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右江区“互联网+”产地检疫便携式电子出证新模式
2020-12-28杨丽雪
杨丽雪
(百色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广西百色 533099)
动物产地检疫是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防止患病动物进入流通市场的关键,关系着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肉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如何优化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流程,破解基层官方兽医不足等难题,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亟待思考和探索的课题。百色市在总结家禽产地检疫远程电子出证模式的基础上,于2019年在右江区探索产地检疫便携式电子出证新模式,实现了动物产地检疫“手机申报+手机(或电脑)受理+现场检疫+现场出证”一站式服务。本文着重介绍百色市右江区“互联网+” 产地检疫便携式电子出证新模式的背景、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产地检疫工作流程和实施这一新模式的优势。
1 实施产地检疫便携式电子出证的背景
1.1 畜牧业发展特点的需要
右江区位于广西西部,土地总面积3713km2,辖区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近年来,右江区养殖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林下家禽养殖产业方兴未艾,畜禽规模养殖场达1568个,呈现养殖企业(户)多、畜禽数量多、养殖场分布广的特点。
1.2 解决检疫工作难点的需要
右江区9个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仅有18名官方兽医,工作量大,官方兽医明显不足;同时,还存在着公务交通工具缺乏、动物检疫申报点的上班时间与企业营销时间不匹配等诸多困难和问题,直接影响养殖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此外,如到养殖场现场检疫,还要再回到动物检疫申报点出具检疫证明,影响检疫工作效率。
1.3 右江区具有优越的基础条件
(1)基层动物防疫组织健全。右江区各乡镇都建立了动物防疫技术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经选聘、培训和考核合格的村级防疫员以合作社社员的身份参与动物防疫工作。政府通过向合作社购买动物防疫等社会化服务的方式支付劳动报酬,稳定的了基层防疫队伍。
(2)具有完善的协检员管理制度。2018年右江区就开始在大型规模养殖企业探索产地检疫远程电子出证新模式,取得明显效果。通过这一检疫模式的实施,制定了一系列的协检员管理等制度,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了防疫员协助产地检疫工作的做法和管理经验。
(3)上级业务管理部门的支持。2019年,国家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批准广西开展动物检疫便携式移动电子出证试点工作,同意广西采用手机(移动终端)连接便携式热敏打印机的方式打印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右江区作为广西首个试点示范县(区)率先实施动物检疫便携式电子出证新模式。
2 便携式电子出证应具备的条件
(1)基本设备和要求。便携式电子出证需要设备包括:智能手机、便携式热敏打印机、热敏纸和指纹电子签名屏。在打印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区域要求可以使用蓝牙。
智能手机蓝牙及微信版本应符合一定的要求。蓝牙在4.0以上,并要进行通讯加密;微信版本在7.08以上;便携式热敏打印机要求小巧易操作,与便携式出证软件系统兼容;打印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热敏纸按广西动物卫生监督所的规定要求统一订购,热敏证纸宽度为80mm、长度为256mm。指纹电子签名屏仅在用户实名注册使用。
(2)用户实名注册。动物检疫申报人、协检员、官方兽医必须进行实名注册登记,除采集用户身份证基本信息外,还需完成电子签名、指纹、人像图片、人像视屏等信息采集,并通过相关部门审核获取授权。
(3)养殖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养殖档案。养殖档案包括: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采购及使用、畜禽生产、免疫、监测、消毒和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档案。
(4)配备指定的协检员。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根据工作需要从各乡镇动物防疫技术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中选择优秀的村防疫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指定为协检员。
3 产地检疫便携式电子出证工作流程
3.1 协检员协检的产地检疫工作流程
(1)检疫申报。申报人在销售动物前通过手机登录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系统,填写动物产地检疫申报信息。
(2)申报受理。官方兽医对申报信息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通过手机(或电脑)在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系统中,点击“受理”或“不受理”指令。受理的还要在电子出证系统中指派协检员。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3)现场检疫。协检员受指派后,按拟定的时间到养殖场(点)对畜禽群体和个体实施临床健康检查并核查动物佩带免疫标识情况;通过QQ、微信等网络方式向官方兽医传送与检疫畜禽相关的养殖、免疫等档案、运载工具车牌号和检测报告(需要提供的)等相关材料;通过手机在电子出证系统中填写现场检疫记录信息并在手机屏上签名;同时协检员按规定要求对检查的畜禽进行拍照或录像,并及时传送给官方兽医。申报人对现场检疫记录信息核对无误后在手机屏上签名确认。
(4)出具动物检疫证明。官方兽医根据现场检疫记录信息和现场拍摄的图片或视频以及动物卫生监督日常监管情况,确定是否具备出证条件。可以出证的,官方兽医通过手机或电脑上的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系统向协检员发送打印指令。协检员收到出具检疫证明确认指令后,使用便携式热敏打印机现场打印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并交给申报人。
(5)装运过程监督。申报人取得检疫证明后方可装运检疫合格的畜禽,协检员还要拍摄现场打印的检疫证明和畜禽运载车辆及车牌号,并发送给官方兽医备案。
3.2 官方兽医到场检疫的产地检疫流程
官方兽医直接到场检疫的产地检疫流程与协检员协检的产地检疫流程基本一致。不同点在于,官方兽医受理动物产地检疫申报后由官方兽医按拟定的时间到养殖场(点)对畜禽群体和个体实施临床健康检查,检查养殖、免疫等档案资料,核查动物佩带耳标情况;对符合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畜禽由官方兽医直接确认并现场打印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4 实施产地检疫便携式电子出证的优势。
(1)破解官方兽医不足难题,实现到养殖场现场检疫的目的。长期以来,动物检疫申报点普遍存在官方兽医不足问题,难以做到在养殖场实施现场检疫。通过推行动物产地检疫便携式移动电子出证新模式,充分发挥协检员的作用,既能减轻官方兽医的工作压力,又能实现到养殖场现场实施动物产地检疫的目的。
(2)方便养殖企业检疫申报,提高动物检疫工作效率。养殖企业仅需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根据调运和销售畜禽的时间需要,随时按规定进行检疫申报,不受官方兽医上下班时间和申报地点的限制。官方兽医可以在任何地点及时审核检疫申报材料。官方兽医或协检员现场实施动物产地检疫后,就可直接打印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有效提高了动物检疫工作效率。
(3)减少动物的运输环节,降低动物疫病传播风险。实施便携式电子出证,减少了动物运至检疫申报点的环节,从而避免在运输过程对道路及申报点的污染,减少动物与动物之间以及与密集人群的接触机率,降低动物感染疫病的风险。
(4)有效利用倒逼机制,助推养殖企业建立完善的养殖档案。实施“互联网+” 产地检疫便携式电子出证新模式,对养殖企业建立养殖档案有严格要求,利用倒逼机制促进养殖企业建立健全完善的养殖档案,更有效地督促养殖企业落实生物安全措施和动物防疫主体责任。
(5)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实现动物检疫过程无纸化。通过这一检疫模式,不再需要使用纸质检疫申报单、检疫受理单、检疫确认单,除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为纸质的以外,整个动物检疫过程实现无纸化。