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朗诵教学

2020-12-28应果珍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44期
关键词:桂林山水理解课文教学法

应果珍

近几年,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不科学的现象,造成学生兴致不高、教学实效低,故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情景教学法的发展和实践,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对于激发学生热情、提高教学实效意义重大。对此,笔者从情景教学法的概念出发,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就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情景教学法也称视听法,即教师基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以形象为主体,且带有一定感情色彩,具体而生动的场景,以此在情景交融的氛围中促使学生获取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迸发学习热情,获取知识,活跃思维,提升能力。通常其具有直观形象、情知对称、寓乐于学等特点,具体而言就是借助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场景,对其进行多重的感官刺激,从而使其产生自觉学习的态度,进而激发潜力,吸收知识,开阔视野,促进语文素质全面发展。

因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时期,将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然而当下很多学生却是“高分低能儿”,严重偏离了素质教育要求,故放眼长远,立足实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十分必要。

一、直观教学法

老师借助照片、挂图、板画、实物、模型、标示、多媒体创造直观形象,让学生多种感官参與学习。如教《桂林山水》把桂林山水通过电视片、网上下载制成录相片,使学生静中见动。直观展现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正确理解课文,深刻感悟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欣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心境也就能水到渠成了。

二、演示实验法

不少说明性课文,特别是科普文章和科学小品,均可借演示实验重现情境,进而理解其知识的内核。如《琥珀》等,演示“琥珀”形成的过程,学生兴趣盎然,而且能从课内带向课外,让学生阅读《煤》的形成等科普文章。使学生爱科学、学科学而终身受益。

三、即兴表演法

在帮助学生基本掌握课文内容后,让学生分角色利用简单的头饰、面具表演教材内容并组织评议,在评议中,对照课文,反复研读,加深理解。表演是学生喜欢的项目,学生为了演好角色,就要认真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模仿人物的语气,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这一创设情境,使全体学生能够从喜闻乐见中更直接地了解课文的内容,并且充分发挥了参与表演者本身的创造才能。

四、利用自然法

即走出去,让学生面对社会和自然界的实际,理解课文。如学《阿里山的云雾》一课时,有意识让学生走出课堂,观察江汉平原深秋时节雾的变化,太阳出来前的雾,太阳出来时的雾,雾散后的广袤大地。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情景写成小作文。再回到课文中,让学生品味欣赏作者描绘阿里山云雾的佳句,再由学生来自行修改习作。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情境中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在创设情境的同时,根据儿童好胜心强的特点,适度诱导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智力潜能。比如,开展寻找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竞赛,为课文配插图展览等等。如此,使“情境教学”达到了“愉快教学”的境界深动有趣。富于想象与创新。

五、罗森塔尔效应说穿了是一种“期待效应”

“情境教学”所需要的是要求老师尽可能把期待面扩大到全部学生,要选择不同的时机,不同形式。如通信期待、言语期待、神态(微笑、眼神)期待、动作期待,根据期待对象的个性特点,予以不同期待的构思。如教《麻雀》一课时,按常规教法,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烈兴趣,不易深入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丰富感情。为此,打破常规的教学程序,设计了两个与课文有内在联系的问题。以“期待效应”创设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并由此引导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与这一情境,层层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经过以上所讲述的内容,我们深刻的了解到,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制约。而新课改充分的要求了,教师要创新思想,创新教学方法,教学中要多体现学生的主体思想,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而情境式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了课堂氛围,最终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以上只是做了简单的阐述,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猜你喜欢

桂林山水理解课文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桂林山歌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切入点
衔接追问,趁热打铁,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提有效问题,助学生理解课文
《桂林山水甲天下》名句溯源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