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病家庭有勇气迈进医院大门
2020-12-28张锐智
张锐智
政府主导,社会力量
医疗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上游要控制好医疗费用,防止费用大幅度过快增长,中游要夯实医保工作,基本医保要落实到位,提高医保的保障水平。唯其如此,处于下游的医疗救助才能更有针对性,为群众健康筑起最后一道防护栏。将来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你是不是低保或者低收入家庭身份,只要你得了重病,产生的费用超出了家庭负担能力,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都可以来申请大病救助。
新医改正处于攻坚克难的阶段,而大病正日益成为群众健康的最大威胁。对此,人文社科的各个学科都从自身的问题意识出发,进行着不断的探索:医学伦理学主要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医疗实践中的道德问题;医院管理领域聚焦于剖析现行医疗体制下,各类医疗机构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经济学(包括公共管理领域)则更多探讨宏观层面的体制和机制问题,抑或分析这些具体的制度设置对病患利用医疗服务的影响,进而涉及健康不平等问题;医疗史则应用新文化史、社会史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对过去的疾病、医疗与健康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与此同时,医学社会学则是以社会学的视角来考察与疾病、医疗、健康相关的一系列现象。我国的医学社会学研究已日益显现出其巨大的研究潜力。
不断健全由政府力量主导、社会力量共襄的大病救助机制,既是一种必然的公共选择,也逐渐成为基层救治力量的共识。让大病家庭有勇气迈进医院大门,减少因病致贫、大病悲剧的产生——病有所医、孤有所恤,以人为本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應有之义。
最后一道防护栏
老百姓很现实,大病救助制度能否帮到自己、帮助有多大,一要看资金额度,二要看申请难易度。就目前的操作,因地区不同、对象不同,大病救助的标准也不同,对于特别困难的五保对象是全额资助,低保对象是定额资助。哪怕自付4%(据民政部透露,基本医保加大病救助,总报销比例可以达到96%),对贫困家庭来说,仍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钱从何来?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尤其是地方财政这一块,要有更多担当。二是向社会募捐挖潜。应该说社会不缺爱心,也不缺慈善资金——媒体披露一个大病案例,往往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凑齐医疗费用,甚至大大超过,社会缺的是资源整合。如何才能让社会慈善资金汩汩流入大病救助池子,与公共财政投入形成合力,是未来的着力点之一。
公共政策的效用评估,不光要看设计蓝本,更要看上线运行是否顺畅,“产能”是否能够发挥到最大。大病救助面向全社会放开之后,当公众真正有需要的时候,能否方便、及时申请到大病救助金,是一个很现实、很关键的问题。
从过往医疗救助来看,事后补偿式的救助可及性差,一些人可能因无法支付前期支出而错失救治机会。大病救助制度,要与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有效衔接,既要避免资金浪费,又要保障即时结算,而非事后救助。此外,贫困者的贫困,不仅表现在物质,也往往体现在权利上,如果没有刚性的制度保障——包括救助标准、申请程序、审批流程等公开、透明,减少审批者的自由裁量,他们想要得到这笔钱恐怕也不容易。
总之,大病救助要有力度,还要有温度和更多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