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前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2020-12-28江西省崇义县人民医院341300麦才群
江西省崇义县人民医院(341300)麦才群
随着剖宫产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医疗机构越来越重视剖宫产患者的术前情绪安抚[1]。现代护理观要求护理人员能够根据剖宫产患者的身心需求来提供一系列优质化的护理服务,而健康教育是组成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54例接受剖宫产患者展开具体分析,着重剖析健康教育在剖宫产患者中的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5 4例接受剖宫产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中有2 0例初产妇、7例经产妇;对照组中有1 9例初产妇、8例经产妇;实验组产妇平均年龄为(26.0±2.67)岁,对照组产妇平均年龄为(26.1±2.46)岁;实验组产妇平均孕周为(39.40±1.22)周,对照组产妇平均孕周为(39.58±1.72)周。两组受剖宫产患者的基本资料(如年龄、生产经历及孕周)较为均衡(P>0.05),适合比照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护理方法,主要内容有:①心理护理。由于产妇刚刚入院,所以对周围的环境感到陌生,情绪过度焦虑和紧张。护理工作人员此时需及时向产妇介绍医院内部环境,告诉产妇的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让产妇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尽快消除;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得产妇能够处于较为舒适的心理状态下接受剖宫产手术;②健康教育。在产妇接受剖宫产手术之前,需要让产妇和产妇家属详细了解手术之前的注意事项,让产妇也能够相应了解手术各项操作的意义,便于产妇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出现;护理工作人员还需根据产妇的文化水平和对手术的接受能力来讲解治疗具体措施和护理措施等,合理回答产妇的疑问,告知产妇术后出现子宫疼痛是正常的,让产妇切勿过于担心;再根据产妇的检查和用药特点等,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指导,讲解术前检查的重要性,不断丰富产妇的健康知识,消除负面心理情绪,提高配合能力;手术前还需讲解麻醉具体方式和禁食方法等,禁食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呕吐物被误吸到呼吸道之中,从而减轻产妇的不良情绪发生。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接受剖宫产患者的术前不良情绪(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并发症(呕吐、切口疼痛、腹胀以及产后出血等)发生率。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比较 两组接受剖宫产患者护理前不良情绪(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未有统计学差异(P>0.0 5),实验组接受剖宫产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10.6±1.8)、抑郁评分(9.1±2.0)显著低于对照组(19.9±4.4)、(17.7±3.5),差异显著(P<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1/27,0例呕吐、1例切口疼痛、0例腹胀以及0例产后出血),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6/27,1例呕吐、3例切口疼痛、1例腹胀以及1例产后出血),实验组接受剖宫产患者的呕吐、切口疼痛、腹胀以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通过行为或者信息等方式来帮助患者建立好健康观念,便于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疏导不良心理情绪,促进产后更快康复[2]。护理人员在为剖宫产患者提供相应护理方式时,需根据其病情和文化认知来提供针对性地护理方案,最终显著提高剖宫产患者的配合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接受剖宫产患者护理后不良情绪(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接受剖宫产患者的呕吐、切口疼痛、腹胀以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接受剖宫产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手术适应能力,遵照医嘱,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能够显著降低剖宫产术前患者的不良情绪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