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生源结构差异的个性化培养策略
2020-12-28李思维李静
李思维 李静
摘 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高职扩招百万的目标是政府为应对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项问题而采取的必要手段。作为扩招的一线单位,全国高职院校肩负着巨大的压力与责任。百万扩招进行到目前阶段,因生源结构差异导致的培养困难成为高职院校碰到的共性问题。基于生源结构差异,提出生源结构差异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个体素质水平的差异,对这种差异的忽视,是培养人才的重大隐患。同时提出,解决这个问题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应的个性化培养策略改革,最终达到为社会培养好的人才,为企业提供好的员工,为学生谋求好的出路。
关键词:高职百万扩招;生源结构差异;个体素质水平;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2-0090-02
引言
在2019年3月5日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以较长的篇幅阐述了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问题,其中提出的“改革完善高职院校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以下简称“百万扩招”)的政策成为了各高职院校关注的焦点。百万扩招是为了解决外部经济环境逐渐恶化、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且乏力、经济发展动力疲软、就业结构性矛盾升级和社会经济平稳发展需求[1]而提出的国家级层面的重要发展战略。百万扩招为高等职业教育解决了招生困难的问题,使得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舆论、政策和资金上的关注和支持[2]。同时,面对百万扩招,高职院校也遇到了诸多的挑战,如对办学能力的挑战、对硬件设施的要求、对师资规模和质量的挑战等等。而如何克服因生源结构的差异导致的培养模式上的“水土不服”,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现有生源结构及其特点
(一)应届生源结构
高职院校的传统生源结构是统一和稳定的,应届中职和高中毕业生为高职院校的主要招生对象。应届生源受教育水平、知识构成、社会经验、年龄、心智成熟度等因素基本相同,在培养模式设计上可采取统一、共用的培养体系,而且各高职院校对于應届生源的教育经验已经非常丰富,属于完全成熟的生源结构。应届生源的特点有两条,一是生源结构上几乎没有差异性,所以可以采取统一的培养体系进行教学;二是生源的个体差异也相对较小,即使出现个体情况较为明显的学生,可以由教师进行单独辅导,不会影响整体教育质量。
(二)非应届生源结构
在进行以中职和高中应届毕业生为主要招生对象的职业教育的同时,高职院校也担负着各种类型的其他教育,如成人继续教育、社会服务性教育和扶贫教育等。此类教育的生源相对应届生源结构较为复杂,包含在职人员、往届高中毕业生、往届职高毕业生、技校毕业生、下岗工人、再就业人员和农民等等,统称非应届生源。生源结构的复杂和教育目的的不同,使得非应届生源的培养模式更具针对性,通常为技能培训,不具有职业教育的系统性。此外,高职院校针对非应届生源的教育经验丰富,所以非应届生源也属较为成熟的生源结构。非应届生源的特点为,第一,生源整体结构复杂;第二,非应届生源受教育目的明确;第三,非应届生源占用教学资源相对较少;第四,培养模式较为灵活。
(三)百万扩招生源结构
百万扩招的生源结构更为复杂,非应届生所占比例更大,生源结构丰富,生源类型更具多样化[3]。百万扩招的目的是全面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质量和覆盖面,是对传统职业教育在认识上、规模上、质量上、效益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单从招生条件来看,对于扩招生源的年龄、学历、工作、经历上来看,并无特别严格限制,录取条件很广。从生源结构上来看,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均在扩招录取范围内。从生源的职业构成来说,有退役军人、农民、企业老板、企业职工以及创业人员,职业构成丰富多样。总体来讲,百万扩招生源结构丰富多样,但各类生源素质水平差异较大。百万扩招生源的各类素质水平差异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第二,知识构成水平不一;第三,年龄差异较大;第四,社会经验的不同;第五,心智成熟度不同。
二、百万扩招学生的培养问题
在已经结束的教学期内,扩招学生的培养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生源结构的巨大差异所导致,具体来讲与上文所述的扩招生个体素质水平差异大有着密切联系。
(一)受教育水平不同,无法进行统一性教育
百万扩招学生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统一授课较难进行。在对扩招生实际授课过程中,要么学生知识水平不够,跟不上课程内容,要么学生知识水平超过班级平均水平,学生认为课程无意义,从而不配合上课。两种情况综合起来,便导致教师授课难度增高、教学管理困难、课程体系不符合班级标准。
(二)知识构成状况不一,单层次教育执行困难
百万扩招学生入学后,与传统高职学生相同,按专业划分班级进行教学。同一班级内,因为生源结构的差异,有些学生从未接触过专业知识,有些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程度了解,而有些学生因从事相关行业对专业了解程度较高。这种知识构成的不同,会导致同一班级无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内容深度。
(三)年龄差异较大,提高课程设计难度
一般来讲,认知水平是随着人的年龄提高而提升的。年龄越大,一般更容易接受知识,而年纪越小,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则需要更长的时间。百万扩招生源年龄差异较大,一个班里的年纪跨度也比正常班级大得多,那么教师上课时就容易碰到相同知识点不同年龄层的学生理解程度不同问题,这就提升了课程设计的难度。
(四) 社会经验不同,培养计划难以实施
社会经验要结合学生的阅历和经历来界定。对于社会经验较低的学生,可以设计较为系统的培养计划。但是对于社会经验较为丰富的学生,尤其是对专业知识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学生,那么培养计划的设计应该以进阶为目的。两类学生身处一个班级时,培养计划的制订就变得较为复杂,并且难以实施。
(五)心智成熟度不同,教学管理上的强度无法统一
学生的心智成熟度主要表现为学生在面对难题时的表现、学生在碰到困境时的精神状态(逆商)以及学生持之以恒的能力。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态度散漫,面对困境选择逃避。当然,也有学生心智成熟度较高,积极学习、认真探索、积极面对困境。两类学生共处一班时,会导致教学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难度,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三、培养模式困境的解决
面对百万扩招中生源差异带来的诸多培养问题,如果不及时改变和解决,则会造成学生培养质量不高,进而影响国家提倡扩招的初衷和目的[4]。而影响学校培养质量的因素中,生源结构差异导致培养效果不佳的情况是本文解决的重点问题。生源结构差异,具体表现就是学生的个体素质水平差异。要解决这个差异所带来的培养问题,既要从院校的培養制度、办学方向、就业促进和校企合作等宏观角度入手[5],同时也要针对扩招生的个性化因素等微观角度来作出相应的调整,达到整体布局、个体变通、宏微协调、全面改革的策略。
(一)除坚持弹性学制外,发展信息化教学和学分制相融合的个性化培养理念
百万扩招生源并非传统的高职应届生源,大多数扩招生还承担着社会的多种角色,他们无法在校进行全日制教学。那么,教师可将课堂视频上传至线上供学生观看学习;在线上设置多种教学环节以监测学生学习状况;在线上设置多类考核或通关手段,考核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施行在线答疑,解决学生问题。此外,将信息化教学和学分制相融合,给学生的线上教学完成情况赋予学分,以学分来考察信息化教学的质量。
(二)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层教学,实施“强带弱”的协同教学模式
面对扩招生知识构成不一和年龄差距较大的现象,应将学生划分不同层级进行教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安排进行统一性基础教学,有基础和有相关经验的学生进行进阶型教学和实训教学,专业知识扎实的学生安排实训教学和校企合作项目,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此外,组建“强带弱”协同小组,委任第三类学生为组长,每组合理分配第一、二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配实践任务。第三类学生可以通过辅导他人强化专业知识、加深理解和引发创新。第一、二类学生可通过他人的经验分享增长知识和加强认知。
(三)深化校企合作之余,鼓励资源共享教学的模式
百万扩招的生源当中,有一部分学生为行业相关从业者,这类学生入学目的是为了加深自身专业知识,寻求校企合作或摸清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这类学生专业知识过硬,应轻理论学习、重项目融合,以学生促项目,以项目促进步。同时,充分发挥这类学生的行业资源,鼓励其与其他学生进行资源共享,为其他学生分享实际案例,或提供实习岗位,或帮助创业,或带领进入行业工作。这样既完成了教学目标,也解决了学生社会经验的差异,又促进了就业。
(四)施行开放性选课制度,开展公开课教学
针对扩招生的结构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精准培养的教学培养模式。在课程安排上,除了安排必修课程外,还要允许扩招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选修课程,以达到精准化培养的目的。同时要注意,开放性的选课制度要配合学分制和信息化教学协同发展,细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学分制,强化选课制度和学分制的契合度。除此之外,开展公开课教学,寻找热点话题和热门案例进行剖析讲解,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关注度,用实事促学,用实践助学。
参考文献:
[1] 古光甫.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发展机遇、挑战和应对策略[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20,(1):7-11.
[2] 潘菊素.关于高职院校扩招百万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9,(14):12-16.
[3] 张宏亮.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生源结构变动与职业教育调适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7):54-60.
[4] 郭广军,李树生.扩招背景下在职与职后高职教育供给结构与质量改革路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15):11-16.
[5] 周建松,陈正江.高职百万扩招的战略意义与实现路径——基于全纳教育视角的分析[J].江苏高教,2020,(2):11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