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会干部选拔问题探索

2020-12-28张爱华杜娟李欣

科技资讯 2020年30期
关键词:学生会考核高职院校

张爱华 杜娟 李欣

摘  要:学生会是所有高校发展和建设不可或缺的学生组织,其有效运行直接影响着高校管理制度,同时也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重要桥梁。学生会干部作为学生会组织的中坚份子任务重、责任大、影响力广,直接影响整个学生会的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因此学生会干部合理准确选拔尤其重要,该文重点分析高职院校学生会干部选拔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学生会  干部选拔流程  考核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0(c)-0201-03

Abstract: Student union is an indispensable student organiz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al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s effective operation directly affects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bridge between schools and students. The cadres of the student union, as the members of the student union, have heavy tasks, great responsibilities and wide influence, which directly affect the working style and ability of the whole student union.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select students' union cadres reasonably and accuratel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election of students' union cadr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solutions.

Key Words: Student union; Cadre selection process; Assessment; Desig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學生会作为高校学生与校方之间的桥梁,作用不仅体现在服务同学,组织同学开展各种活动,更是学校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2018年3月,共青团中央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工作创新,使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得到显著增强。同时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印发《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中明确指出了学生干部必须以公开竞争方式产生。

高职院校作为高校届的主力军,高职学生普遍高考成绩偏低,生源质量整体偏低,对学生会尤其是学生会干部的引导,尤其重要。根据高职院校生源的特点,分析和解决学生会干部选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会干部选拔存在的问题

1.1 干部选拔制度不完善

制度的建立是学生会正常运作的基础和保证,学生会干部选拔制度的建立更是学生会队伍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制定合理科学的选拔机制,严格执行“公平公开竞争”的方式,最大程度降低主观随意性,才能保证学生会中学生干部的质量和学生工作开展的良性循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忽视学生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很多学生会干部的产生没有制度的依据,或者制度就像摆设一般的存在。正是对制度的忽视,才导致了学生会干部选拔现象混乱,甚至出现拉帮结派、直接“空降”的现象,使得学生会的运行出现消极的恶性循环现象。

1.2 选拔流程不科学

各高校对于学生会成员组成及各部门职责范围都有详细的规章,但是其中学生会干部的选拔任免很不明确,一般只有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和可以参与选拔的对象范围。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会干部选拔方式几乎都是由上一届学生会干部或者老师“钦点”。即便选拔的过程中设置竞职演说或者面试,也只是流于形式化,最终的结果也会被老师或上一届干部的主观判断所影响。这样就会干扰学生会稳定的工作和学生会内部人机关系,甚至会造成学生会同学消极的心态。一旦学生意识到自己并非“钦点”人员,就会在任职后期消极怠工甚至直接退出学生会。

1.3 干部选拔标准不明确

高校学生会组织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很大的建设,因此要求干部要有严谨、认真、合作、创新的工作作风。根据学生会章程学生会干部选拔标准一般包括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个人品质、团队协作、学习能力这5个方面的内容。但是高职院校学生会干部选拔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忽视个人品质和学习能力。造成学生会组织功利性增强,官僚化气息浓重,造成学生会服务意识弱化,影响学生会工作开展的质量,甚至有些干部出现挂科现象。

1.4 干部选拔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会干部选拔过程流于形式,并没有经过严格筛选,选拔过程缺乏监督,往往就是由负责学生会的老师或上一届干部参与,形式简单,感情色彩严重,这样的选拔得不到广大同学的监督。这样产生的干部上任后在学生群体中缺乏威信,造成工作消极配合的现象。且学生干部产生后,缺乏阶段性考核,一般只有在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工作总结和梳理。而在整个任职期间缺乏干部考核监督,进而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

2  学生会干部选拔体系的建立

学生会作为学生群体的代表,对学校学生活动能否顺利有效地开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会的骨干力量,直接影响整个学生会的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学生会干部选拔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2.1 完善选拔制度

建立科学完善的学生会干部选拔制度,是提高学生会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建立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和选拔机制,通过开展培训、建立档案、互相交流等途径多方位培养干部,提升学生会干部的综合能力,改变“重使用,轻培养”的现状。

建立合理的学生会干部监督制度,学生会日常工作是非常繁琐的,几乎涉及学校各个部门,目前对于学生会干部的监督仅限于最后期末总结或者述职,这样的总结结束后既没有对干部自己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也没有对下一任干部有很好的启发。而责任量化监督模式就是注重过程,将学生会日常管理进行责任化、目标化、细节化,在过程中锻炼、总结、反思,不断提高自己。

完善学生会不同岗位的选拔标准。学生会干部的选拔标准普遍存在招聘条件千篇一律,不能突出不同部门的专业要求。学生会不同部门工作差异很大,比如宣传部需要有一定的绘画、摄影或者文字功底,体育部需要有一定的体育爱好或体育竞赛常识等,在设立学生会干部的选拔标准应该细化部门的专业要求。而且所有的标准应该建立在学习成绩的基础之上,量化考核标准,减少定性考核。

2.2 细化明确选拔流程

学生会干部的选拔一定不能通过一次或几次面试、笔试中产生,这样很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甚至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学生会干部的选拔是一个长久持续的过程,要在这个过程中选拔学生干部。各部门建立学生档案,并对档案进行实时更新,并张贴或电子公示。这个档案就是学生会干部选拔的“平时成绩”,占据最终成绩的40%。

在学生会干部选举流程中从开始的公布岗位人数要求,到成立考察组、初试、复试,都要做到公开化、透明化。初试中设置4个部分的考核:上一届学生会干部对候选人测评;个人综合素质测评,包括成绩、所获奖励、参与活动等;面试,进行工作能力和基本素质的测試;辅导员对候选人日常表现打分。初试后,结合候选人的“平时成绩”,将候选人进行排序,按照1∶1.5比例进行复试。复试过程设置团支部书记、辅导员、往届学生会干部成员、学生代表作为评委,这样选举的学生会干部,尤其是主席团成员就会有很高的支持度和满意度,保证了所有人公平竞争的机会。

2.3 建立干部档案

学生会干部选拔结束后,建立干部档案,档案内容涵盖学生基本信息、寝室星级、成绩、技能等级、特长、获奖情况、组织策划参与的活动、对活动或工作的总结和建议、工作创意等。实现档案及时更新和公示,这样既可以起到监督作用,也能增加大家对学生会干部同学的了解。对以后学生会工作的开展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

建立干部档案,并要求对参与活动进行总结也是为了保证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中有所反思,并在过程中检讨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避免庸庸碌碌、虎头蛇尾的干部生涯。

2.4 制定干部轮岗制

学生会干部中经常出现正职“一人独大”,副职消极工作的现象,也会有“山头主义”和“拉帮结派”的现象。制定学生会干部轮岗制,部长与副部长轮岗,主席团成员与部长轮岗,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干部积极性,也可以避免“一人独大”的现象,同时也可以锻炼干部对各部门进行了解和学习,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3  结语

学生会干部是学生会的骨干,协助学校完成大量学生活动,是学生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完善学生会干部选拔体系,保证了学生会内部公平透明的竞争,也可以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同,为学生会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保障,也为自己在学生会组织中锻炼和提升提供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王雪琴.“阶梯式”学生会干部的选拔机制构建[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8,24(1):40-42.

[2] 赵雅兰.高校学生会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J].文学教育,2018(10):170-172.

[3] 曹桐赫,张喻涵.完善高校学生会干部选拔体系的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17(1):118-120.

[4] 尚海冬.高校学生会建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5] 郎天旭.高校学生会管理工作和组织建设探究[J].南方企业家,2018(4):108.

[6] 刘立.高校学生会自治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学生会考核高职院校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试议高校学生会宗旨的意义及确立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