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立体协作策略

2020-12-28杨芳梅

神州·上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家校沟通心理健康教育

杨芳梅

摘要: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需要建设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立体协作工作机制,通过立体协作的策略,进一步发揮家庭和朋辈力量,提高心理中心的专兼职咨询师专业能力,进一步完善“校院”转介机制等,对心理危机事件早预防、早干预,及时化解心理危机事件,帮助更多的学生正确面对心理问题。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家校沟通;心理健康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在此工作要求的背景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也应该构建青年一个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立体协作工作机制,以学生为中心,整合各方育人资源,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各项工作的立体协作协同、同向同行、互联互通。

一、高校中大学生常见引发心理危机的因素

梳理工作中比较常见的引发学生心理危机的因素,主要是有以下几类:

1、人际交往问题:个性偏执、处事自我,在寝室不与人交流,封闭自己;社交障碍,害怕与人交往;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引起的寝室各种矛盾;由于恋爱问题导致个人情绪的剧烈变化或者人际交往范围和模式的改变。沉迷网络,自控能力较差,影响他人正常作息等。

2、情绪管理问题:个人生活变化的突然变化,出现情绪不稳定和心理失衡;临考前的紧张焦虑造成情绪的不稳定;出现压力或问题时,找不到宣泄不良情绪的正确途径,并表现出抑郁、焦躁或攻击性。

3、学业及就业问题:主要表现学习习惯差、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考前焦虑,失眠、情绪浮躁、情绪低落、情绪起伏大等不良现象。对未来方向的不明确,目标不明确造成的心理压力。

4、家庭问题:比如由于家庭关系的变化导致的不适应、家长与学生的沟通方式问题、家人健康状态的变化、重男轻女、家庭经济压力等,学生主要表现为自卑、敏感、缺乏安全感、与父母缺乏信任与沟通、对家长与学校的沟通较抵触或者排斥等。

这些情况的成因千差万别,但无一不是产生心理危机事件的的原点,虽然很多高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入学的新生教育阶段、公共通识课程等的设置上都会对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进行宣贯。但是对于已经形成自我认知和行为方式的大学生来说,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卫生知识、心理危机干预的观念接受的程度因人而异,效果上很难量化确认。

二、影响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效果的负面因素

实际工作中对发现心理危机、有效进行危机干预产生影响的负面因素包括:

1、心理重点关注学生情况发现的滞后性。

在发生心理危机事件之前,学生通过高考进入大学,高校尤其是直接面对学生的学生管理部门,在短期内对学生的初步了解主要在在高考成绩、生源地、身体健康状态、是否家庭经济困难、既往奖惩、特长等的情况。而对于形成学生现状的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个体内在因素、生存环境因素等往往了解不足,遇到问题的时候比较被动。即便发现问题,列入心理重点学生档案进行跟踪观察,也往往是根据学生主动寻求帮助、或者发现该生认知、情绪、行为、躯体变化反应等的改变等,这时问题往往已经出现经过一定时长、达到了一定程度,对此类信息的反馈和收集,就往往有一定滞后性,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开展有一定影响。家长向学校反馈信息一般比较属于“不得已而为之”。家长由于担心承认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会在校或者进入社会后受到歧视或排挤,当事学生和学生家长往往对家校协作存有担心和顾虑,出现刻意回避甚至抵触学校和心理咨询师进行危机干预的开展。

2、心理普测的数据掩饰性的问题。

目前高校普遍还在新生入学阶段,进行一次心理健康状况的普测,摸底学生的基本状态。随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很多学生对于心理测试的陌生感逐渐减轻,对心理测试反馈会有掩饰能力。笔者从对所在学校近几年学生心理普测、筛查等的不完全数据来看,数据总体基本稳定。但是与工作中发现的需要进行心理重点关注学生实际情况相比,存在掩饰性。根据普测结果,经过与第一类(想轻生、想自杀)名单中的学生的面谈和观察、沟通,单从数据上看,近几年在第一类结果方面总体的趋势是基本稳定的,但问卷调查的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其真实的心理状态,学生的掩饰与回避对问卷的有效性具有直接的影响。一部分显示出有问题的学生,是出于有趣、无聊、随意勾选,造成结果显示需要重点关注。而另有一部分的学生,在大学入校之前就有出现过各种心理问题,也参与过心理测试或者咨询、治疗,出于对新学校环境的不适应和不信任,他们往往在参与大学阶段心理普测时会有掩饰,其测试的结果就会显示出正常。这些隐藏起来的学生往往成为后续工作中比较困难的对象。根据笔者所知的近5年对学院重点学生的关注和追踪情况看,各年级里由于抑郁、焦虑、社交障碍、网络成瘾等问题需要关注的学生有一些在普测阶段没有并明确的体现。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研究生的筛查普测数据,他们相对本科生具有更多的知识储备、社会经验,在面对心理筛查测试能具有更强的掩饰性,如果他们有意识的主动回避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危机,他们会比本科生更善于用表面的乐观掩饰自己低落、抑郁,最终在学业、情感、就业等压力下出现各种危机情况乃至造成严重后果的也屡不见鲜。

3、朋辈信息反馈的信息量不足。

学生在校园内,与自己的同学、朋友、室友、社团伙伴等,在一起的时间远比课堂上多。高校普遍建立了多级的心理危机干预网络,从学校-学院-学生班级-寝室等,多方位的针对危机学生的系统支持、专业治疗、及时阻控、全面监护、积极救助、善后处理等工作体系日臻完善[1]。其中心理委员、寝室长等学生干部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渠道。但是学生对心理危机信号的把握能力受认识水平的限制,发现问题或者判断问题的准确性还是受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在工作的主动性、认识的准确性上还是会有一定的不足,需要更加细致的引导和培训工作,让更多的学生对心理危机信号的敏感性提高,及时主动的提供有效的信息,以便更好的开展危机干预的工作。

4、家校信息沟通和协作中的困难。

一个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总是伴随相应的起因、发展、酝酿、爆发等的过程,家庭关系对学生心理危机状况的形成、发展与变化,在各种信息渠道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家校之间的协作沟通信息的充实度、有效性往往影响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的方向。但是实际工作中,由于部分家长对于心理危机问题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的不足,对心理危机干预的紧急性估计不足或者认识有限,未能及时认识到问题的迫切性,或者出于面子考虑,配合的主动性不足,对自身责任的逃避等,加上问题的核心-学生本人,由于成长背景、家庭关系等原因,本身就拒绝自己家长的参与或者拒绝与学校的配合,这些不配合都导致沟通和信息收集的困难,制约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协调有序的顺利进行。再比如有些当事学生或者家长会对校方表现出质疑和一定的攻击性,情绪激动下会质疑学校的应对方案、领导的重视程度、学生工作者的工作态度或者咨询师的资质、信息保密性原则的落实等等。这就造成当事学生或家长对家校协作沟通持消极甚至抵触态度时,校方和咨询师或学生工作部门在危机干预中所进行的沟通效果不佳。比如有的家长对于出现心理危机状况的学生,在面对学校的沟通时,出现否认和掩饰、推脱、答非所问等情况,有的家长在咨询师询问学生的成长史、教育经历、相关表现或者病史时,回答诸如“不清楚她怎么会这样”、“他一直都那样,比较内向,不太跟我们说”、“他在家一直好好的,没什么,怎么到了学校出了问题?一定是学校……”,有的家长甚至直接否认,不承认学生就诊历史,不提供病史情况,强调“孩子没有问题,只是比较敏感”等,这些信息沟通的困难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困难。

三、积极建设多方位的支持系统,立体协作,分化心理危机干预的压力

1、进一步发挥家庭和朋辈力量,寻求更多的支持系统。

针对出现的抑郁、躁狂、厌学等心理危机问题的学生,学校除做好重点学生的跟踪记录和观察外,首先要积极争取得到家庭的配合与支持。在做好重点学生的关注之外,对于家校的联系,要注意主动沟通和主动联系,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和变化因素的变更,为预防危机做好基础工作。其次需要加强年级、专业之间的纵向和横向互动与交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在活动设计上,落实三全育人的工作要求,打破原有年级、班级的界限,通过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协会和心理社团等,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比如开展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微电影大赛以及心理委员培训,开展各种全校性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并通过易班、微信工作号等网络思政的工作平台进行宣传和活动推广。以学生的相关社团为载体,组织学生和周边社区的实践基地对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与实践活动。

2、明确角色职责,进一步提高心理中心的专兼职咨询师专业能力。

高校内的心理咨询师不少是兼职,因为角色的定位问题,在学生管理工作、教育教学、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切换中,会在建立与咨询对象的信任关系时碰到问题。比如在一些由于家庭亲子关系引发危机的案例,家长和学生由于立场不同对咨询师不信任,咨询的效果和当事学生的配合度就经常出现反复。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咨询师客观地评估当事学生的危机状况,提供有效的心理治疗的途径和策略。这就要求心理咨询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准确分辨危机问题的状态,从当事人家庭关系、成长经历入手,在如何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当事人方面开展工作。咨询师要从“关注问题”转向“关注来访者”,制定合适的咨询策略,用同理心去理解家长和当事学生在遇到危机状况时无助、压力、焦虑等。而咨询师的陪伴本身可以给予来访者温暖,进而帮助来访者成长。学校在进行危机干预的时候,根据工作的需要向学生、家庭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并适时向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让家长理解学生心理危机状况的成因,从而接受问题、配合解决问题。比如某某同学,入学后不久,在寝室出现了割腕等自残等行为,家长起初是完全否认学生有心理问题的,并在与咨询师的沟通中刻意回避。经过咨询师的耐心工作,最终家长理解和接受了學生的躁狂与抑郁问题,带学生到医院进行了确诊,并配合以药物治疗,学生的情况得到了控制,逐渐趋于稳定。

3、完善“校院”转介机制,进一步做好“医教结合”模式的机制建设。

“医教结合”是一种简称,它指整合医疗机构与学校的力量,对学生进行综合多重干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2]。2013年5月1日正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规定“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心理咨询人员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因此在心理危机的处理中,更加需要立足高校工作实际需要,完善“校院”转介机制,推动“医教结合”模式的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

目前工作中常见的“医教结合”工作机制包括个案督导、专题培训、咨询研究等。一般会邀请专业医生作为督导专家,进行医教结合专题培训或者心理疑难和危机个案督导会,与会的心理辅导员、心理中心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可以针对报告案例展开讨论,分享在咨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式。通过这样的督导,加深咨询师对心理危机来访者的深入理解,有利于在今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更科学规范地进行处置。

但是有一些心理危机事件是仅靠咨询是不能妥善处理和把握的,需要专业医生的支持。因此需要完善“校院”转介机制,通过对口协作,形成稳定的工作对接,由高校与专业医疗机构的进一步对接,从“建议送学生过去”到“请医生过来”。特别是当危机事件发生,心理咨询师已经不足以妥善处理危机,而家长也不愿配合送当事学生精神卫生中心就诊时,学校心理中心可以通过对口的协作工作机制,邀请对口精神卫生中心的专业医生到校介入进行干预。通过请专业医生来学校为学生咨询、诊断,一方面家长对医生的专业性和第三方的立场,更容易建立信任感和认同感;另一方面通过医生到现场的诊断和了解,有助于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并根据诊断,提供住院观察或者治疗的专业意见。家长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也比较容易接受治疗方案和处理意见,对学校的危机干预工作也会更容易理解。

总之希望通过进一步做好“医教结合”模式的工作机制建设,完善“校-院”转介机制,使高校与医疗专业资源实现对接,特别是在专业诊断和转介治疗方面,更加规范、有效和及时,在提升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实效和质量的同时,推进工作规范化、体系化、机制化建设,使专业的医疗机构能为高校在干预和处理学生心理危机时提供更专业帮助。希望通过建立稳定的可操作的工作模式,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兼职人员素质的提升创造条件,提高高校对于紧急突发类情况应对的效果和能力,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4、早关注、早预防,加强与校内相关部门、专业教师之间对学生的情况的沟通。

出于保密原则,一般来说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处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密性。学生管理部门的人员知情较多,其他相关部门尤其是教务部门和专业教师知情较少。但是教学环节本身是学生在校期间重要的经历,教务部门和专业教师等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完全不掌握的话,容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当事学生沟通不良,产生新的问题,造成矛盾引发危机状况的出现。因此在做好保密原则下,与教务部门和相关专业教师沟通基本情况,可以讲大概不讲具体细节,通过有控制的适当提醒,可以帮助教务部门维护好教学秩序,并在重点关注的学生出现危机时,及时反馈,及时处理。比如对于一位心理问题的重点关注学生,在考场里突然情绪失控,冲出考场,而监考老师在考试开始前,已经得到带班辅导员的主动联系,提醒监考老师注意该生是否参加考试,是否有异常举动,并留下联系方式。在此情况下,监考老师及时通知,辅导员及时赶到,按照危机干预的预案和相关部门一起进行处理,情况得到及时控制,避免了危机的发展。这对学校的各个部门来说都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是学校开展危机干预工作的立体协作的需要。

5、用好网络教育资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开展线上平台的教育和培训。

疫情期间学校的教育停课不停学,对学生的线上教育课程的开展如火如荼,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是一个提高充电的机会。上海市高校的各个心理健康教育与示范中心在此期间为上海高校的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员提供了《大学生心理发展解析与评估》、《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运用》、《“守澄心,畅情志”本土情绪调节专题培新》、《心理咨询师专业化专题培训》、《情绪聚焦疗法在疫情应对中的应用》等多个网络在线培训,举行了《上海高校生命教育研讨会》等,这些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大家根据自己工作、兴趣、时间安排和学习的需要,选择心仪的课程参与培训。丰富多样的课程选择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下,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大家在疫情期間也能不受出行限制,不断的充实自己。同时在课程的管理上,为保证教学质量,每个专题课程的参与人员也有明确的控制,主办方认真负责,工作做得扎实、细致,无论是课程学习、分组讨论、案例分享、学习总结等,通过各个互动环节的设计和落实,也帮助大家集思广益,交流更多、更好的解决思路和方案。这是互联网与教育融合的很好的尝试,也是一个资源共享的良好渠道。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疫情期间一些好的工作方式和有益尝试可以保持下去,借用高速发展的网络科技,扩充学习资源,帮助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们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此外,重点群体要早关注、早预防,营造健康氛围。比如学校要积极关注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问题等三大类学生群体,做好学生学业预警和心理危机预警工作的落实。学生出现挂科较多,或者出现成绩突发性的下降时、有违纪行为或心理出现状况时,一方面要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与家长一起配合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比如为经济困难学生成立了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和社会实践机会,不仅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自强、自信的精神,还可以通过开展义卖、志愿者活、对口企业实习等方式,既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渠道,既为他们解决了一部分生活费用,又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和思想负担,使摆脱了双重压力的同学更好的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

2020年09月11日,国家卫健委官方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在提出的心理健康服务措施中,也提到中学、高等院校均设置心理辅导(咨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学、高等院校所有学生的必修课,每学期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授课,指导学生科学认识抑郁症,及时寻求专业帮助等。这从更高的层面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指导意见和参考,对今后加强防教知识宣教、开展筛查评估、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加大对重点人群的干预力度等工作提供了更多依据。这也进一步说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开展从来不是孤立的个案,只有多方入手,构建多渠道的立体协作策略,才能更好的做好危机干预,帮助更多的学生度过人生中一段心灵的困境,引导他们更好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凡,院校两级管理下高校心理危机动态干预模式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年02月

[2]毛珺.医教结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的干预作用[J].中国校医,2017年09月第31卷第九期

猜你喜欢

心理危机干预家校沟通心理健康教育
如果可以,我愿做你的眼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寻找家校沟通中的润滑剂
试论我国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构建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