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志愿服务育人激励模式探索
2020-12-28彭辉辉
彭辉辉
摘 要: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和载体。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但高校志愿服务育人激励模式却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如何通过建立健全志愿服务育人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广大新时代青年学子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基于当前的调研分析,尝试从政府、企业、高校、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志愿服务对象出发,探索构建完善的高校志愿服务育人激励模式。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育人;激励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1-0094-03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天津时强调,“志愿者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前行者、引领者。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1]近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在我国高校蔚然成风、蓬勃开展,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认可,已成为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对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通过问卷调研(调研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9份,有效回收率为97.9%)发现,高达83.15%的大学生“参加过,并且愿意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但高校志愿服务育人激励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通过不断完善志愿服务育人激励机制,实现志愿服务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高校志愿服务育人激励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外生激励环境仍需培育和加强
1.志愿服务观念普及需要加强,志愿服务激励重精神轻物质。当前,新闻媒体对志愿者及志愿活动的宣传力度逐年加大,但还远远不够,公众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相比西方国家仍显偏低。对志愿服务精神的宣传不足,造成社会志愿服务人文环境的缺失,也限制了外部环境对志愿者的激励功能。同时,政府对志愿服务激励的表现形式多以荣誉奖励为主,物质性鼓励也有,但是比重不足,导致高校在发动引导志愿者投入服务时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2.志愿服务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志愿者的安全和自我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虽然,我国相继颁布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但在关于志愿者的法律地位、志愿者权益保障等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待出台和完善。针对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政府并没有从法律上明确界定和规定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以及被服务对象之间的法律责任关系,这就导致志愿者的权利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3.企业的志愿服务参与力度不足,志愿服務组织需要进一步整合。企业对志愿服务及公益事业的支持和参与,是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最重要体现。目前,企业内部的志愿服务宣传和志愿服务文化需要加强,企业对志愿服务的资助和参与度也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同时,随着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各志愿服务组织,尤其是高校的志愿服务组织,各有各的志愿者激励体制,且存在互不打通、各自为战的局面。为了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近年来,虽然政府牵头进行了一定的整合,但整合程度还不够。
(二)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内生激励环境仍需培育和加强
1.校内志愿服务文化的培育需要加强,校内志愿服务活动资金来源需要进一步拓宽。目前,高校利用学校的各级各类媒体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大力宣传,高校志愿服务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厚,但高校志愿服务文化的底蕴、厚度尚需加深。高校志愿服务的活动经费,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学校经费的支持,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政府大型活动志愿服务专项经费补贴;企业和个人的资助;志愿者个人自费。现在来看,学校经费的支持是最主要的来源,但学校本身经费有限。因此,高校仍需努力拓展志愿服务的资金来源渠道,为高校志愿服务开展做好资金保障。
2.志愿服务组织激励机制存在一定的不足,没有很好地实现与社会对接。目前,各高校志愿服务激励存在各自为政和形式单一等方面的问题,且激励主要局限于高校内部。作为一名志愿服务者,在物质激励和荣誉激励的基础上,心理上的认同与肯定往往更能激发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但从目前来看,社会各界普遍缺乏相应的激励支持政策。各高校虽然制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但仍局限于高校内部,没有打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荣誉体系壁垒。因此,在加大社会支持力度的基础上,要逐步构建起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志愿服务相互认可机制,整合激励措施,满足志愿者的多元化激励需求。
3.志愿服务技能培训不系统不全面。高校志愿服务的开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常规性的志愿服务,另一种是临时性的志愿服务活动(如国家的大型活动、赛事)。虽然,这两种志愿服务,尤其是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志愿者都能得到一定的技能培训,但培训缺乏应有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基本都是“就事论事”型的目的性、事务性培训,而对志愿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服务艺术等方面缺乏系统的指导和专门的培训。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的一些活动停留在承担突击任务,或者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效果的低层面上,使得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六轮联动激励模式的构建
志愿者激励机制“是发掘和适应志愿者的需求,通过嘉奖、激励、优惠、回馈等方式吸引他们持久参加志愿活动,持续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爱心服务”[2]。高校志愿服务育人激励机制模式构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基于调研分析,笔者尝试从政府、企业、高校、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志愿服务对象出发,实现六轮互动互联,探索构建高校志愿服务育人激励模式。
(一)政府层面:培育并完善整个社会的志愿服务环境激励体系
1.政策引导和法律支持激励。政府通过出台志愿服务政策,倡导鼓励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社会人士以捐赠等方式支持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不断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具体的法律条文为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有关安全保障、生活保障、医疗卫生保障等问题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并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物质保障,使其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不需要考虑经济与安全等顾虑,全身心地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提高被服务对象的幸福感。
2.经费保障和荣誉奖励激励。目前,资金不足的问题,是高校志愿服务开展的主要困难之一。调研显示,有56.79%的大学生认为,政府采取“建立志愿者专项服务经费”的措施,对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更为有效。政府应通过将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纳入基本财政预算体系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从而为高校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同时,要注重发挥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的双向激励作用,对志愿者、志愿服务团队以及优秀的志愿服务项目等,以星级评定、颁发荣誉称号以及物质奖励等方式,进行奖励激励。
3.组织整合和观念宣传激励。政府应当进一步整合社会的志愿者服务组织,完善志愿者组织管理体系。一方面,理顺社会志愿服务组织间的管理体系,打通条线壁垒,提高管理效能。另一方面,着力实现不同志愿者组织激励机制的互相联通,互相承认,资源共享,互帮互助。同时,政府要注重引导社会媒体通过大力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和志愿服务精神,增加民众对志愿服务理念的认知度,增强对民众志愿精神的培养,从而提高民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二)高校层面:培育并完善学校的志愿服务文化环境激励体系
1.专业培训和志愿文化培育激励。高校能够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进行志愿者的培训工作。一方面,可鼓励专业教师作为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顾问,并用集中授课的方式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培训;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志愿服务相关学科建设,并开设社会工作等志愿服务类的课程,在全校范围内加强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各高校可以采用校园物态环境打造、开展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加大校园志愿文化宣传等多种方式营造浓郁的校园志愿服务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校园志愿文化。
2.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和提供志愿服务经费支持激励。高校要加强与政府、社区、体育主管部门、非营利性体育组织、企业等各机构的合作联系,为校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提供多种形式的帮助和实践机会,以推动高校志愿服务从校园走向社会,为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拓展广阔的空间。同时,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加强与政府、企业、社区、个人(校友、企业家等)的联系,拓展经费来源,帮助学校志愿服务组织获得经费资助。在学生社会实践经费预算中,利用学校财力资源,给予学校志愿服务组织的相关志愿服务活动以经费支持,鼓励学校的志愿服务开展。
3.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激励。高校可以通过校级会议表彰等形式给予大学生志愿者以精神和物质激励,并且注重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其成才和就业挂钩,以奖励的方式体现学校对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鼓励和支持。学校也可以积极推荐学校志愿服务组织和个人参与政府及社会组织的各类先进志愿服务组织以及先进志愿者的评选,争取政府和社会对学校志愿服务的正向激励。对于相关政府部门授予志愿者的奖励,高校也应相应地在评奖评优以及就业推荐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并纳入社会实践经历。
(三)企业层面:积极支持高校志愿服务育人活动
企业支持高校志愿服务,形成企业与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既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有力提升了企业形象,也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搭建了实践通道,促进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实现了企业与高校的双赢。
1.提供实践平台激励。企业作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它们的大力支持将有力促进高校志愿服务的繁荣发展。企业可以为高校志愿服务提供大量的社会实践岗位,拓展高校志愿服务的时间和空间,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领域。
2.捐助活动经费激励。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捐赠是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的重要来源。因此,企业通过设立公益捐助基金等方式,支持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團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将为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持续开展。
3.实行就业引导激励。对于大学毕业生,企业在招聘时可以优先考虑有志愿服务经历的求职者,这能够使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另外,国家有关部门应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在招聘用人方面支持志愿服务事业。
(四)校内志愿服务组织层面:建立完善的组织内激励机制体系
高校的志愿者,分属不同的校内志愿者组织,可以说志愿者组织作为志愿者的“娘家”,建立好的组织内部激励机制,对志愿者的激励作用更为直接、有效。
1.组织认可和授权激励。组织正式认可的主要形式为评奖评优活动,通过为志愿者颁发奖章、证书、授予“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召开优秀志愿者表彰大会等对志愿者进行正向激励。而组织授权就是给予志愿者一定的工作自主权。通过将优秀的志愿服务项目授权给志愿者本人,一方面可以锻炼志愿者,另一方面也让志愿者感到自己得到充分的信任和尊重,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
2.团队情感激励。志愿服务组织通过对志愿者的关心与爱护,使志愿者能够以快乐的态度长期坚持进行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组织需要让志愿者在服务中体验快乐、享受愉悦。志愿者组织可以记下志愿者的点滴闪光点,适时加于表扬,并通过安排志愿者与组织管理者及服务对象共同参与联谊活动,由接受服务对象以各种方式对志愿者的服务表示感谢等,对志愿者进行情感激励。
3.考评激励。在考评中,需要志愿服务组织对志愿者的工作能力、态度、业绩等各方面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价。考评要做到“公平合理并公开”,调研显示,有54.24%的大学生对考评激励给予了关注。重视志愿者考核结果与志愿者的任用、培训、表彰奖励挂钩这一奖惩制度,以保证考核发挥正常的激励约束作用。尤其要注意加强与存在问题志愿者的沟通,帮其总结经验教训,使志愿者获得能力提升。
(五)志愿者层面:引导志愿者进行自我激励
1.引导加强自我价值激励。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本人要善于发现志愿服务的价值,发现自己的服务给别人带来的方便和快乐,从而产生志愿服务的自豪感和神圣感,激励自己更好更专业地开展志愿服务。
2.引导加强自我成就激励。企事业单位和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对志愿者服务效果的肯定,尤其是对志愿者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认可,将进一步促进和强化志愿服务者本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促进志愿者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体现出非常明显的激励效果。
3.引导加强自我提升激励。志愿服务是提升志愿者的精神境界、实践能力、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大学生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除了可以学到学习之外的交往与实践技能之外,还能进一步提升其社会互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管理协调能力等,推动志愿者在能力提升过程中得到持续不断的激励。
(六)志愿服务对象层面:完善志愿服务评价激励体系
1.志愿服务对象评价认同激励。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得到的最大认可和激励,应该来自志愿服务对象,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志愿服务后,志愿服务对象对志愿者的评价,是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激励方式。志愿组织可以在志愿服务后,采用问卷调查或面谈等形式,了解志愿者参加的志愿服务产生的实际效果,并反馈给志愿者,以达到对志愿者精神激励的目的。往往一个肯定的眼神和一句赞美的语言,也将对志愿者产生莫大的激励,成为他们继续服务的不竭动力。
2.志愿服务对象后续机会提供激励。一项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志愿服务对象愿意提供后续的志愿服务机会或帮助志愿者介绍其他的志愿服务活动,这就说明其对前项志愿服务是满意的,这也可以看作是志愿服务对象认同志愿者工作的一个标志。后续志愿服务机会的产生,实质是志愿服务对象对志愿者工作的认同,会对志愿者产生强大的正向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 2019年首次到地方考察,习近平的这些话温暖提气[EB/OL].光明网,2019-01-19.
[2] 谭建光.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理论体系分析[J].青年探索,201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