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差异比较与协调发展对策

2020-12-28陈全才张启良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0年3期
关键词:经济带长江江苏

陈全才 张启良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拉开了长江经济带综合开发的序幕。历经20多年开发建设,长江经济带综合运输通道初步形成,产业发展优势不断增强,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在我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同时也应看到,长江经济带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区域合作机制尚不明确等诸多困难。本文就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差异及形成原因开展分析,并就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一、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差异的表现

1.省(市)间人均GDP水平差距较大

长江经济带人均GDP水平较高的有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这些地区2018年GDP人均水平在9—14万元之间,在长江经济带中处于领先层次;中间层次的有重庆、湖北,人均GDP水平在6—7万元之间,属于后发优势较为明显的梯队;低层次的有湖南、四川、江西、安徽、贵州、云南6省,人均GDP水平大多在5万元以下,且各省之间也处于激烈竞争的发展态势。整体上来说,长江经济带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见附表)。

2.居民收入水平差异层次分明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居民收入水平,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与人均GDP非常相似。收入最高的也是上海、浙江、江苏3省(市),其次是重庆和湖北,收入最低的是云南、贵州。上海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云南、贵州的3倍多。

3.居民消费水平差异显著

决定居民消费能力与消费水平的关键因素是收入水平,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居民消费水平的差异情况与收入的差异情况类似(见附表)。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9853元,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只有上海、浙江和江苏,各省(市)间消费水平差异悬殊。

附表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人均GDP、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状况(2018)

4.城镇化水平差异明显

2018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9.6%,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上海(88.1%)、江苏(69.6%)、浙江(68.9%)、重庆(65.5%)、湖北(60.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湖南(56.0%)、江西(56.0%)、安徽(54.7%)、四川(52.3%)、云南(47.8%)、贵州(47.5%)。上海比贵州高出40.6个百分点,江苏、浙江比云南、贵州高出20多个百分点。

5.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较大

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整体表现为三、二、一或者二、三、一的发展态势,但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很大。上海、浙江、江苏表现为第三产业比较发达,第一产业占比较低。以江苏为例,2018年第三产业占比为51.0%,第二产业占比为44.5%,第一产业占比仅为4.5%,呈现第三产业优先发展、第二产业支撑、第一产业良性发展的格局。西部地区的四川、贵州、云南3省第一产业占比偏高,第二产业占比偏低,如贵州省2018年三次产业的占比为14.6∶38.9∶46.5。中部地区安徽、江西、湖北3省第二产业占比略高,第三产业占比略低,如江西省2018年三次产业的占比为8.6∶46.6∶44.8。

二、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

1.经济开放程度显著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沿海及东部地区由于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等原因,在对外贸易发展方面先行一步,进出口贸易水平比中西部地区高出很多。2018年,长江经济带人均进出口额排名前3位的是上海(14.1万元/人)、江苏(5.45万元/人)、浙江(5.04万元/人),其货物贸易外贸依存度分别为104.1%、47.3%、50.7%;人均进出口额排名后3位的是湖南(4484元 /人)、云南(4105元 /人)、贵州(1399元/人),其货物贸易外贸依存度分别为8.4%、11.0%、3.4%。区域间人均进出口额相差悬殊,上海的人均进出口额是贵州的100.8倍、云南的34.3倍、湖南的31.4倍。

2.财政收入差异导致地区发展能力不同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财政收入中能归地方政府支配的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公共预算收入是公共预算支出的主要来源,一个地区的公共预算支出承担着本地区的公共服务、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2018年,上海、浙江、江苏3省(市)的人均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29324元、11501元、10719元,而四川、湖南、云南分别为4689元、4147元、4129元,上海的人均公共预算收入是四川的6.25倍、湖南的7.07倍、云南的7.10倍,浙江的人均公共预算收入是四川的2.45倍、湖南的2.77倍、云南的2.78倍。

3.科技创新能力差异是拉大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产业发展也处于转型升级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科技创新。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地区间科技创新能力差异是拉大地区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长江经济带地区间科学技术发展差异非常明显。2018年,长江经济带R&D经费投入强度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上海(4.16%)、江苏(2.70%)、浙江(2.57%),后 3位的分别是江西(1.41%)、云南(1.05%)、贵州(0.82%);万人专利授权数排名前3位的是浙江(49.6件)、上海(38.1件)、江苏(38.1件),后3位的是湖南(7.1件)、贵州(5.4件)、云南(5.4件);人均技术市场成交额排名前3位的是上海(5054元)、湖北(2035元)、江苏(1231元),后3位的是湖南(408元)、江西(249元)、云南(185元)。

4.服务业发展差异导致地区发展差异加大

服务业包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卫生、社会保障、住宿和餐饮业,文化信息、教育、科学研究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生产配套性服务业、生活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二者的发展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2018年长江经济带地区间的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差异比较大,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上海(9.42万元/人)、江苏(5.86万元/人)、浙江(5.36万元/人),后3位的分别是江西(2.12万元/人)、贵州(1.91万元/人)、云南(1.74万元/人)。服务业发展的差异,加大了长江经济带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三、促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建议

1.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在以往的对外开放中,中国凭借劳动力成本较低和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吸引了大量来自发达经济体和周围贸易伙伴国的投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以出口贸易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如今,中国劳动力红利日益衰减,劳工成本上升。此外,能源、资源类产品成本攀升,环境成本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过去要素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逐渐消失。从国际发展背景看,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要大力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战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优质外资,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欧班列和中亚班列等积极开拓对外贸易规模,拓展国外市场,实现全球经营战略布局。要充分发挥本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积极拓展对外贸易,通过对外贸易平台、跨境电商平台等,把当地名、特、优、新产品推向世界。

2.积极实施科技发展战略,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加快经济发展、实现新旧动力转换、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现阶段,在国家大力实施科技强国战略的背景下,对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而言,更应该顺势而为,积极实施科技发展战略,不断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异。要制定更加灵活多样的体制机制,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在人才、资金、税收等方面向科技发展倾斜,激发科技创新潜力,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政府、企业、科研单位、高校之间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精准的沟通、协调、合作。

3.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助推地区经济增长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地区生产转型升级,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可以适当提升第三产业的占比,尤其是长江经济带中第三产业占比较低的省份。如2018年江西、安徽第三产业占比为44.8%和45.1%,低于全国52.2%的平均水平,更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此带动第一、二产业的增长,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4.加大地区间的转移支付,增强落后地区的造血功能

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文化背景、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各地区的财政收入能力存在很大差异,对地区间的均衡发展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国家要适当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通过一般支付或者专项支付的形式,对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教育、卫生、医疗、环境、运输、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支持。对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方面,通过齐抓共管、互联互助、互惠互利的方式,实现整体开发和全面保护的有机统一,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均衡发展。

5.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对于中西部第一产业占比较大、第二产业占比较低的地区,要加快第二产业的发展,提升第二产业的占比;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降低第一产业的占比;要提升城镇化率,逐步转移部分农村劳动力到第二、三产业就业,提升劳动生产率,促进地区经济较快发展。

6.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要帮助促进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在经济、科技、金融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较大的优势。因此,东部地区要聚焦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转移部分产业至中西部地区,以减轻本地资源环境的压力。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科学技术支撑和金融资助,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经济带长江江苏
数读江苏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数独江苏
长江之头
数读江苏
江苏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