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在国内突发性新闻报道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28张余璨
张余璨
摘 要 从近几年多个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可以看到由于VR技术具有沉浸性、交互性、想象性等特点,现已成为突发性新闻报道的热门。文章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以VR技术应用在国内突发性事件报道为研究对象,并结合案例分析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VR技术应用在国内突发性新闻中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提出虚拟现实技术在国内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VR);突发性新闻;虚拟环境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7-0038-03
1 概念梳理
1.1 突發性事件
所谓突发性事件,即在现实生活中出乎意料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同时还具备较高新闻价值的事件。这种事件通常会打乱人们寻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同时还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生命、财产等方面的损失。突发性事件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事先安排好的具有“仪式性”的活动并不相同。突发性事件的基本特点是相对于公众而言的,它是不可预测的,往往伴随着极强的危害或灾难,通常会造成惨痛且持久的不幸,备受公众关注[1]。因此,突发性事件具有重大影响和不确定性。
1.2 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通常称为虚拟现实或称虚拟实境,简称VR,并具有沉浸感、交互性、想象性的特点[2]。VR用通俗易懂地话来阐释,即人们通过利用高新技术生成具备真切的听觉、触觉、视觉等多种感官于一体的虚拟环境,但要进入这个虚拟环境,用户需佩戴必要的VR设备与虚拟世界中的对象进行实时互动,在这个过程中用户能够获取身临其境的感受与体验。
现如今,这项技术已广泛应用到系统仿真、科学可视化、三维动画等领域。在哲学领域,虚拟现实是指在效能方面是真的,但现实生活中,却并非有如此的事实或实体。
2 VR在我国突发性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2.1 主流媒体为主导,与技术公司合作
在研究分析时,笔者发现VR突发性新闻的制作者通常是以主流媒体为主导。例如,央视网建立VR浸新闻频道,并设有“大突发”专栏,发布了《战疫又抗洪 武汉人没在怕的!》等系列作品。随着各类媒体转型、融合,地方媒体也相继开始了VR新闻报道,但由于地方媒体深受自身媒体定位等因素的影响,通常突发性事件鲜少会在他们的选题范围之内。
相较于国外,我国新闻媒体独立制作VR新闻技术尚不成熟,为确保作品质量通常选择与技术公司合作。例如,2015年12月20日发生的“深圳垮塌事件”。事发后,新华社联合兰亭数字等VR视频制作公司,进行现场录制。在视频制作完成后,作品由新华社App、中国网事等平台发布。由此可见,我国现阶段VR新闻作品的制作以主流媒体为主导,通常选择与技术公司合作,同时为了较大范围覆盖受众,发布平台广泛。
2.2 坚持正面报道,注重社会效益
“深圳垮塌事件”发生后,财新、新华社从救援部署和周边施工情况等多个角度完成了《深圳垮塌事故救治医院探访》等多条VR系列专题报道[3]。在这些作品中,观众就像突发性事件现场的“目击者”可近距离地观察救援人员现场搜救的情况。再者,央视网VR频道发布的突发性新闻,如《叠溪,我们和你在一起》《闻“汛”而动 堤坝筑起“橙色长城”》等。俗话说“看报先看题”,阅读这些标题,我们不难感受到正面向上的精神。在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时,可以总结出国内突发性新闻叙事侧重于政府如何做以及事故的损失等方面,注重对事件本身报道,着重对典型事迹进行正面报道,坚持社会效益。
总之,VR技术利用360°的情景、多维度立体的呈现方式让受众摆脱二维平面的叙事方式,进入到一个虚拟的仿真新闻世界之中[4]。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曾说:“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感觉能力的扩展或延伸。”[5]在这个虚拟仿真的世界中,VR技术打破了地域时空限制,受众以第一人视角身临其境地融入新闻现场。
3 VR在我国突发性新闻报道中应用的不足
3.1 模糊现实与虚拟世界
VR新闻对观众可能有极大的蒙蔽性和操纵性。一方面,突发性新闻的报道效果不仅对政府的公信力有着极大的影响,还关系着舆论生态的健康稳定,然而VR技术却有极大的蒙蔽性。我们的大脑通常不是客观记录,而是“反向模拟”在作品里获得的数据,因而会使大脑产生幻觉,以伪乱真,并且VR新闻最终是由人制作完成的,这就导致了作品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但受众却相信眼见非虚,从而全盘接受。因此,VR技术只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一个超真实的“拟态环境”。即虚拟的场景即使无限接近于真实场景,但也不等同于真实。
另一方面,当经济效益等新闻生产背后“看不见的手”操纵新闻报道时,新闻的真实性就有待商榷。因为,虚拟真实的世界能够麻木人类的感觉,进而瓦解用户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让用户沉浸在虚拟的视觉享受中,排挤了新闻报道必然的调查和取证。
3.2 周期长且成本高昂
VR是一种正在发展的新技术,我国相关人才体系培养也不够完善,掌握VR制作技术的人才缺乏新闻思维,难以适应传统新闻生产模式,同时,制作VR新闻除需大量实景拍摄外,还需较长时间的后期制作,这导致了制作周期加长。例如,前文提到的“深圳垮塌”事件事发于2015年12月20日,而财新发布的VR系列作品却在2016年,离事件发生已经过去了4个月。
长周期的制作必然伴随着生产成本的昂贵,但极其昂贵的生产成本却是VR技术与生产制作环节的对接尚不成熟而造成的。美国探索频道在VR新闻作品的生产实践中发现,目前制作VR新闻内容的最大障碍是前期拍摄和后期的制作。以财新VR《深圳垮塌事件》系列作品为例,事件发生到作品发布,其时间间隔长达4个月,消耗的时间和人力、物力的成本是不言而喻的。
3.3 新闻价值流失
在VR突发性新闻之中,制作者们也会在作品内配置许多具有提示性的功能,以方便用户更全面、更高效地获取信息,这使得用户沉浸在这样一个超真实的“拟态环境”[6]之中并具有比以往更多的主动选择权。在VR新闻的大场景中用户可以自由探索并获取信息,但用户对信息的选择则可能会根据自身文化背景、个人好恶等因素,对新闻呈现的某些次要因素过分聚焦,而忽略了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这导致原本的议程设置被削弱,进而导致新闻价值流失。
目前,国内VR突发性新闻的报道大多重形式,流于表面,忽略有价值的信息。这些追求大场景的表面“功夫”,也因此导致许多伦理问题的出现,如满目苍夷的灾害场景不仅会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还会对人造成精神伤害。
3.4 技术体系尚待完善
我国的传统媒体分条块分隔,多级管理也是导致技术体系不够完善的原因之一。由于各地方资源保护、行业利益等,各媒体之间的资源和技术体系的建立仍然存在诸多困境。同时,中国媒体注重舆论导向作用,忽视了受众的需求,导致对市场的反应较为迟缓,内容生硬。例如,央视网VR浸新闻频道,据统计从2016年成立至2020年1月,针对突发性新闻报道的“大突发”却仅3部。并且在针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VR新闻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多以360°全景图片并配以音乐制作完成,但对相应的人物采访却有所欠缺。
另外,很多地方性媒介,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难以承担巨额的制作成本费用。因而,跨地域、跨行业、跨媒体的技术体系建立很难取得实效。
4 VR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应用策略
4.1 坚持客观原则,培养复合型人才
由于VR突发性新闻模糊了真实与虚拟的界限,而制作者由于自身文化背景、生活经验等不可避免的带有主观色彩。因而,VR突发性新闻制作者对事实的报道应坚持客观性原则。
在我国应用VR进行突发性新闻报道,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并且,根据领英发布的全球VR人才供需报告显示,美国VR人才占40%,英国VR人才占9%,中国VR人才占比2%,但中国VR人才需求量却达18%,位居全球VR人才需求量第二[7]。因此,我国相关的VR人才缺口大,所以急需与高校合作,培养一批技能精湛的复合型新闻采编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能掌握新闻传播相关知识,还能掌握VR技术的整体制作流程。这样,我国VR新闻人才才能准确把握突发性事件的本质和核心,使其与VR新闻报道的叙事模式相融合,为观众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VR突发性新闻作品。
4.2 优化组织机制,打造高效率团体
由于VR技术并未与新闻生产流程成熟地融合,而出现VR突发性新闻间歇性发布的现象。因此,媒体需要创建与VR新闻生产流程相对接的组织机制。
首先,制定VR突发性新闻行业规则,选用具有扎实新闻素养和熟悉其报道的整体制作流程的人,制订具体的流程操作的标准。我国与西方国家制度不同,是党管媒体的国家,因此我们也可发挥政府的监督作用,让政府作为监管机构来对VR作品进行监管。其次,为避免道德伦理问题的出现,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媒体制作的经验,即选择与VR技术公司合作,但对于新闻的把关编辑权,一定要掌握在新闻媒体的手中,这样才能确保VR新闻作品符合道德伦理标准和行业规则。最后,媒体机构安排资深编辑等专业人员进行整合信息资源,对突发性事件的选题进行筛选,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组成采编人员,实时跟进事件动态,确保高效率发布新闻信息。
4.3 探索叙事模式,增加原创性内容
目前,我国VR突发性新闻报道时长较短,内容同质化严重,叙事模式单一,多是360°全景图片,动态感不足,进而导致对受众的吸引力不足,更甚的是可能会导致一些“半沉浸式”作品的被呈现出来。如“VR新闻实验室”就采用360°全景的制作方式报道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的洪涝灾害;以及“VR虫洞”平台利用VR技术呈现的九寨沟震后的真实图景,都皆因叙事模式单一,内容展示角度雷同,而未成为优秀的VR新闻作品。根据VR新闻的特点,新闻媒体可以探索一条交互性线索与多条线索相结合的叙事模式,让用户能够全方位了解突发性事件的始末。
独具匠心的内容创新是新闻媒体的源头活水。因而,突发性新闻报道只有增强原创内容,坚持内容为王,借鉴国外优秀团队制作经验,探索突发性事件叙事模式,才能争取在新闻传播战场上的优胜。
4.4 丰富技术体系,建构智能化布局
在媒体大融合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多元平台交互应用,因此,单一的运用VR技术报道突发性事件是与现今多元化报道模式不相符合的。随着各项新技术相互交融,各类技术终将走向交互应用。因此,VR突发性新闻作品可以与无人机、AI等各种形式交互应用。例如,在信息采集阶段,记者不方便进入现场进行信息采集时,可借助无人机进入现场采集所需信息。在新闻生产阶段,前期可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需求,确定新闻主题,然后,设定程序运用人工智能制作新闻,不仅将记者从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还满足了突发性新闻时效性。最后,在新闻分发阶段,运用算法推荐,为用户推送个性化信息,以此形成豐富的技术体系。
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政策并投入资金,促进从中央到地方展开智能化布局。在全国多地搭建大数据平台,打通数据壁垒,以此方便各类地方媒体机构各取所需,并形成VR突发性新闻产品进行传播。
5 结语
总的来说,VR技术在突发性新闻报道中是有着传统媒体报道所不具备的优势。但由于我国当前VR技术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探索VR新闻的报道模式上经验不足,导致在报道模式方面未能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因而我国VR新闻报道形式较为固化。
参考文献
[1]俞晓兰.论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导向[J].中国市场,2012(39):94-95.
[2]喻国明,谌椿,王佳宁.虚拟现实(VR)作为新媒介的新闻样态考察[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3):15-21.
[3]吾·欧登格尔乐.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创新性应用——以财新“深圳垮塌事故”VR新闻报道为例[J].科技传播,2016,8(23):86-88.
[4]刘泽琦.央视网VR新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8.
[5]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2000:20-21.
[6]喻国明,张文豪.VR新闻:对新闻传媒业态的重构[J].新闻与写作,2016(12):47-50.
[7]李铎,陈克远.领英全球人才报告:中国VR人才需求量全球第二[N].北京商报,2016-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