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预防和治疗
2020-12-28杨平成
杨平成
(南江县团结乡人民政府,四川巴中 636626)
1 山羊志愿特征性肺炎病因
因为草料不充分,山羊自身体质又薄弱,山羊舍环境卫生差,天气变化不规律,山羊群较为集中等原因,引起的山羊烂肺病。
2 山羊志愿特征性肺炎病理
通过肉眼可以看见的病变为:肺、胸膜以及纵膈淋巴结。胸腔部位经常出现黄色积液,当黄色积液暴露在空气中后,其中的纤维蛋白容易凝结,肺损伤多发于一侧(右侧为多发部位),表现为纤维蛋白性肺炎。肺实质是肝变,质地坚硬,不具弹性,颜色不一,呈红色或灰色,切面呈大理石般变化,也有双侧肺炎的病例,胸膜越来越厚且粗糙,心包膜粘连,支气管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且有出血点。在慢性病例中,肺和肝变区可见深褐色包囊性坏死灶,并且肺和胸壁会出现粘连。心肌松弛,变软、心包积液。肝脾肿大,胆囊肿胀,肾肝肿大。
3 山羊志愿特征性肺炎症状
3.1 急性型症状
5~20d为潜伏期,发病初期,山羊饮食正常,精神状态良好,山羊体温为41~42℃。5~20d过后,山羊开始产生离群,不喜进食,皮毛粗糙不光泽,不愿意四处走动,低头,呼吸短促等迹象,数小时后山羊开始出现咳嗽,流浆液性带血鼻液,呼吸困难等迹象。在发病后期,山羊开始出现躺地,消瘦,疲倦,头颈伸直等迹象;在疾病结束时,一些山羊会患上肠胃炎,并会排出大量的血痢。病羊死亡前的体温为35~36℃。
3.2 慢性型症状
山羊身体日渐消瘦,被皮缺乏光泽,症状轻微,病程缓慢,症状有时轻有时重,最终病羊会由于身体越来越虚弱而死去。
4 山羊志愿特征性肺炎诊断
将典型性流行病学特征、病例变化、临床表现及胸膜肺炎作为初步诊断山羊志愿特征性肺炎的有效依据。假设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病原分离鉴定山羊志愿特征性肺炎,间接血凝试验确诊山羊志愿特征性肺炎,还可通过生长抑制试验确诊山羊志愿特征性肺炎。鉴别诊断需注意的事项是,能区分出巴氏杆菌病。巴氏杆菌是巴氏杆菌病的病原,病料抹片用瑞氏染色法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发现,可见两极浓染的巴氏杆菌,而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料经抹片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多形性菌体,且细小;在动物感染试验中,病料接种家兔和小鼠,感染性胸膜肺炎的病料没有使家兔和小鼠感染疾病,而巴氏杆菌的病料则引发家兔和小鼠感染,甚至死亡。
5 山羊志愿特征性肺炎预防措施
5.1 引种需谨慎
在引种前须全面而深入地掌握引种地区动物疫病流行状况,对未出现烂肺病史的地区的山羊作为引进的品种,与此同时将检疫工作做好。当将引进的山羊运输到目的地后最少进行>45d的隔离观察,45d过后确认健康后方可进行混群饲养。
5.2 强化饲养管理工作
为提升山羊的抵抗力,须强化其饲养管理工作,具体措施如下:严格消毒受感染的羊舍、工具等,与此同时,对感染的羊舍、工具等实施无害化处理,定期驱虫。
5.3 进行强制免疫、紧急免疫
1年以上是山羊带菌携带支原体的存活时间,因此,应在1年之内采取各种预防策略来抑制带菌携带支原体,如打预防针、进行消毒、进行隔离等。
5.4 强制隔离病羊
需强制性隔离已经患病的山羊、疑似病例的山羊等,与此同时给予其治疗。
5.5 对传染源需彻底消除
在第一时间掩埋或焚烧死病死的山羊、死胎等,以便彻底切断传染源。
6 山羊志愿特征性肺炎治疗策略
6.1 科学用药
为抑制病羊病原DNA的形成,不宜采用红霉素、泰乐菌素等大环脂质药物,因为它们敏感性较高,可采用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单诺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且早期使用时的效果最佳,同时在治疗支原体感染方面,也是首选药物。磺胺类和硝基糖类药物也可治疗烂肺病,但两者治疗效果存在差异。实践表明,阿奇霉素、红霉素等治疗效果最好,氧氟沙星、卡那霉素次之,链霉素等治疗效果最差。对症状严重的山羊,应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对症治疗。
6.2 中西医结合
临床中,西医采用抗生素,而且药量大,通常5~7d为一疗程,这很容易使病原菌出现耐药情况,使山羊体内出现菌群紊乱症状,会严重影响本病的治疗效果。而在西医的基础上,结合中药麻杏石甘汤、清肺散等,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6.3 需对病羊的免疫力进行提升
在治疗病羊或圈养繁殖山羊时,为防交叉感染,需要让其处在良好的环境中,如通风条件好、干净、清洁、采光条件好等。更要注意的是,山羊舍要一直保持清洁,饲料、料草质量也要保障,对于过期没变的饲料、料草一定要禁止饲喂,以对病羊的抵抗力进行有效提升。
7 结语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小规模养羊场逐渐增多。为了促进养羊业的快速发展,对羊各类疾病的有效防治至关重要,尤其是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它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对养羊业的影响极大。所以,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预防与治疗工作,最终切断感染源,保障山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