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字词明句意,入情入境探心理
2020-12-28张意侨
张意侨
《大象的耳朵》是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中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大象由于自己与众不同的耳朵——始终耷拉着的,受到其他动物的质疑。在大家的质疑下它试图改变自己的耳朵,最后以失败告终,并明白了要选择做自己。而正确理解大象在面对其它动物的质疑时发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的变化,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本文将从笔者执教的《大象的耳朵》一课中,解析如何聚焦重点字词,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进而探寻大象心理活动的系列变化。
一、对话归类
在“走进故事”这一教学环节开始时,笔者设计了以下两个学生任务:
1.小动物们是怎样说大象的?请用“——”画出来;
2.大象都说了什么?请用“﹏﹏”画出来。
这样的任务设计旨在让学生把关注点集中到这篇课文的所有对话中,在找出这两类对话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的文本归类意识。教师直击课文教学的重点,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笔者的多媒体课件上直观地出示这两类对话:
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一定是出毛病了。”
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小鹿、小马、小老鼠都见到了大象,他们都这么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在归类后的直观出示中,学生不难发现,其它小动物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大家一致认为,大象的耳朵耷拉着是不正常的。而大象的话语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笔者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大象想法发生变化的原因,层层递进,带领学生深入文本,聚焦字词。
二、聚焦字词
在初步进行对话归类后,笔者点拨具体语句中的词语,引导学生找出表示大象心理活动变化的词语,并且聚焦重点字词,体会大象不断产生变化的想法。
1.与兔子的对话
(1)示课件: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笔者请一生读,并点拨能否把“咦”字去掉,两者有什么区别?让生在一字之差的两个句子中体会到“咦”字体现了小白兔的疑问和好奇之心。
(2)大象是怎么回答的?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笔者请一生扮演大象试读,并引导生重点关注“生来”一词。“生来”,即与生俱来,有一种天经地义、理直气壮般的笃定语气,由此可体会到大象第一次回答时是用肯定、自信、笃定的语气。
(3)听到大象的回答,小兔子可着急了,它连忙说:“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一定是出毛病了。”
此时笔者抓住“竖着、一定”这两个词,提示生在这两个词上要读重音,要求读出急切、担心的语气。再由生扮演一只着急、担心的小白兔,体会在此情境中的急切心情。
2.与其它小动物的对话
(1)后来,大象又遇到了小羊。小羊也說:“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2)接着,小鹿、小马、小老鼠都见到了大象,他们都这么说:“大象啊,你的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笔者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其它小动物的话语,再次点拨:一开始,兔子说,后来,小羊也说,接着小鹿小马小老鼠还有森林里其他小动物都这样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引导生聚焦在“说、也说、都这样说”上,由此点明,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质疑中,小动物们说的质疑程度越来越严重,这是导致大象心理活动产生变化的直接原因。听到小动物们这么说,大象心里不安了。
“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在学生的演读中,不难听出学生的语气发生了变化。笔者再次引导学生回到文本,找出体现大象语气发生变化的词语“都、是不是、真的”,由此感受到大象内心的自我怀疑、不安和忐忑之情。为了抚慰内心这份不安,“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耳朵是撑起来了,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它又头痛,又心烦。”笔者再次提醒学生聚焦文本中的重点字眼“经常、还、又”,如此高频率的蚊虫烦扰,让大象非常烦躁,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中蚊虫受烦扰的情境,即可直接感受到大象此刻内心的烦躁和难受。
于是,大象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因为,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时大象说的话是有依据的,是经过实践后得出来的结论,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反复的朗读中,笔者引导学生读出大象的自信、理直气壮般笃定的语气。学生也能发现,大象再次回到一开始时的自信和笃定了。
三、再入情境
在经过一番对话关注,聚焦重点字词,理清大象心理活动的变化,并了解其原因后,学生们内心对这篇课文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在此基础上笔者再次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说话,让课文的主题得到升华。
有一天,大象又来到森林里散步,小动物们围上来,依然很惊讶地问:“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还是耷拉着呀?”
大象回答:“我的耳朵生来就是这样的,我和你不一样。”
学生深入情境,在不断的角色扮演中,不知不觉已经领会了文章的主题:“人家是人家啊,我是我”,这篇课文的重难点自然而然被破解了。此时笔者再点明文章的主题: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己。由高高在上的主题落回生活实际,引导由生用生活的例子说说如何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至此,本课教学内容圆满结束。
综上所述,聚焦字词明句意,入情入境探心理是笔者在设计《大象的耳朵》这篇课文时运用的方法,也由此落实了“理解大象的想法是如何改变”的教学重点和“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一课文主题”的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