发明了非光滑仿生清选筛,创新性地解决了油菜机械化收获中清选筛孔堵塞严重、清选损失大等瓶颈问题,为油菜联合收割机的产品化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徐立章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收获的联合收割机系列产品综合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切纵流低损伤脱粒和非光滑仿生清选筛关键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成功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艰辛付出。学生胡景熙说:“徐老师眼里只有工作,从周一到周日,不是泡在实验室里,就是走在试验田间。”
如今,徐立章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但他仍一心扑在农业机械化事业上,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