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景坤/徐振明

2020-12-28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杨靖宇烈士陵园陵园

01

孙景坤

孙景坤是96岁高龄的志愿军老兵。在辽宁省丹东市光荣院,一件挂满军功章和纪念章的军装挂在孙景坤老人的床头,这是他那段戎马生涯的见证。

1948年参军入伍的孙景坤曾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多次重大战役,并立下赫赫战功。1952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在配合上甘岭战役的一场战斗中,身为副排长的孙景坤接到了增援161高地的命令。当时,161高地三面处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送弹药上去要冲过十几条封锁线。孙景坤说:“当战士的哪能讨价还价?让上咱就必须得上!”冲上阵地的孙景坤和所剩无几的战士们一起浴血奋战,从中午一直到半夜,他们最终守住了高地。因为作战英勇,孙景坤荣立一等功。1953年,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成员,孙景坤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55年孙景坤复员。他放弃了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回乡务农。在办理党组织关系时,他隐瞒了自己的战功和荣誉。后来,作为生产队长的孙景坤带领乡亲们大力发展粮菜生产,用几年时间栽下了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此外,他还带领乡亲们一同修建水坝、改造耕地。

20世纪90年代,抗美援朝纪念馆移地改建,向社会征集文物,孙景坤考虑再三决定将自己的立功证书等纪念物品捐献出来。直到那时,人们才知道他是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

锐评:70年前,青春年少的孙景坤刚参加完解放战争,又踏上保家卫国、出国作战的征程,用铮铮铁骨和将士们一道筑起了血肉长城;战场归来,他收起军功章,扛起锄头,带领乡亲们改变家乡面貌,一干就是近30年。远去了金戈铁马,淡漠了碧血狂沙。今天,在如水的岁月里回望,我们看到的是96岁抗美援朝老英雄孫景坤的家国情怀、无悔初心。

02

徐振明

深秋时节,位于吉林省通化市的杨靖宇烈士陵园内层林尽染。95岁高龄的徐振明虽然行动不便,但还是喜欢坐着轮椅到陵园看看。

1942年,不到17岁的徐振明参军入伍。新兵培训时,两年前牺牲在林海雪原的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杨靖宇将军成了他心中的英雄。“我们听后特别感动,发誓要向杨将军学习,保家卫国、抗战到底。”徐振明说。在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徐振明勇敢作战,日照、诸城、高密、莒县等地都留下了他与日寇战斗的足迹。在莒县阻击日寇突围的一次战斗中,他被炮弹击中背部,苏醒后仍坚持参加战斗,荣立一等功。日本投降后,徐振明参加了解放战争。1950年10月,徐振明又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先后参加了松骨峰阻击战、394.8高地战等战斗。战斗结束后,他再立一等功。

1958年,徐振明从营职干部岗位转业,部队给出了三个岗位供其选择:招待所所长、福利院院长和杨靖宇烈士陵园管理所所长。胸前挂着一块块勋章的徐振明本可以选择过舒坦日子,但他却决定为杨靖宇将军守陵。于是,听着将军事迹从“娃娃八路”成长为“战斗英雄”的徐振明,义无反顾地来到陵园,成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1980年徐振明离休,但对陵园放不下心,儿子在他的再三劝说下,心甘情愿地接了父亲的班。

锐评:战争时期,他拿起枪杆,在枪林弹雨中穿梭,英勇作战;和平年代,他放下功名,在烈士陵园里坚守,守护英灵。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徐振明不仅矢志不渝地守护着英雄,也守护着中华民族铭记英雄、崇尚英雄的精神高地。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应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奋勇争先。

写作点拨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无数英雄故事被媒体争相报道。10月14日,孙景坤和徐振明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们是永葆革命本色的抗美援朝老英雄,并号召全社会向他们学习。他们的事迹可以用于写作英雄、不忘初心、个人与国家等话题的作文。

猜你喜欢

杨靖宇烈士陵园陵园
维权解难题,英烈归陵园
普兰店区唐房革命烈士陵园
沙岭战役烈士陵园
大石桥市烈士陵园
杨靖宇的最后时刻
铁岭市烈士陵园
走进陵园(外一首)
建设陵园 缅怀先烈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英雄杨靖宇之死
陵园艺术雕塑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