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犊牛养殖成活率的技术措施研究
2020-12-28魏春景
魏春景
(黑龙江省克东县玉岗镇畜牧站,黑龙江克东 164800)
从上世纪农村家家户户养牛,到现在集中繁育、育肥,养牛业不断发展变化着,满足了人们对牛肉的需求量。犊牛养殖是我国畜牧产业的主体之一,犊牛的饲养管理状况关系着犊牛的健康和牛群未来的生产性能,关系着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衡量肉牛及奶牛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1 犊牛死亡的原因分析
1.1 母牛选择不当或产前饲养管理失败
一些养殖场为了节约生产成本,选择老弱病残的母牛作为孕牛,这些母牛由于生产性能减退或身体虚弱的原因,再加上受孕后饲养管理不当,很容易引发死胎、弱胎或难产的情况。产前饲养管理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孕牛由于饲养环境不良、饲料营养不科学或者缺乏运动,造成难产或产后身体孱弱,易导致犊牛死亡。
1.2 分娩因素
在分娩过程中,如果母牛难产或者人工助产不当会导致新生犊牛的某些疾病,如果吸入羊水会造成窒息假死或者异物性肺炎,如果助产不当则会发生肢体损伤等。
1.3 护理不到位
犊牛出生后,需要精心护理,否则则易发生感冒、肺炎、便秘或者腹泻等疾病,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极易造成犊牛死亡。此外,也存在因饲养疏忽而导致犊牛被压死、踩死、卡死的现象。
1.4 喂养不当
犊牛生长发育快,其所需的营养物质要求也较高,如果没有定时定量饲喂或者饲料中营养成分不足,易导致犊牛生长缓慢、抵抗力差、抗病力弱,甚至死亡。养殖过程中的环境卫生工作不到位也会导致犊牛的某些感染性疾病。
2 提高犊牛养殖成活率的措施
2.1 做好母牛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
从怀孕8个月到分娩的这段时期称为妊娠后期,孕牛营养需求非常高,要对其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以提供母体及胎儿所需的营养物质,为生产做准备。饲料中需要补充精料,27~38周龄孕牛每头饲喂1.5~1.7kg/日。怀孕后要注意将孕牛单独饲养,防止牛群挤伤、踩伤孕牛的情况,预防早产或流产。孕牛不能过于肥胖,尤其是头胎青年母牛,怀孕期间需要保障充足的运动,38周龄后控制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摄入量,防止饲喂过度而引起难产。饲养过程中限制棉籽饼等易涨腹饲料的摄入,不饲喂霉变饲料。
2.2 做好犊牛护理工作
初生犊牛的护理。犊牛一出生首先清理口鼻中的粘液,防止被犊牛吸入肺部,犊牛的身体要擦拭干净防止着凉,切断脐带的剪子要严格消毒,防止发炎。
哺乳期的护理。及时饲喂初乳,初乳不仅能提供犊牛所需的营养物质,还能增强犊牛免疫力,要保证初乳定时定量饲喂,第一次饲喂在犊牛出生后 1h内,第二次与第一次间隔5~6h,保证24h内初乳的饲喂量达到5kg,同时做好母牛乳房的清洗消毒工作。
断奶期的护理。断奶要结合犊牛日龄和采食量,出生超过40d,连续3d时间饲料采食量超过1kg且能有效反刍,就可以计划实施断奶。断奶过程中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科学的时间表,逐渐增加精饲料和粗饲料的喂养量、减少牛奶的摄入量和摄入次数,直到最后完全用温开水代替。保证断奶后饲料的营养和饮水的清洁,断奶和换料不能同时进行,以免发生较大应激。
2.3 加强犊牛的饲养管理
(1)注意犊牛饲料和饮用牛奶的卫生,要无霉变情况,更要防止异物及脏东西的混入,喂养的器具要及时清洗,保证干净卫生。
(2)保证充足水量的摄入,母乳以及牛奶中的水分不能完成满足犊牛代谢所需,需要额外补充水分,可在犊牛活动场所设置可自由饮用的水槽,防止犊牛缺水。
(3)犊牛的身体要每天刷拭干净,防止粪便和污物的污染,牛圈也要及时打扫,营造温暖、干净、通风的良好环境,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4)要保证犊牛的运动量,增强免疫力和抗病力,犊牛出生后10d即可让其自由活动,4周后可适当驱赶增加运动量,保证每天运动时间不少于1h。
2.4 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
犊牛因抵抗力较低,易发脐带炎、肺炎、腹泻以及寄生虫感染等疾病,管理中要注意观察犊牛的精神、进食、活动及大小便等方面,准确判断犊牛的状态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如果犊牛脐带发炎则要及时处理、严格消毒,并经常更换褥草,做好运动场等周围环境卫生的消毒。肺炎则大多数由于出生过程吸入羊水、犊牛遭受风寒或者初乳摄入较晚导致抗体量不足等原因,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发生疫病后分析病因并及时治疗。腹泻的原因比较多,细菌、病毒或者寄生虫感染都可能引起,也有可能是孕牛营养不良、犊牛饲养管理不当或者消化器官发育不健全造成,要判断犊牛腹泻的原因并做出相应的处理。犊牛寄生虫感染常见胃肠型寄生虫,要做好驱虫工作。对于患病的犊牛要进行隔离,单独用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