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共发现一色 理性与科学齐辉

2020-12-28张星兰苗典典刘亚勤王蕾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事理木叶青蒿素

张星兰 苗典典 刘亚勤 王蕾

居里夫人说:“科学的探讨与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人类在不断的探索中创新科学,在不断的发现中获得“至美”,推动文明进步。各类探索者发现、揭示和掌握事物奥秘的过程,就是造福人类的过程。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精选了四篇反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探索及其发现的知识性文章:有记叙自然科学领域屠呦呦及其团队迎难而上,探索医药科学,发现科学成果,造福人类,以及日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加来道雄童年时的奇思妙想和青少年时期的积极探索的作品;有中国传统建筑领域梁思成简洁生动说明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让我们领略传统灿烂物质文化的科技论文;还有文学领域林庚关于中国古代诗词创作和鉴赏注重意象“暗示性”的文艺随笔。这些文章,不仅记述了科学探索历程,也阐释了不同科学领域的发现成果,展现了不同领域学者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既让我们感受到探索与发现的艰辛与乐趣,也让我们体悟到理性与科学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我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在本期杂志中,我们将带领大家整体把握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并从写作的角度进行相关的课外拓展,以期让大家在获得知识、掌握方法的同时,能够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

01探索之力

从梦想到发现,科学的探索之路是漫长而艰辛的,但科学独特的魅力和乐趣又吸引着科学家们不断去追求创新,迎接挑战。在疟疾重新开始肆虐时,屠呦呦及其团队迎难而上,勇敢接受对抗疟疾的国家级重任,全身心地投入抗疟药物的研究中,经过几十年的精深探索,终于研制出了青蒿素类制剂,减轻了疟疾的症状,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加来道雄童年时代凭着丰富的想象力探索大自然,青少年时期的他更是被爱因斯坦的“未竟事业”所吸引,不辞辛苦、放弃享受、动手实验,后来成了一名真正的物理学家。下面我们就以《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为例,来看看科学家们对科学事业的执着探索,以及他们在探索中展现出了什么样的科学精神。

课本点击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节选)

屠呦呦

在20世纪70年代的历史环境下,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开展。为了战胜疟疾,我和我的同事勇敢地做志愿者,第一批尝试青蒿提取物,以确认其对人体的安全性。随后,我们赴海南对疟疾病人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振奋人心:病人症状迅速消失!

受临床疗效的鼓舞,我们转向分离提纯,得到了抗疟的有效成分,于1972年11月8日,终于找到了这个熔点在156~157℃的无色晶体——C15H22O5。后来我们将其命名为“青蒿素”。

青蒿素的发现,是我们研究进展的第一步。我们随即转向第二步:将这个天然分子变为药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生长在北方的青蒿的青蒿素含量比较低,药物生产需要青蒿素含量高的青蒿,“523”项目的大团队成员在四川找到了含量高的青蒿。

1973年秋,我们在海南疟疾疫区试用青蒿素胶囊,取得了明确的疗效。这样,我们终于打开了开发新抗疟药物的大门。

……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如今,青蒿素联合疗法在世界广泛应用,这一疗法极大地减轻了疟疾的症状,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特别是非洲孩子们的生命。

作者简介

屠呦呦,著名药学家。1930年12月生,浙江宁波人。1969年,屠呦呦负责组建课题组参与抗疟疾药物研究,1972年发现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1973年成功合成双氢青蒿素,1986年青蒿类制剂被批准正式上市。她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解决了抗疟药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曾荣获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

写作背景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文根据屠呦呦2011年接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时的演讲及同年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论文编写而成。20世纪50年代,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出现,疟疾重新开始肆虐,消灭疟疾的国际工作遭受了重创。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在屠呦呦的带领下,团队最终发现青蒿素的抗疟作用并用它拯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本文就是对这一科学发现艰辛过程的呈现。

全文赏析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文回顾了作者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多年的执着探索,最终发现青蒿素的抗疟作用并在全世界广泛推广的过程。作为一篇知识性读物,文章深入浅出地向公众介绍了其科学探索的历程及其中的重要节点,呈现出两大特点。

1.语言准确生动而富有理性色彩。文章是一篇演讲稿,又兼具实用文的特点。作为在生物医学大会上的演讲,文章虽用“青蒿素联合疗法”“熔点”“羟基”“双氢青蒿素”“衍生物”等词语体现出专业性,却没有从专业角度讲解青蒿素治病救人的机理,语言贴合大众的接受心理,既准确又平易。在“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及“从分子到药物”这一部分中,“抗疟效果果然大幅提高”“百分之百的抗疟药效”“结果振奋人心:病人症状迅速消失”等语句及感叹号的多次使用,充分传达出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有所发现时的激动心情,语言生动轻快,却又不失科学工作者求实与严谨的科学精神,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2.思路清晰,結构严谨,重点突出。文章由引言和小标题所领起的五个部分构成。五个小标题提纲挈领,概括了青蒿素从发现、提取到创新研究再到制药推广的不同阶段,突出了青蒿素的发现及将双氢青蒿素发展成新药是人类征服疟疾疫病过程中所迈出的重要“一小步”。最后,由青蒿素谈及砒霜、石杉碱甲、芍药苷等中医药及提取物的广泛应用,强调中医药学对维护世界人民健康与福祉所做出的贡献,与引言的内容相呼应,彰显并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学习札记

发现与创造背后的思维方式及其启发

阅读科学探究类的知识性读物,既能感受科学研究工作的艰辛与乐趣,体验科学研究的独特魅力,又能了解其发现与创造背后的科学思维方式,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

如,药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是从中国古代典籍中找到的灵感。她和她的团队认真对比文献记载与实验操作之间的差异,发现现代实验提取方式与古代的提取方式不同,然后转换研究思路,用科学研究中的求异思维,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建筑学家梁思成运用类比的科学思维方式,以语言学的概念来归纳、总结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用“文法”和“词汇”来阐述建筑上的惯例、法式和构件、因素,以“可译性”来阐述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建筑实现了同样的目的,表达了同样的情感。物理学家加来道雄借助想象的非逻辑思维,从对鲤鱼世界的想象中,认识到人类观察空间的局限性,间接感悟到高维空间存在的可能性,由感性的想象上升到理性的创造,体现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科学研究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科学思维探索事物规律的,而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及成果必须用准确无误、严密规范的语言记载下来。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科学的思维方式要用最科学的语言形式呈现出来。如《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是以记叙发现青蒿素的过程及其贡献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探究文章,其中的科学思维方式体现在“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挑选出……提取了……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阅了……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改变提取方式后,抗疟效果果然大幅度提升”等体现研究过程的动词及时间变化的记叙性词句上,既使得语言简洁明快、一目了然,又展现了发现与创造背后的思维方式。可见,阅读科学探究类的知识性读物,除了要明白主要内容外,还要通过语言探求文章背后作者求真务实的态度与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升阅读品鉴能力。

02建筑之美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建筑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梁思成先生概括介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点,并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他对中国建筑的精深研究、对语言学的广泛涉猎,以及根据事物特征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与说明方法等,都是促使本文在业内外广为流传的重要因素。

课本点击

中国建筑的特征(节选)

梁思成

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作中国建筑的“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方式。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之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型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別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體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之间,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戗兽、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近代思想家、学者梁启超之子。梁思成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他还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作品的设计。

2000年,原建设部和中国建筑学会设立“梁思成建筑奖”,以表彰在建筑设计创作中做出重大贡献和成绩的杰出建筑师,该奖亦成为授予中国建筑师的最高荣誉。梁思成的学术成就也受到国外学术界的重视,英国学者李约瑟称赞他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

写作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随着北京新城建设的开展,古城的城墙和城门也随之面临被拆除的命运。为此,1953年,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奔走呼吁:“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但他们的呼吁无济于事,梁思成还遭受了不公正待遇,独具老北京特色的城墙和牌坊最终也被拆除了。在此背景之下,梁思成写下这篇文章,为挽救岌岌可危的老北京建筑奋力呐喊。

全文赏析

《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按照先总后分、先具体后抽象的逻辑顺序展开,层层深入,简洁严密地介绍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

作者首先指出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两方面做了简要的说明。接着,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归纳为三大方面:(一)(二)两点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三)至(五)点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六)至(九)点介绍中国建筑在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这九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的解释。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灵活创新,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与文化特点。我们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语言”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文章运用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民族文化史中的地位和历史意义,重点介绍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学习札记

中国建筑中的文化精神

——以北方四合院、南方侗族鼓楼为例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国家,在几千年的文化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经验,形成了包孕不同文化精神的南北方建筑。

四合院是中国北方京派建筑的典型代表。它的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正房位于中轴线上,是长辈的起居室;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

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和彩绘也处处体现着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附在檐柱上的横额楹联,悬于室内的书画佳作等,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登斯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川派建筑流行于川、滇、黔少数民族地区,其中的侗族鼓楼极具代表性。不同于四合院的低平、方正,侗族鼓楼则高耸而有坡度。它的外形像个多面体的宝塔,以杉木凿榫衔接,采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通体皆为本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却可数百年不朽不斜,充分表现了侗族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鼓楼的尖顶处筑有葫芦或千年鹤图案,象征寨子吉祥平安;楼檐角突出翅起,给人以玲珑雅致、如飞似跃之感。侗族民间有“建寨先楼”之说,每个侗寨至少有一座鼓楼,有的多达四五座。过去鼓楼上都悬有一面牛皮长鼓,村寨里如有重大事宜,即登楼击鼓,召众商议。有的地方发生火灾、盗抢,也击鼓呼救。一寨击鼓,别寨应声,鼓声所及,人们便闻声而来。因此,侗家人对鼓楼十分敬畏。独特的历史民俗、地域环境和“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哲学思想,再加上实物和图腾崇拜的宗教信仰,使鼓楼成为侗族社会文化和建筑文化的集中代表。

此外,砖瓦磨合、精工细作的晋派建筑反映了晋商稳重、大气、严谨、深沉的品格;山环水绕、曲径通幽的苏派建筑,体现出清、淡、雅、素的艺术特色,充满了江南水乡古朴、灵动的意味。中国南北方建筑,各自以其独特多样的面貌,滋养了中华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精神。

03意象之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古诗词是最凝练、最能传情达意的语言,具有独特的意蕴。《说“木叶”》从古诗词多用“木叶”而不是“树叶”这一现象入手,结合创作和鉴赏的心理,旁征博引,条分缕析,对概念上相去无几的“木叶”“树叶”等的不同艺术特征及其相去千里的意境,做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指出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只在于概念义,更在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文章逻辑严密,举证丰富,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浓郁的诗意,大家可以细加体会。

课本点击

说“木叶”(节选)

林?庚

“木”不但讓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闩、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 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作者简介

林庚(1910-2006),字静希,福建福州人,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他的一生充满诗意,著有诗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等。他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独树一帜,著有《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简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等。他是出色的诗歌启蒙者和文学引路人,吴小如、傅璇琮、袁行霈等学者皆受其影响。袁行霈曾评价:“静希师首先是一位诗人,是一位追求超越的诗人,超越平庸以达到精神的自由和美的极致。”

写作背景

《说“木叶”》是一篇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文艺随笔。林庚先生关注到了中国古典诗歌多用“木叶”而不是“树叶”这一现象,于是摘引大量古诗词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从分析中发现诗歌语言的概念义是有尽的,但它的暗示性或者潜在的意义是无尽的。于是作者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辅以活泼自由而富有文采的文字,写下了这篇饱含浓浓的文化气息且具有很强知识性、思想性的文章。

全文赏析

《说“木叶”》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具体的文学现象进行说明,探究文学的规律性。文章分析层层深入,逻辑严谨;行文活泼自由,富有文采,具有很强的知识性。

1.层层深入,逻辑严密。文章第一段紧扣题目,通过引用屈原等人的四句诗,凸显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个有趣的现象——“木叶”是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紧接着第二段开头便设问:“木叶”是什么呢?在明确说明“木叶”就是“树叶”后,作者便提出问题:为什么古代诗歌中很少看见“树叶”呢?第三段则承接第二段阐述“树叶”“落叶”与“木叶”的区别关键在于“木”字。由此引出文章的论述重点,也就是文章的第四至六段,这三段详细阐述“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木”为何会有这样的艺术特征,从而明确指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文章的第七段对全文作结:概念意义上的相去无几,在艺术领域是一字千金。全文三个部分紧密相连,层层深入,文章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2.活泼自由,富有文采。本文注重考证,细密严谨,但读起来却不枯燥无味,究其原因便是文章活泼自由,不呆板、不单调。文章中引用的素材文质兼美,而且是我们所熟知的名句。作者在对这些素材进行解读的时候,角度新颖,令读者耳目一新。另外,文章的有趣之处还在于作者不直接给出结论和观点,而是善于抛出重要问题,引发读者的探究兴趣,显得活泼自由,使读者读起来别有兴致。

3.说理有方,探究规律。本文说理的高明之处在于作者能从对众多诗句的解读中抽丝剥茧,探究文学创作和鉴赏的规律,从自己发现的文学现象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正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葛晓音所说,它“直指根本,与整个文学史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学习札记

古典诗歌中典型意象的暗示性

诗歌创作可以直抒胸臆,也可将情感附于物象。情寓象中,意在言外,这样的物象即为带有暗示性的意象。带有暗示性的意象在古诗词中并不罕见,如植物类意象柳、梅等,事物类意象月、长亭等,动物类意象鸿雁、猿等,它们都富有特定的意蕴。

植物类意象柳在送别诗中最为常见,具有很强的暗示性。它可以传达诗人离别的伤感,暗示诗人的离愁别绪。如“扬子江头杨柳青,杨花愁杀渡江人”“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等。柳多种在房前屋后,所以它还暗示故乡,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柳枝柔美,代表春天的美好,但天数不定,世事变幻,故柳又能引发诗人韶华易逝、世事无常的慨叹。而在古诗词中,梅多暗示纯净洁白、孤高自赏的品格和情操。

事物类意象月成为古代诗人钟爱的意象,浸满了诗人的感情。在古诗词中,月多暗示诗人的思乡怀人之情,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月有阴晴圆缺,故在古诗词中,月又与人的漂泊离别之哀、人生短暂之悲有了联系。如“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而长亭多出现在送别诗中,暗示着离别愁苦。

动物类意象鸿雁在古诗词中多暗示游子思乡怀亲、羁旅伤感之情。如“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而猿在古诗词中多有哀愁凄厉之感,常与思乡怀人、迁谪失意关联。

04技法延伸

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

说明性文章,根据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的不同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是以分析事物的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事理是指与事物有关的某种道理,这种道理往往比较抽象,它一般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或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

和事物说明文比起来,事理说明文写作难度大。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清晰地说明事理呢?大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深入研究,厘清事理逻辑

要想清晰地说明事理,前提是研究事理,对其有准确深入的认识。

梁思成对复杂抽象的中国建筑的特征能用“文法”作比来说明,林庚能将“木叶”背后的暗示性清晰地呈现出来,做到条理分明、清晰易懂,就是因为他们对这些事理有多年的深入研究。我们不是专业人士,没有办法做到像梁思成、林庚那样进行多年深入的研究,但事理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我们在动笔之前,需要下一番功夫,深入地认识事理,厘清事理逻辑。

首先,在写作前搜集与写作事理相关的资料,要尽可能地占有,搜集不同人从不同角度对所写事理的认识,保证全面、客观。

其次,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搜集资料是为清晰地说明事理服务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资料中找出头绪,构建联系,厘清关系,这样写起来才能把事理说透。

二、把握关键,说清事理内容

说清关键要素是说清事理的关键。根据事理内容的不同,文章的关键要素也有所不同,有的需要重点说清因果关系,有的需要重点说清事物间的联系,有的需要重点说清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等等。

《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就整体布局、建筑结构等九个方面从事物联系的角度说明了“中国建筑的特征”,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主要就纬度差异、经度差异等四个方面从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角度说明了影响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關因素。关键要素说清楚了,文章的重点也就突出了,读者读起来才会条理分明,便于理解。

说明事理时如果涉及重要概念,需要对重要概念进行阐释。《说“木叶”》一文在说明古诗词中多用“木叶”而不是“树叶”这个现象时,不仅将“木叶”和“树叶”的不同进行比较,更借助对“木叶”背后暗示性的阐释,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说清楚了。重要概念是文章的核心,这个说清楚,条理清晰才有保证。

对概念进行阐释,使用的是议论的表达方式。在事理说明文中恰当地使用议论,可以阐释事理的内涵,揭示对象的本质特征,表明作者的态度。议论使用得当,可以使整篇事理说明文锦上添花,但议论不是事理说明文的关键。写作中应时刻记住:说明是事理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加入适当的议论是为揭示事理服务的。

三、言之有序,清晰呈现事理

把事理清晰地说明白还需要言之有序。言之有序最好的方法是采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说明事理常常采用的逻辑顺序主要有从原因到结果、从现象到本质、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等。下面提供几种常见的说明顺序,供大家写作时参考:

1.找因果推事理

任何事物结果的背后都有原因的存在,即因果关系。写作时,可以抓住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推究事理。事物的一个结果往往是由多个原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所以采用这种说明顺序时可以从内部外部、主观客观等多个角度多问几个“为什么”——只有全方位建立起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才能把事理说清。

2.从现象追本质

事理抽象,对一般读者来说不太容易理解,说明的时候,可以从现象入手,层层深入,追究本质,探究事理。采用这种说明顺序时,需要对事理有准确和深刻的认识,有的时候还需要参照相关的理论书籍,借助一些理论原理,才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把事理说透彻、说明白。

点评 本文有两个突出的亮点可供借鉴:1.文章选取古代东西方不同的劳动方式作为说明的主要内容,重点突出;2.根据内容选择了“找因果推事理”的说明顺序,从地理条件和文化氛围两个角度来探究古代东西方劳动方式不同的原因,层次分明,说理清晰。

题目2 >>

常识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重要。它们有些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些与文化相关,如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多采用对称布局;有的则凝结着人生的某些经验,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些常识的背后其实都存在某些事理,试以“常识中的‘理”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说明文,题目自拟。

思路点拨

常识往往是常理,是普遍知识和一般知识。常识来源于日常知识的点滴积累,因此,常识背后常常存在事理。面对这道作文题,我们可以从某一常识入手,抱着理性的态度剥开现象背后的事理;也可以从某一类常识入手,分析此类常识背后的规律;当然也可以统观常识,分析常识的形成原因,从而揭示常识背后世界运行变化的大道理。写作时要把握几点:第一,在动笔前多掌握相关知识,深入理解常识背后的事理,并理解准确、到位;第二,要将抽象的事理说清楚,用语力求通俗易懂、適当生动;第三,行文讲究逻辑,说理层次清晰。

佳作示例

?常识中的“理”

文/北京市第十中学?李子贺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一叶落知天下秋”“红灯停,绿灯行”,以及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多采用中轴对称布局……这些我们熟知的知识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和人生经验的总结,也被为常识。而这些我们无比熟悉、看似简单的常识和现象背后,其实存在着深刻而复杂的事理。

人们根据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总结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一叶落知天下秋”“苹果熟了会落下”等常识。这些常识蕴含着丰富的理趣。其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与大气运行的规律相关:朝霞的出现说明水汽东移,侵入西方,会带来降水;晚霞出现,说明云层向东对流,空气中没有水汽,会是晴天。“一叶落知天下秋”,是因为叶落是秋天的特征,天气转凉,树木越冬需要养分,叶落可以减少水分、养分的损耗。而苹果熟了向下落,则是因为地球引力的作用。这些看似感性而简单的总结,隐含着自然界运行变化的科学规律。

“红灯停,绿灯行”是日常生活中的交通常识。那么,为什么停下等待用红灯,通行用绿灯呢?那是因为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是不同的。在可见光中,红色的波长最长,绿光波长相对较强,红光有着较强的穿透力,而绿光传输距离较近。因此,设置“红灯停”是想让驾驶员在交通状况复杂的情况下首先看到红灯,从而提前减速保证行车安全。小小的交通常识显示着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为何多采用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呢?这与中国的礼制思想密不可分。中国的礼制思想包含敬祖重孝、敬天地重社稷,当然还有皇权的至高无上。因此,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威严、富丽堂皇,轴线两侧的建筑为陪衬主体建筑而相对矮小,这种明显的反差和对称格局彰显了皇权的威严。而中国古代宫殿的左前方常设帝王祭拜祖先的祖庙,右前方设有帝王祭祀社稷之神的社稷坛。这种“左祖右社”的对称布局则是中国古代崇敬祖先、敬畏天地的有力体现,同样有着浓浓的传统政治和文化因素。

常识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观察、思考而获得的,然而常识只是表面现象,躲在现象背后的是自然运行的科学规律,是保障生活有序运行的运用智慧,是令我们敬畏、启我们思考的文化因素,需要我们尊重、学习。愿你尊重常识,拥有常识,在这个变化的世界里,保持足够的清醒,以不变应万变。

点评 本文紧扣“常识中的‘理”,列举现实生活中人们熟知的几类常识,分别阐释其背后的事理,内容通俗易懂,清楚明白。同时,作者对所选素材进行了因果分析,且从自然、生活、文化三个角度对“常识中的‘理”进行探究,层层渐进,结构清晰。

猜你喜欢

事理木叶青蒿素
阐释现象 揭示事理——说明文写作六步曲
辣木叶水提取物减缓奥氮平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紊乱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切莫盲信所谓的“青蒿素食品”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
——青蒿素
一个青蒿素品牌的崛起
一语中的
超声波法提取长白楤木叶皂苷及其组分分析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作用机理及其对鸡球虫病的防治
微精事理 宏揽全局──《战时美国的欧洲战略》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