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课堂的多样性教学分析

2020-12-28陈尚云

学周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保护意识多样性生态环境

陈尚云

摘 要:本文基于生物的多样性,立足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际情况,阐述学生学习生物多样性的积极意义与有效方式,并针对物种多样性与初中生物课堂的多样性教学之间的联系,提出切实可行的多样性教学方法,引入当地生态区域,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培养学生“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生态保护意识,进而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我们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初中生物课程的学习,掌握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措施,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为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01-009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1.048

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引导人类形成社会意识。在初中教育阶段,所有的学科都会与学生实际生活环境建立联系,而在初中生物课程体系中关于生态与物种的价值观教育是引导学生建立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人类的生产活动离不开自然的给予,另一方面人类的生产过程给自然中其他物种带来极大的影响,生态环境问题因人类频繁的生产活动而日益严重。基于此,从初中教育开始,生物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生态价值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物种多样性的必要,积极回应我国“建设美丽中国”教育主题。

一、初中生物课堂的多样性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提高教师实际运用教学能力

初中生物课堂的多样性,不仅仅是指生物的多样性,也指教师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在初中生物教学体系中,生物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许多教师在以课文内容为参考时也会尝试性地融合教学方法、生物知识以及生活经验等,但是,仍然存在部分教师缺乏深刻的教学认知与经验,将生物课本作为唯一的教学依据,这样一来,教师仅仅是在“教课本”。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引入多样性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更多的是通过扩展教师生物多样性知识储备,进而提高教师实际运用教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过于依赖课本知识,也会不自觉地将重心偏移到书本内容上,忽视了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这是教师实际运用教学能力不足的体现,偏离了现代生物教育的核心观念。但是,通过引入生物多样性知识,开展课堂多样性教学,生物教师能够在丰富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灵活地在课堂中引入各种知识点,从而有效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储备,引导学生思维,为培养新时代“四有新人”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帮助学生形成生态保护意识

自党的十七大开始,生态文明理念作为我国每一个公民必须要了解的社会基本方略;到党的十八大,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思想引导下,我国开始了长达数年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直到党的十九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成为我国现代化奋斗的目标。在三次报告中,从理念,到建设,再到目标,都体现了当前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更是凸显了针对我国广大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在传统生物课堂中,学生学习到的知识都来自课本,虽然课本知识能够极其直接地指出学生生活环境中的原理,但是,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带有“灯下黑”,他们并不会发掘春天的花、夏天的虫鸣、秋天的丰收与冬天的寂静有着多么深刻的意义,也不清楚草坪里的小虫子又是处于生态中的哪种角色,他们只会强行照搬书本上的“生产者”“消费者”以及“物种”等概念。因此,对学生而言,初中生物课堂的多样性教学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学习与理念,支持学生生态文明建设行动,更是能为学生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

二、物种多样性与初中生物课堂多样性教学的联系

(一)中学生物学课程与生态价值观教育的联系

新课标明确指出“生物科学素养”这一生物课程基本理念。与此同时,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新课标反复强调“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等教学思路,最后,“环境”“生物圈”等关键知识内容占据了整个初中生物课程安排的五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生态价值观教育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

在初中教育体系中,生物作为一门脱胎于小学科教课程的独立学科,在小学环保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物种”“环境”等要素。除此之外,初中生物也是衔接高中生物的重要课程,更是高等教育专业课程的基础,许多教师在教授初中生物课程时,总会在课本、教案上看到“确立学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内容。这些内容恰恰是生态价值观理念纳入生物教学的过程,也是中学生物学课程与生态价值观教育的直接联系。总的来说,初中生物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过渡性学科,它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引导学生完成更高层次的“生态价值观理念”,进而促使学生综合素质持续提升。

(二)我国环境生态现状与生态价值观教育的联系

在早些年,我曾去其他地区进行过为期一年的支教,该地区在地理上属于南方热带丘陵地区,水草充沛、河流纵横、山脉连绵不绝,景色十分宜人。不仅如此,该地区还有大量的森林资源与矿物资源。得益于当地政府的政策,該地区绿化、植被、河流等保护措施落实得十分到位,甚至许多民居、学校就是修建在山丘上,林立在一片盎然的绿色中。但是,丘陵地区具有复杂的地形特征,导致当地教育发展十分落后,在我初任生物教师时,许多学生对于“生物与环境”这一课时内容的学习相对浅显,没有深入理解和把握相关概念。

许多学生生长在大山中,难以理解城市边缘荒漠化与上体滑坡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甚至无法懂得人类滥砍滥伐与过度捕捞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他们习惯上山挖笋、开辟稻田,秉持着朴实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思想,喜爱丰收,憎恶破坏稻田的鸟兽,忽视了鸟兽遏制虫灾的生态功能,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学生欠缺生态价值观教育。因此,我认为,我国环境生态现状与生态价值观教育具有极大的关联,部分学生生活在生态条件优渥的环境中,难以想象沙尘暴、暴雨或某一物种濒危带来的危害,而初中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当地生物的多样性,切实唤醒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理解,让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三、从物种多样性出发,初中生物课堂多样性教学的完善措施

(一)教师应当收集和交流有关生物资源的信息

1.深入挖掘生物学教材生态价值观教育资源

生物课本是初中阶段整个生物教育体系的重要文本,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大部分教师都将生物课本作为教案、课题的核心,但是,从当前教学情况来看,许多教师虽然紧密围绕教材,重视教材内容,但没有充分发挥教材的真正作用,导致生物教师“教课本”的尴尬境地。对此,生物教师应当将中学生物学课程与生态价值观教育联系起来,让生物课本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辅助教学手段,将生物课本作为生态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从而真正发挥教材的作用。除此之外,生物教师还应该注意不能脱离生物教材的内容,将显性的知识点讲得透彻、直接,方便学生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课程内容中所蕴含的生态价值理念,综合性地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深入挖掘有用的生态价值观教育资源

在初中生物课本中,许多教学板块都与学生生活环境有关,如城市、山林等生态圈,这些都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教授课堂知识时一定要选取合适的素材,让学生推己及人,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其他种类的生态环境做考虑。简单来说,教师可以深入挖掘环境中有用的生态价值观教育资源,比如本地物种的多样性、主要生活的动植物种类、特色农作物或特产等,这些都与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息息相关。教师在挖掘生物资源的同时,也可以寻找合适的机会,将照片、视频、音频等记载信息,让学生讲述本地物种的多样性,让学生了解当地生物故事与特性,将学生身边的家畜家禽、花草树木转化为最形象的课程资源。

(二)学生应当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

1.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理论性质的知识点视为主要教学内容,如生态的概念、植被的定义、生物圈的组成等等,这些都是带有理想化的理论定义。许多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对纯理论化的知识点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以某一物种为主题的小组学习活动、辩论活动、演讲活动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研究物种多样的必要性,培养他们探究的勇气与信心。

2.在实践教学中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生物是一门自然基础学科,它需要学生去观察自然,在自然中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了解自然、亲近自然。植树是初中学生最常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身体验与领悟树苗在成长过程中的生态现象,了解以树苗为主的生态圈,并探究其物种多样性。除此之外,学生更能在植树的过程中开拓自身生态文明视野,启发生态价值观。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教师合理利用本地地区生物资源,根据当地生物多样性分布情况,让学生了解到身边珍稀动物和植物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分布情况等,并结合初中生物多样性教学,将生物多样性信息资源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有效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俊清,李景文.保护生物学.第2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2]迟德富,孙凡,严善春.保护生物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

[3]宋延齡,杨亲二,黄永青.物种多样性研究与保护[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谢国文,颜亨梅,张文辉.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保护意识多样性生态环境
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感与自我保护意识*
浅谈如何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机制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