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德育的小学班级文化实践与评价

2020-12-28陈静娜林惠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45期

陈静娜 林惠

【摘要】本文通过“人文德育、生活德育、风雅德育、幸福德育”四个维度对班级文化展开评测,把看不见的“文化德育”变得具体可观可感,并结合小学班级文化实践的具体案例,验证小学班级文化评价体系的操作性和发展性。

【关键词】文化德育;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与评价

近年来,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大力推进文化德育工作,在班级文化建设和学校德育特色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文化德育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的背景下,我们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實践与评价也不断发展。本文针对小学班级文化实践与评价的情况,结合具体案例展开论述。

班级文化建设包含精神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物质文化层。当前的班级文化建设容易出现几个误区:一是零碎敲打,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纵向或者横向发展的体系。二是重视物质层面,轻制度层面,甚至不关注精神文化建设,往往看上去热闹,实际却没有一点文化沉淀。三是班主任自身文化建设缺位,对班级文化的定位模糊不清,没有方向。四是没有具体的班级文化评价体系,班级文化建设趋于形式化,缺乏激励机制和合理的评价机制,班级文化评比活动不够客观,容易失去方向。

针对这些误区,我们在建设班级文化时不断探索,摸索小学班级文化评价的实践操作。以文化德育为背景,探索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运用“人文德育、生活德育、风雅德育、幸福德育”这四个维度对班级文化进行具体评价,并针对小学低中高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展开不同的评价分析,以期为小学班级文化评价提供参照。

一、聚焦目标的评价,把握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

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归根到底就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除了学科教学,更重要的是学校文化、活动的滋养。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班级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点,班主任就是班级这艘小船的掌舵人。如果掌舵人对小船的特性不了解,对小船上的选手性格也不清楚,对即将远航的路也不明了,不知道风向,也不知道风力就出发,那么这艘小船肯定会开着开着就迷失了方向,原地打转。

作为班主任,在建设班级文化时,首先要对班级学生的特点了解清楚,要对班级发展的方向、理念心中有数。在班级文化评价体系中,必须对目标进行重点评价,关注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特点,是否适合该年段学生的发展,是否具有发展性、针对性和规划性、灵活性,目标是否分解成几个小目标去达成等等这些具体的细则。先有方向,小船再出发。

旧水坑小学一年级有三个班,其中一个班就是聚焦目标来发展班级文化。这个班叫“七彩同心圆”班,由36个调皮的学生组成。“七彩同心圆”班的学生们各具个性,比较活泼自信,也有点自我,在家里个个都是被捧在手心里的,所以班级组建之初,每个学生都以自我为中心。班主任冯老师通过一周的观察,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发现这些特点,经过与科任老师的交流,深思熟虑后确定班名为“七彩同心圆”,意思是全班学生都是不一样的颜色,像彩虹一样灿烂,但是紧紧团结在一起,有一个同心圆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就是“七彩同心圆”班。冯老师期待这个班的学生未来依然自信自立,发展自己的个性,但是团结友爱,像一家人一样关心彼此,互相尊重、关爱。

在评价“七彩同心圆”班的建设时,我们会更多地聚焦在班主任对班级文化的目标定位上,只有把定位找准了,接下来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才能一步一步探索下去。

二、注重过程的评价,突出文化德育的沉淀

聚焦目标定位以后,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细化评价,进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和综合分析,重在沉淀,考察班级文化在行为、活动、制度和物质的表现,以文润心、以文育人,浸润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创建幸福班集体。

1.以生为本,定量评价

班级文化建设应该遵循“儿童引领”的原则,“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创建过程,既是文化德育实施的途径与形式,又是德育课程可以有效实施的资源保障。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建设应该把教育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实践等方面。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作为班主任要努力克服越俎代庖,本着民主、平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与学生一起协商,让学生认同,给予学生构想班级、开展活动的权力,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通过参与各项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人人都成为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者,人人又是班级文化氛围浸润的受益者。

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应该包含精神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物质文化层。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教室环境、班徽、班歌、班服、桌签、班级口号、黑板报、宣传栏、文化墙、班级标语、班主任名片;制度文化建设包括:班级管理组织、班规;行为文化建设包括:读书、练字、做操、班级活动等,而精神文化建设贯穿其中。

在小学低年级,经常会出现班主任自己决定班级文化建设的元素,比如,教室环境的布置、黑板报的设计、文化墙的设计等等,学生变成了旁观者,没有班级小主人的意识。在班规的制定方面,很多时候也是以班主任自己定班规为主,学生只是执行班规,没有变成学生的文化自觉,学生对班规的制定没有参与感,自然不会记在心里,容易犯班规,而很多班主任在处理犯班规的学生时,往往以严厉批评来教育学生,这样的教育没有效果,反而可能造成学生多次违反班规的现象出现。这样的班级文化建设没有活力,所以,我们在评价班级文化建设时,不妨问问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事?如果学生如数家珍地告诉你,他们的黑板报是自己设计的,他们的教室环境是自己布置的……那么,我们不用再去细细查阅这个班的文化建设资料了,单从学生眉飞色舞的描述中,我们已经受到他们班的班级文化熏陶了。

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评价中,除了要以学生为本,还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定量评价。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天性活泼,那么班级文化建设时就要注意到这个特性,以生动形象的奖励提高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要注意把班级文化生动形象化,比如有的班以绘本为班级文化载体,通过讲绘本故事、演绘本故事来帮助低年级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的班以生动具体的贴纸奖励等增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而到了小学中年级,则要注意班级文化建设的灵活性了,在班级文化建设时要突出精神文化的引领,比如有的班级以全班的笑脸作为文化墙,让学生感受到灿烂的笑脸带来的美好、和谐的感觉。到了高年级,评价班级文化建设时,更注重观察学生对班级文化的认可感和归属感。

2.目标导航,定性评价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聚焦班级文化目标,以生为本,还要注重不同年级的具体评价。小学低年级为德育养成初期,以认知和体验为主;中年段为德育坚持时期,以行动体验为主;高年段为德育判断时期,以理性思维和践行为主。在评价班级文化建设时,运用定性评价方法,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点,比如从德育方面来评价班级文化建设的成果。

在小学低年级文化建设中,是德育养成初期,我们可以观察低年级班级活动文化,是否注重学生的认知和体验,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班级文化中感受道德熏陶。如教室的动态布置,多样化、趣味化、丰富化的教室布置让低年级学生对教室活动有更高的参与兴趣。环境对人的活动和心理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所以,评价小学低年级班级文化中的德育渗透,不妨先从教室的布置开始。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赏心悦目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情操,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凝聚力。班级确立了班级口号、班风、班歌、班徽,把它置于班级的醒目位置,作为鞭策班级学生不断进取的动力。班级板报,力求主题明确、图文并茂,体现学生个性和班级特色,同时把每期板报拍摄成图片,珍藏学生劳动成果,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建立班级光荣榜,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树立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设立班级图书角,并在班级墙报上开设“书香园地”,设置“好书推荐”“书海拾贝”等栏目,营造一种浓厚的书香气息,丰富学生文学素养。

小学中年段为德育坚持时期,以行动体验为主。这个时期以“生活德育”为主对班级文化进行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劳动实践、实践性活动;社会性活动”来判断班级文化的建设成效。学生是否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是否积极参加综合实践主题探究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活动,是否积极参加研学活动,做到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观测点。经过低年级的认知和体验,到了中年段,以行动体验为主,做到知行合一,在活动中感受班级文化,形成班级文化。

小学高年段为德育判断时期,以理性思维和践行为主。这个时期的班级文化已经形成一种文化自觉,具有教育意义。比如班级制度的建设,形成班级文化以后,学生自然而然不会去违反班级制度,因为制度已经变成他们的文化自觉了。

3.综合分析,不断发展

评价班级文化建设时,需要把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综合起来分析,这样才能客观地看到班级发展过程中,不同文化的呈现形式,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多元评价,灵动成长

对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评价,应该开展多元化评价。除了重视目标、过程以及成效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作为重要的观测点。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因而,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需重视对学生的德育。通過硬件环境渗透,软件人文制约,“软硬”相融合,真正以文化心,以文润心。

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土壤,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铸就学生的灵魂。如果我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开展多元评价,那么可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灵活发展,学生灵动成长。

参考文献:

[1]杨汉山.“同乐教育”引领,班级文化育人[J].华夏教师,2019(31):2-3.

[2]刘世银.基于班级文化建设提升小学生心理安全感[J].新课程研究,2019(27):135-136.

[3]王岳.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汉字文化,2019(20):191-192.

[4]张晓莉.核心素养下基于班级文化建设班本课程的开发研究[J].高考,2019(28):40.

[5]郑承勉.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教书育人,2019(26):58-60.

[6]张艳菊.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创设途径与方法[J].家长,2019(30):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