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名校“强基计划”招生名额未满引关注
2020-12-28
2020年7月底,北京某高中的学生王琼坐在一间110人左右的考场,参加“强基计划”的笔试,但她的身边只有不到30个考生。这是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弃考”考试,而王琼所在的考场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果不其然,9月中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纷纷发布通知,因计划招生数未满,补招“强基计划”学生。甚至一些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仅有50%至60%的完成率。就连北京大学也是原计划招生900人,实际只招收了842人。年初引发热议的“强基计划”,如今却烧了個“冷灶”,热度不及往年的自主招生,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意味着什么?这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多维解读
“强基计划”自动屏蔽存有功利心的考生
近期,“强基计划”遇冷之说甚嚣尘上。但实际上,经过高门槛的审核,“强基计划”报名人数超过135万,最后只招收6090人。冷,还是热?不言自明。可以说,“强基计划”的一大特点是条件严苛。首先,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招生计划,而是一个国家急需的战略人才培养计划,着眼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因此,其特别强调了培养方式的独特性,比如单独编班、单独制定培养计划、“本—硕—博”打通培养等。其次,在遴选对象上,特别强调了两点:第一是有志于基础学科学习研究,第二是学科特长极其突出;二者缺一不可。
学科特长突出,又有志于献身基础学科,这种人有多少?这其实才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如果说“强基计划”缺生源,那缺的一定是合适的生源——优秀且有志于基础学科的,而不是把“强基计划”作为进入名校的跳板。保持一个高门槛,自动屏蔽一批存有功利心的考生,对于保持“强基计划”的初心和使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世界上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之所以伟大,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绝顶聪明,更在于他们有志于科学研究,用心且努力。
实际上,我们更应该检视的是,为什么非要搞“强基计划”?显然,这是因为没有很多人甘于坐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冷板凳”,很多高考的优胜者为了不辜负十年苦读得来的高分,更愿意选择计算机、金融、管理等热门学科。从这个角度看,这已经不仅是学校、教育部门该着急的事了,而是整个社会、社会评价需要检讨的问题。如果从事基础学科研究不比学计算机、金融、管理差,那么我们就可以乐见“强基计划”的消失了。
“强基计划”将带动教育生态系统变革
众所周知,“强基计划”改革立足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需求,突出基础学科支撑引领作用,培养未来领军人才,定位本就与自主招生不同。相比以往的“择分”,“强基计划”的“择志”色彩更加鲜明。实际上,从报名情况看,今年“强基计划”全国报名人数并不少,只不过一些高分考生在成绩发布后最终放弃“强基计划”转而选择了其他热门专业。这种略带冲突意味的情节,恰也从侧面反映出“强基计划”的改革气质和效应。
实际上,“强基计划”的实施将带动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深刻变革。非热门专业、没有降分录取优惠、录取后不能转专业、不对竞赛生敞开大门……面对这些“条框”和无法以此为跳板进入名校的现实,想要报考“强基计划”的学生和家长不得不理性选择,这对过去社会上长期形成的追求“热门”和“钱景”专业的功利主义升学观是有力的匡正。此外,“强基计划”拓宽了人才选拔的视野,拓展了考生评价的维度,初步形成多元评价基础上的多元录取局面。虽然这一计划招生人数不多,但影响面较广,足以形成积极导向,是对一种新的人才观及招生观的丰富和诠释。与此同时,“强基计划”重招生,更重培养。把招生与培养贯通设计、把基础学科学习与专业学习衔接起来、把“本—硕—博”长周期人才培养贯通,是“强基计划”的突出特点。检验“强基计划”成败的关键,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是否有成效,各高校应把工作重心迅速转移到完善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