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病特点及常见牛病防治研究

2020-12-28邱富文

兽医导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牛病牛群养殖业

邱富文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马江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昭平 546812)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质量得以明显提高,从而推动牛养殖业发展,使养牛规模、数量不断增加。但在养殖过程中,受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牛群易感染多种疫病,再加之若养牛户缺乏经验、相关知识,未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增加疾病蔓延、传播速度,既对养殖效益造成影响,还会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1]。因此,要针对牛群常见的疾病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有效预防疾病,减少病毒传播,降低经济收益风险。为此,本文将针对牛病特点和常见牛病预防措施进行简要阐述,从而为养牛户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1 牛病特点

1.1 复杂性特点

目前,随着牛养殖业快速发展,受经济效益冲击影响,部分养殖户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大量使用抗生素,促进牛群生长,致使牛病产生药物抗体,再加之受多种病原混合影响,牛群疑难病症明显增加[2]。而现阶段,多病混合在牛养殖中尤其常见,常见的症状有牛腹泻、子宫内膜炎、牛乳房炎等,其中诱发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病原体约为20多种,主要有病菌、细菌、真菌等,并且,因病原耐药性、抗药性增强,也明显提高疾病诊疗难度,导致治疗效果较差。

1.2 发病率提高

因市场牛肉产品需求增加,从而带动牛养殖业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牛养殖业逐渐在农村地区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受经济效益影响,部分养殖户积极增加、引进牛种,从而为埋下疫病爆发隐患。大多数情况下,养殖户经验较为缺乏,对于牛病知识了解甚少,若牛病传染性强,则会加快传播、蔓延速度,从而对牛群或者养殖人员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针对大量数据显示,目前常见牛病类型有结核病、大肠杆菌病毒、沙门氏病毒、口蹄疫等症状[3]。

1.3 人畜共患病

传染病属于牛病主要分类之一,传染性、致病性较强。因养殖规模化、集约化不断发展与进步,人畜共患病是目前牛病的重要特点之一。对其原因分析得知,在规模化养殖中,由于饲料、饮水属于统一供应,若一头牛患病,则会在极短时间内传染,从而在疾病中蔓延,甚至是传染于养殖人员。在常见牛病类型中,结核病、口蹄病传染性较高,养殖人员和患病牛群解除,易被感染,从而引发公众卫生风险。

2 牛病防治措施

2.1 牛感冒

感冒在牛养殖业中较为常见,但也容易被养殖人员忽视,导致病情加重。若不采取科学控制预防措施,便会使牛群感染其他疾病,从而影响养殖效益。对牛感冒病因分析得知,若天气温度变化较大,而养殖户未做好御寒措施,则会导致牛群感冒;同时,养殖基地中通风管理不佳,也会出现牛群感冒情况,因牛感冒传播速度较快,若母牛感冒还会引起流产等情况[4]。因此,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首先,养殖人员要及时观察牛群动态,若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处理;并随时关注天气、气候变化情况,若出现气温骤降情况,要加强牛舍御寒工作。其次是,若牛群内发现有牛感冒,可对病牛采取生理盐水注射治疗,而病情相对严重时,可注射葡萄糖。最后是,牛群内发现感冒病症,应采取隔离处理,避免更多牛群患病。

2.2 牛结核

牛结核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若牛结核快速传播、蔓延,易大致大量牛群患病,使牛群大量死亡,同时还会感染养殖人员,经济损失严重[5]。该疾病以咳血、咳嗽和发热等症状较为常见,但疾病属于慢性病,需较长治疗时间。在预防牛结核时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养殖户要采取自繁自养原则,减少因引种导致污染源增加,若需引种时,要严格检查牛种情况,并对种牛给予隔离饲养,确保种牛健康后方可混入牛群饲养,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确保牛群健康。二是定期清理、打扫牛舍、牛圈,确保饲养环境干净、卫生,加强消毒处理工作,对进入养殖场的全部车辆或者人员应进行严格消毒,为牛群建立干净、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助于牛群健康成长。三是在养殖过程中,若发现结核病,需立即对病牛采取隔离处理,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全面彻底对的对养殖场进行消毒,以有效控制疫病传染。

2.3 犊牛腹泻

犊牛腹泻是一种复杂病症,因犊牛刚出生,抗病能力、免疫能力相对较低,再加之各项器官还未完全发育,易受外界细菌感染,诱发腹泻等症状,若不及时处理,会引起犊牛死亡,对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6]。因此,在预防犊牛腹泻疾病时,要坚持以下三点,一是犊牛出生后,精心养护,全面消毒饲养器具,避免病菌感染;二是若犊牛出现腹泻症状,可采取流食喂养,避免消化功能不良;三是针对犊牛,可通过疫苗注射的方式提高抗病能力、免疫能力,以减少患病风险。

2.4 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在牛养殖业中也较为常见,若牛群伴有消化不良症状后,食欲明显降低,从而影响其健康。若奶牛消化不良,会影响产奶量、牛奶品质,从而降低经济收益。因此,针对牛群消化不良情况时,可将番泻叶、郁李仁以及柴胡等中药药材与牛群饮用水相混淆,能够有效改善消化不良情况。而患病牛体症状尤其明显时,可注射10ml斯的明,以提高治疗效果。

2.5 营养代谢病

在养殖过程中,一般采取集中式饲养、管理,但该饲养方式会大大减少牛运动量,增加饲养含量,从而出现营养过剩等情况,引起营养代谢疾病。因此,要根据牛群情况,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饲料配方,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及时补充牛群食盐、微量元素,并适当给予放牧运动,提高牛群运动量。早发现是预防异食癖的重点,在日常养殖中,注意牲畜精神状态、精运动、粪尿排泄以及料情况,便于发现异常问题能够及时处理,从而降低患病风险,确保牛群健康。

3 结语

牛养殖业作为目前畜牧业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大多数家庭、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对牛群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在牛养殖业发展过程中,既要加强养殖户对于牛病的认知,又要普及对于牛养殖业的相关知识,提高养殖知识,减少牛病发生概率,降低经济损失。并且,对牛病知识提高重视,树立防重于治理念,通过科学养殖管理,保证牛群营养摄入均衡,提高牛体抗病能力,确保牛群健康成长[7]。针对常见牛病特点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病毒传播,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推动养殖业发展,提高养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牛病牛群养殖业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与牛共眠
食用菌多糖作为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牛病细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探讨
春季牛病的预防和治疗对策分析
春季牛病的预防治疗
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及其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